楊貴妃東渡日本的真相

  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代嗎?楊貴妃東渡日本是真的嗎?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關於楊貴妃的事情,你究竟知道多少?讀書讀的仔細嗎?有沒有看出唐玄宗的掉包計。安史之亂的時候,唐玄宗準備去蜀地避難,軍隊在半路上譁變,認為楊玉環的族兄楊國忠禍亂朝政,才爆發安史之亂,要求誅殺楊國忠父子,殺了楊國忠以後,認為還要殺了楊貴妃,以絕後患。玄宗無奈,只好命人縊殺了楊貴妃。其實這是通行的說法。楊貴妃,她欺騙了當時所有人,唐玄宗暗中使用掉包計,楊貴妃本人逃到了今天的浙江或江蘇的沿海,並且從這裡渡船去了日本。

  新舊兩《唐書》關於楊貴妃之死,都是隻見香囊,不見屍骨。

  《舊唐書》記載,安史之亂結束以後,唐玄宗命令將楊貴妃的屍體重新安葬,可是“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悽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

  《新唐書》的記載更可疑,“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以獻,帝視之,悽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舊唐書》還提到肌膚已壞,可是《新唐朝》只提到香囊猶在。按照道理來講,這麼多年過去了,開啟棺材,裡面應該是白骨。為何只有香囊存在?

  新舊兩唐山的材料都是來自於唐朝官方的記載。在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中,其實事情的經過與唐朝官方的記載還有所不同。

  第一:楊貴妃不是唐玄宗賜死的。

  唐玄宗並沒有下達詔書,唐朝官方的說法是唐玄宗下達了賜死貴妃的詔書,因為當事人怕被追究責任,說皇帝已經下詔了,怕萬一玄宗反悔,他們就得掉腦袋了。

  白居易的《長恨歌》說:“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詩中明明說了,楊貴妃是被軍隊劫持,首飾都掉了一地,沒人收拾,唐玄宗無可奈何,“掩面就不得”,而唐朝官方的史書卻說,“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兩者之間出入有多大!更重要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還說唐玄宗迴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結果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注意!這句話相當重要,開啟棺材以後,裡面沒有屍體,“不見玉顏空死處”。

  陳鴻的《長恨歌傳》也說得明白無誤,唐玄宗被沒有下詔賜死楊貴妃,“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

  此外,陳鴻還生怕讀者不知道,唐朝的官方記載,其實是隱藏了事實,文章的末尾還特別囑咐了一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今但傳《長恨歌》云爾。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關於楊貴妃的事情,世上的人只知道唐朝的官方記載《玄宗本紀》裡的事,卻不知道《長恨歌》裡的事。

  第二:楊貴妃既然沒有死,那麼她去哪裡了。

  今天的日本山口縣有楊貴妃的墓,這裡的很多人都自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山口百惠在2002年也說過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於是有讀者會說,這是山口百惠炒作自己吧,你還別說,山口百惠真心沒有必要炒作自己,因為她在1970年代就出名了,不需要炒作,況且,山口百惠退出娛樂圈之後,非常低調,任何人採訪她,她都拒絕,在日本有一種說法,如果你能採訪到山口百惠,那麼全日本的記者都會來採訪你。

  當地人說,楊貴妃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亂之後,曾派方士出海尋找。在久津找到楊貴妃後,方士還將玄宗所贈的二尊佛像交給了她,楊貴妃則贈玉簪作為答禮。這二尊佛像現在還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內,楊貴妃最終死於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內。

  於是有人會說,當時的航海技術,楊貴妃能順利達到日本嗎?你放心,技術上是沒問題的,唐朝那麼多的日本人來中國,中國人又有很多去日本,為何楊貴妃就不能逃到日本呢?

  楊貴妃簡介:

  楊貴妃***開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寶十五載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環,號太真,蒲州永樂***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楊玉環起先嫁給了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之後又進宮成為唐玄宗妃子。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楊玉環,廣西容縣人***嶺南西道容州人氏***,十歲時其父楊玄琰,在蜀州司戶參軍任上病亡;楊釗***楊國忠***、楊玉環由其叔叔河南府士曹楊玄璬撫養;隨為官的叔叔四處漂泊。十三歲時,李林甫將楊玉環介紹給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

  唐天寶間.四門助教許子真《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記載有:“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兒。-------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

  《舊唐書.后妃列傳之一》:

  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於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開元初,武惠妃特承寵遇,故王皇后廢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後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

  《新唐書.后妃列傳之一》:

  玄宗貴妃楊氏,隋樑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后等。

  天寶初,進冊貴妃。追贈父玄琰太尉、齊國公。擢叔玄珪光祿卿,宗兄銛鴻臚卿,錡侍御史,尚太華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見寵遇。而釗亦浸顯。釗,國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為姨,封韓、虢、秦三國,為夫人,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臺省、州縣奉請託,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

  它日,妃以譴還銛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餘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明日,諸姨上食,樂作,帝驟賜左右不可貲。由是愈見寵,賜諸姨錢歲百萬為脂粉費。銛以上柱國門列戟,與銛、國忠、諸姨五家第舍聯亙,擬憲宮禁,率一堂費緡千萬。見它第有勝者,輒壞復造,務以環侈相誇詡,土木工不息。帝所得奇珍及貢獻分賜之,使者相銜於道,五家如一。

  妃每從遊幸,乘馬則力士授轡策。凡充錦繡官及冶?彖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須索,奇服祕玩,變化若神。四方爭為怪珍入貢,動駭耳目。於是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最,進九章銀青階,擢翼戶部侍郎,天下風靡。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

  天寶九載,妃復得譴還外第,國忠謀於吉溫。溫因見帝曰:“婦人過忤當死,然何惜宮中一席廣為鈇釒質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動,輟食,詔中人張韜光賜之。妃因韜光謝帝曰:“妾有罪當萬誅,然膚髮外皆上所賜,今且死,無以報。”引刀斷一繚發奏之,曰:“以此留訣。”帝見駭惋,遽召入,禮遇如初。因又幸秦國及國忠第,賜兩家鉅萬。

  ......

  初,安祿山有邊功,帝寵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於廷。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