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的妻子是誰

  蘇洵妻子程氏,是蘇軾和蘇轍的母親,雖然在當時,女性的地位並不高,但毋庸置疑的是,她對“三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毫不誇張的說,蘇洵、蘇軾、蘇轍能佔據“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個名額,程氏的功勞不可磨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程氏是大理寺程文應的女兒,當時的程家是一個名望大戶,程氏從小就生活在富足的環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對經文史實也有一定的瞭解。在程氏18歲的時候,嫁給了19歲的蘇洵,成為蘇洵的妻子。當時的蘇洵並不喜歡讀書,整日遊山玩水,不僅不掙錢養家,更不思悔改,不圖上進。程氏多次苦勸終未果。直到有天,蘇洵遊玩回來後,發現程氏在教兒子讀書,這使得蘇洵十分羞愧,也間接促成了蘇洵發奮讀書。

  蘇洵妻子程氏看到丈夫幡然醒悟,自然非常高興,她用自己的行動支援著丈夫。不僅把瑣碎的家事治理得僅僅有條,更是經營織物生意,補貼家用。程氏的賢惠使蘇洵可以專心攻讀,終於在散文、論文中取得了極大的造詣。

  程氏不僅持家有方,更是能夠教書給自己的孩子,這在古代婦女中是很難得的。蘇洵妻子並不是沒有文化的小家姑娘,而是在富足大家庭中受過教育的人,雖不能說飽讀詩書,但也是能拿得出手的,因此她可以在蘇洵遊山玩水時教孩子識字讀書,在蘇洵發奮讀書時相夫教子。所以,蘇洵、蘇軾、蘇轍的成功,有一部分是來自程氏的功勞啊!

  蘇洵作品名二子說

  蘇洵《名二子說》是蘇洵寫給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的文章,教育給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文章篇幅不長,寄寓了蘇洵對兩個兒子的期盼,也給他們提出了一些意見。

  蘇洵《名二子說》分為兩段,第一段分別借兩個兒子的名字對他們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巧妙地將車子和兒子的名字結合在一起。蘇洵認為大兒子蘇軾生性曠達,有什麼事情都會說出來,因此蘇洵給大兒子區明年為軾,希望他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要因為性格去無意得罪別人。小兒子蘇轍沉靜內斂,性格平和,蘇洵給小兒子取名為轍是希望他可以更加自由灑脫,不要太多的擔心禍福。

  蘇洵《名二子說》不單單是寫給兒子們看的,也抒發了他自己對人生艱難、仕途多磨難的感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蘇洵三十七歲,當時他正處於屢次考試都不中的低谷中,深受打擊,心情也很鬱結,藉著這篇文章,他將自己心中的感慨躍然紙上,結合他一生的遭遇和他獨特的性情,這篇文章也更加意味深長。

  都說“知子莫如父”,雖然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蘇軾和蘇轍的年紀都不大,但蘇洵已經從他們平日的表現中看出了兒子們的性格,幫助他們去改正缺點,少走彎路,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縱觀蘇軾《名二子說》全文,雖不足百字,但字字精煉,讀起來雋永有味,讓人情絲婉轉,真是別具一格。

  蘇洵的詩有哪些

  蘇洵是古代的大文學家,生活在北宋年間,北宋是承接唐朝的,唐詩在宋朝很風靡,因此宋朝的很多文人也喜歡寫詩。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人,自然也是喜歡寫詩。蘇洵在散文上有很大的造詣,蘇洵的詩也有很大的造詣。

  蘇洵的哥哥有一次同蘇洵遊覽山河美景,哥哥問他能否寫點文章來描繪這些美好景色。蘇洵也想寫點文章,覺得自己的心中有些話不吐不快,但是一時不知道從何處下筆。他回到家後讀了很多唐詩,覺得豁然開朗起來,想到自己所看到的美景,就寫出了一首有名的詩篇,名為遊嘉州龍巖,詩中的“山川隨望闊,氣候帶霜清”一句非常有名氣。

  蘇洵在寫作散文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蘇洵的詩篇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瞭解社會上上一些情況,並且不與奢靡的官員豪族同流合汙,他寫出的詩篇都很有見地。在送王吏部直徐州一詩中,他寫了一句“徐州勝覺不需問,紅門巨豪俱在徐”,諷刺當時的徐州豪族們奢靡度日。

  蘇洵的詩很多是送朋友的,他在為官的時候,認識了很多朋友,並且他的文章在當時很有名氣,得到了許多人的稱讚,因此很多人都想和他認識。他寫的送別詩很有意味,在送李才元學士知邛州一詩中,“白馬渡滻水,紅旗照蜀山”一句寫出了去往邛州之路的景色,通過景色來表達送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