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聞雞起舞的歷史故事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故事聞雞起舞,祖逖成大將,歡迎大家閱讀!

  祖逖是東晉時期人,他出生在范陽郡遒縣的一個官宦家庭。青年時代,他經歷了晉朝宗室因爭奪權位而互相殘殺的“八王之亂”,感受到了這場叛亂給晉朝和老百姓帶來的災難,親眼目睹了匈奴和羯族南下進兵、生靈塗炭的現實,心中暗自立下誓言要學好一身本領,報效國家。

  公元2***,祖逖24歲。當時他和一個要好的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做主管文書簿籍的小官。劉琨也是一個愛國的熱血青年,目睹國家的危難,百姓的痛苦,同樣也是很著急。二人見面之後,因為都有遠大的志向,所以說話十分投機。每天晚上,兩人同住一個房間,在一起議論國事,並相互勉勵,抓緊一切時間,苦練本領,讓自己早日成長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一個寒冷的夜晚,刺骨的北風發出尖嘯,撲打著半舊的窗紙。祖逖憂慮著國家的動盪局勢,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他望著窗外,天上掛著一個碧玉盤似的月亮,皎潔的月光灑在屋裡,美麗極了。正在他看得出神時,突然一陣“喔喔”的雞啼劃破了寧靜的夜空,祖逖像想到什麼似的猛地披衣起身,推推正在沉睡的劉琨喊道:“劉琨,劉琨,你聽,雞都叫了!”

  劉琨翻了個身,揉了揉模糊的眼睛,嘟囔道:“該死的公雞,怎麼半夜就叫起來了?”

  在當時,半夜雞叫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祖逖卻不以為然地說:“別信那個。半夜雞叫沒有什麼不好,它是在提醒我們別睡過了頭,耽誤了寶貴的時間,你聽聽,這雞叫的聲音多麼激越昂揚啊,那是在叫人們趕快起來學習,發憤圖強呀。快起來舞劍去吧!”

  他們一邊說著,一邊穿起衣服,拿起寶劍,來到屋外空曠的草地上,迎著刺骨的寒風,在如水的月光下奮力起舞。準備練好本領,將來好為國效力。

  就這樣,不論嚴寒酷暑,風雪雨霜,兩人每天都把劍放在枕頭底下,一聽雞叫就立即翻身下床,勤學苦練,時光冉冉過去,這兩人都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不久,匈奴貴族劉淵、劉聰進攻北方,攻下了洛陽,祖逖一家也跟隨晉元帝來到江南地區,這時的晉朝就被稱為東晉。後來,為了抵抗北方的強敵,祖逖擔任了晉朝將軍,在國家危難之際指揮著東晉軍隊渡江北伐,收復中原,建立了赫赫戰功;劉琨也擔任了大將軍,長期堅守幷州,招撫流亡,有力地打擊了前來進犯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