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是故意死的嗎

  公元214年,龐統帶軍進攻雒縣時,率領軍隊行軍至落鳳坡時,身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龐統其貌不揚,但是本身有很大的才幹和智謀。東漢末年著名隱士龐德公曾向司馬徽推薦過龐統,龐統憑藉自身的遠見卓識,讓司馬徽大為稱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龐統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先去投靠了東吳孫權,但是孫權沒有重用龐統。隨後,魯肅和諸葛亮向劉備推薦龐統,龐統和劉備見面後,倆人談論古今和國事。龐統在國事上一些新的見解,讓劉備十分稱奇,立馬重用了龐統。

  此時,龐統的加盟讓劉備陣營多了一位謀士,擴大了劉備人才儲備。隨後,龐統讓劉備捨棄荊州佔領益州。劉備擔心自己奪取益州會引來仁人志士的討伐,龐統認為,益州地大物博,在地理位置上來說是塊風水寶地。如果龐統佔領荊州的話,就地理位置而言,可謂是四面楚歌,根本沒有施展拳腳的空間。加上,如果劉備不佔取益州先機,隨後其它諸侯將領,也會對益州虎視眈眈。在龐統的分析之下,劉備決定和龐統攻打益州。劉備和龐統對付蜀地劉璋時,龐統率領軍隊攻打雒縣,走到半路時,龐統軍隊中了張任的埋伏,被張任部下射死在落鳳坡。

  龐統到了劉備陣營後,正是因為劉備給了龐統施展才乾的機會,才給世人證明了他的才幹。他在落鳳坡被射殺是個意外,劉備因損失了一員大將,而傷心不已。

  龐統炸死落鳳坡

  龐統是劉備手下十分出名的一員將領,不僅可以在營帳之中,如同諸葛亮一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同時還要率領軍隊出征敵軍。但是,龐統卻英年早逝,身隕落鳳坡,年僅三十六歲。

  很多人都對龐統炸死落鳳坡的真偽感到迷惑,雖然從《三國演義》這一部經典著作當中的講述,龐統的的確確死於落鳳坡。但是在諸多歷史資料當中的記載,都可以佐證,《三國演義》當中所講述的龐統死於落鳳坡一事,純屬《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了進一步豐滿《三國演義》當中的人物而虛構出來的。

  在三國志正史當中記載了龐統是這麼喪命的:劉備率領軍隊,將雒城團團圍住。但是雒城當中的守軍卻沒有絲毫的投降之心,劉備只能派兵強攻。而龐統就是在率領軍隊工程的時候,被守城軍隊放出的飛箭射中,最終無法救治,傷重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但是在《三國演義》當中,龐統是因為劉備即將入主西川,而龐統想要在他人前面立功,從而爭當軍隊的先鋒,最終被埋伏與落鳳坡的敵軍當作劉備,萬箭齊發,最終身中數箭殞命。

  通過講述龐統死於落鳳坡這麼一個地方,將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形象進一步豐滿。並且也通過落鳳坡這麼一個地方,進一步增加《三國演義》這一部著作當中所帶有的神祕感,使得讀者更加的痴迷於這一部著作。

  龐統墓

  公元214年,龐統率兵攻打雒縣時,走到半路時被身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後來,劉備將龐統葬於“落鳳坡”,並修建墓祠來紀念龐統。經過數千年的修葺,龐統墓祠具有很高的紀念價值和參觀價值。龐統墓祠坐落於德陽市羅江縣西方,由於建祠年代久遠,龐統墓祠多次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清朝康熙年間,當地政府在被摧毀的基礎上重新修建了龐統墓祠,隨後知道龐統墓祠的文人墨客們常常來此憑弔龐統。

  隨著時間的流逝,龐統墓祠兩邊的樹木十分茂盛,古柏們蒼鬱挺拔,足以見證了年代的久遠感。相傳,龐統墓祠兩邊的樹木有一棵是由張飛親手栽種。有學者來此考察後聲稱,龐統墓祠內僅存的兩棵古柏樹,已經有1700多年的生長曆史。龐統墓祠共有四部分構成,分別是門廳、二師殿、棲鳳點和龐統墓。

  從遠處看龐統墓的造型結構,偏古樸和典雅,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二師殿內祭奉的是龐統和諸葛亮的雕像,為了突出三國風雲歷史,在雕像後方運用壁畫的形式突出了三國曆史。棲鳳殿位於二師殿的後方,裡面放置的是龐統的個人雕像,再現了龐統機智聰慧的音容相貌。棲鳳殿後牆處,坐落的是龐統墓,龐統墓修建的非常別緻,和龐統的身份十分符合。龐統墓頂呈現鏤空寶頂,墓的主體為圓柱形。後人常來龐統墓參觀祭拜,據說參拜者用手摸角簷三下,再摸著自己的頭頂繞著墓走三圈,就會實現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