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宗教思想是什麼

  宗教思想是研究“宗教學”例如“宗教人類學”或“宗教心理學”用人類學方法心理方法及解釋框架應用於宗教傳統、宗教本身及個人的科學觀念、與世界觀、宇宙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西周宗教思想

  周人的宗教觀念,與商代有較大的不同。商代那種尚鬼的神祕色彩,到西周已經淡薄。周代的祭祀物件分為天神、地祗、人鬼三類。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地祗有社稷、五祀、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人鬼則指祖先而言。

  人殉現象在西周不像商代那樣普遍。由於沒有發現相當於殷墟西北岡、武官村規模的大墓,當時人殉數量尚難判定。用人作為祭祀的犧牲,在西周時期亦史無明文記載。

  宗教思想的變化也表現在青銅禮器的紋飾上。商代流行的帶神祕意味的花紋,只在周初延續了一個時期。到西周中期,大多數禮器的紋飾都圖案化了,除裝飾作用外,很少再有宗教或神話的意義。

  西周的宗教思想:西周的占卜

  周初封周公長子伯禽於魯,曾分以祝、宗、卜、史宗教事務的官員。當時這種人的地位較高,如太史可稱為公。後來他們的重要性逐漸降低,以至在社會中不再有顯赫的身份。

  祝管理禱祝,宗管理祭祀,卜職司卜筮,史職司文書記事。由於他們的專業需要特殊訓練,常在家族中世襲。例如陝西扶風莊白一號窖藏青銅器銘文所見史牆一家,從商末到西周中期代代都任史職,說明其職業的封閉性。

  殷商時期使用甲骨的卜法繼續流行。已發現的周人甲骨最早有周文王時代的,其形制與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相近,足見商周卜法間有一定的聯絡。西周甲骨也有上刻卜辭的,曾在山西洪洞坊堆、陝西長安豐鎬遺址、北京昌平白浮等地發現,而以陝西周原所出最多。

  這一時期使用蓍草的筮法與卜法並用。筮書就是《周易》。當時常先筮後卜,特別在佔問國家大事時更要如此。在周人心目中,卜法比筮法更為重要,所問的事越重要,越要採用卜法。這叫做“筮輕龜重”或“筮短龜長”。

  延伸閱讀

  這是以《周易》為主的占卦法。文王八卦,後天八卦也,有別於《連山》、《歸藏》,也不同於伏羲先天卦象,亦即是《周易》所傳之卦序卦象。伏羲先天之卦,位次依於〈河圖〉,是主,是體,是先天之氣,以乾坤為基;而文王后天之卦象,是客,是用,是後天之氣,以坎離代乾坤之用 。簡而言之,先天卦象是天地之間的基本型態,而後天卦象為世間萬物之流變。

  諸聖作《周易》,主要是為了闡明天道,教人性命之旨。然《繫辭》曰:“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天道的流佈是生生不息的;以道學的角度看《周易》,固然是好,但若以之為世間萬物的吉凶變現,也無不可!所以道家和道教之不同,在於前者是哲理,而後者是道術矣。這些僅是體與用的差異而已,無關高低對錯也。職是之故,《周易》成了卜道之正宗,甚至應該說是陰陽五行哲學之必修科目。

  所以稱之為“周易占卜法”,因為這門占卜方法,是以《周易》經文為主要解卦方法。因為有文字可看,似乎容易,其實不然!因為一者經文簡略,不敷現代人使用;二者卦象卦序甚為深奧,非一般人能知能解。如《論語‧述而》:“子曰: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卜筮正宗》即雲:“....鬼谷子仙師因易理浩蕩深遠,恐愚人不能參透,以錢代蓍卜定財官父兄子生剋制化....”就是此意。 所以這種占卜法多為文人學院所重,大約有兩種傾向:一是走入了純哲理的探討;一是就文解意,隔靴搔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