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讀書方法是什麼

  朱熹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長,把所有學問融為一體自創一派。朱熹做學問都有屬於自己一套的讀書方法,那你知道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他發明的二十四字朱子讀書法是最有影響力的古代讀書方法,這內容是: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二十四字對後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只要照著朱子的這幾條方法嚴格要求自己,就能很快的掌握書中的知識。

  循序漸進是朱熹特別強調的一條,讀書一定要從基礎開始由淺入深,切不可馬馬虎虎、急於求成。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符合自己的認知規律,逐字逐句反覆研究。只有紮紮實實的掌握了書中的基礎知識,才會對書中的內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熟讀精思,即讀書不僅要通讀,還要熟練,熟練之後還要會思考,達到眼、腦、心的結合,才會領略書中的要旨,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差不多一個意思。虛心涵泳,即讀書要仔細揣摩書中所表達的意思,遇到不懂得問題,不要隨波逐流,認真思考後,再得出結論,接著對這些問題和答案認真專研,反覆咀嚼。

  切己體察,即將讀書和自己的經驗、閱歷相結合,將書中的知識和實際相結合。不能將所學知識放在心中,只有運用到生活中才能體現書本的價值。著緊用力,即讀書要刻苦用功,絲毫不能鬆懈,要有緊迫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庸庸散散。居敬持志,即對讀書這件事一定要誠心誠意的去做,態度端正,堅守原則。還要有遠大的讀書目標,並持之以恆的朝著這個目標前行,不斷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

  宋朝朱熹生平簡介

  朱熹是南宋時期的人,出生於1130年,享年70歲,是福建尤溪縣人。他的父親在沒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這樣回覆他的:你啊,貧富都這樣,但是你生的兒子堪比孔子。他的父親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門前的兩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現祥瑞之兆,便給他取名熹,意為喜火的意思。

  朱熹從小就有過人之處,作學問總會問到根處。四歲時指著天上的星星問他父親星星屬於哪裡的?他父親說是屬於天。他又問那麼天屬於哪裡?他父親矇住了。兒童時期有他父親悉心教學,不過朱熹的父親在他十歲時就過世了,把他託付給自己的朋友照顧。他父親的朋友對他們一家人很好,還在自己的住處旁特意為他們一家人蓋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顧。

  朱熹父親朋友對他的影響不少,他接觸了佛、道、儒學。成年以後考中進士做了官,當了幾年官發現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懶惰,朱熹就棄官拜名人為師尋找超脫之道。他辦了很多的學校,同時專研學問,是第一個把四書結為一體的人。他還創造了理學,他的理又可以解釋為太極。他還寫了很多警示後人如何讀書的金玉良言,這些在他的詩詞中都可以看出。朱熹有聖人之風,被稱為另一個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