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為什麼叫作柳三變

  柳永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後改名為柳永,字耆卿。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北宋著名的詞人。那為什麼柳永要叫柳三變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柳永與柳三變

  柳永是我國北宋史上傑出的婉約派詩人代表,福建崇安人,柳永的祖上官宦世家,其父親柳宜去世很早,所以柳永從小便跟隨母親、私塾先生學習詩詞,並且才氣外漏,在當時小有名聲。

  柳宜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柳三複、柳三接和柳三變,柳三變就是柳永,柳三變字景莊。後柳永自己改名為柳永,連自己的字也改了,改為耆卿。當時柳氏三兄弟的名聲很大,被稱為“柳氏三絕”。

  柳永的仕途之路很是坎坷,四次科舉不中,直到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宋仁宗特開恩科,對往年落第的才子放寬了要求,柳永才及第。當時柳永已經年過半百,但是柳永依然十分喜悅,被授睦洲團練推官。柳永前往,睦洲上任的時候路過蘇州,並前去拜訪了在蘇州的范仲淹,到了睦洲後深受當地知府呂蔚的賞識,呂蔚向上舉薦柳永,但是被朝廷以“未有善狀”給駁回了,此後柳永就一直被調來調去,並且只是做一些小官小吏。

  皇佑五年即公元1053年,柳永去世,由於沒有親人,窮困潦倒,柳永死後,是和他交好的青樓女子湊錢埋葬了他。

  雖然柳永一身坎坷,但是也正是這坎坷的經歷造就了柳永在詩詞上的成就,柳永的詞很多都體現著他一生宦遊浮沉的經歷。柳永還用大量的詩詞描寫了平民女子的心聲,他大眾化、平民化的詩詞特點,將詞的發展推到了一個新高度,同時,柳永是第一個對宋詞進行改革的詞人,這對後來詞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柳永的作品有哪些

  柳永追求功名但是又厭倦官場,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直到暮年才做官,可惜還是仕途坎坷。柳永沉溺於燈紅酒綠的繁華都市生活,但是又掛念著自己的功名,然而正是這些?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恍曳炊?し⒘肆?雷鞔噬系囊帳跆旆幀A?瀾?仙?木?η闋⒃謐鞔手校?園滓慮湎嘧在肌?/p>

  據記載柳永所做的新樂府,被當時的人廣為傳頌,現在存世的柳永的作品都被存在《樂章集》裡面,不過柳永的詩文現在已經流失了,只有部分的詞流傳於時。《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就是柳永的詞,其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已是將思念遠方情人和漂泊之感融合得情真意切了,是一首懷念意中人的佳作。當然柳永的詞還有《雨霖鈴·寒蟬悽切》、《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望海潮·東南形勝》等等,柳永留世的詞遠遠多於詩歌,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樂章集》。

  柳永是宋代在作詞上成就很大的詞人,當時有“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程度,因為柳永的詞是他所理解的社會生活的對映。不管是少年柳永也好還是暮年柳永也罷,在歌姬們的心裡他永遠是柳七。柳永從仕短短2年,但是能載入《海內名宦錄》,所以他的才能是沒埋沒的,不過柳永在詞上面的貢獻,已經足夠讓他名垂青史了。

  柳永的生平簡介

  柳永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後改名為柳永,字耆卿。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北宋著名的詞人。柳永曾以屯田員外郎的身份入仕,所以我們也叫他劉屯田。柳永作為第一個對宋詞進行革新的人,大力創作慢詞,對宋詞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

  柳永出身於官僚世家,祖父在唐末時在沙縣做縣丞,很有威望,而父親出仕南唐,南唐破滅後在北宋做費縣縣令。柳永的父親在994年,以讚賞大夫調往揚州,此件柳永一直跟誰這父親,由於家中母親很想念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柳永在997年回到家鄉。直到1002年,柳永計劃上京赴考,但是青年時期的柳永放浪不羈,直到1008年才正式參加科舉,但是四次科舉都落榜,柳永離開京師,浪跡天涯。1034年,宋仁宗特開恩科,放寬科舉錄取名額,柳永與兄長柳三一起入考,結果同時進入進士榜。1037年,柳永人餘杭縣令,因為政有方,被稱為名宦。不過晚年的柳永一直在轉官,調任各地,不過據說柳永晚年窮困潦倒,死時都沒人安葬,是煙花巷的歌姬們湊錢為他安葬的,每到忌日也是她們為他掃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