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生平事蹟材料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曹植生平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曹植的人物生平

  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於東武陽。曹植是 曹操與 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彰、植、熊***。 當時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穩腳跟,缺乏固定的根據地,家屬常隨軍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眾多兄弟們一樣,是在戎馬倥傯的生活中度過的。這種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擊敗了勁敵袁紹集團,攻克了其經營多年的鄴城***今河北臨漳***,方才有所改變。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豔、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海賊管承到達淳于***今安丘東北***。

  建安十二年***207年***一月回師鄴城,他在《求自試表》中所說“東臨滄海”即指此事。九月,16歲的曹植隨父北征柳城***今遼寧朝陽***,他在《求自試表》中說“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馬篇》就是曹植對此期間隨父征戰的寫照。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17歲的曹植隨父南征 劉表至新野,後又隨父與孫權戰於赤壁。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植隨父征戰第一次回到家鄉亳州。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 銅雀臺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臺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臺賦》。從此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以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剛行冠禮的曹植暫時告別了在鄴城宴飲遊樂、吟詩作賦的優遊生活,慨然請纓,隨父西征。一路上跋山涉水,曉行夜宿。當西征大軍輾轉到帝都洛陽時,曹植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飽受戰火的洗劫,洛陽城往日的繁華消逝得無影無蹤,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荊棘叢生,昔日氣勢雄渾的皇宮已成一片廢墟,湮沒在雜草間,片片黃葉滿城亂舞。滿腔熱血的曹植懷著一顆立功垂名的心,隨西征軍離開洛陽,繼續向西進發。經過一年多的兼併戰爭,西部最終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迎來了它的穩定與安寧。凱旋的曹植不久即被封為臨淄侯。

  在鄴城時期,有一件對曹植來說是至關重要、並影響到他一生的事,這就是世子之爭。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臨淄侯。這一年,曹操東征 孫權,令曹植留守鄴城,告誡他:“當年我擔任頓邱令的時候二十三歲,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後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奮圖強呢!”曹植既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訥、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釋出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後悔,不再重用他。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王位,曹植時年29歲,作《上慶文帝受禪表》、《 魏德論》。曹丕稱帝之後,對曹植嚴加防範。後來,曹丕礙於母后卞氏的壓力,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

  黃初二年***221年***,30歲的曹植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邑八百戶;當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是年作《 野田黃雀行》,這次改封成為曹植一生重要的轉折點。

  黃初三年***222年***四月,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也就是在這次被封王之後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 洛神賦》。在《洛神賦》中,詩人描摹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徵,寄託了自己對美好理想的傾心仰慕和熱愛;又虛構了向洛神求愛的故事,象徵了自己對美好理想夢寐不輟的熱烈追求;最後通過戀愛失敗的描寫,以此表現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歸於破滅。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徒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徒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讀佛經,並在魚山聞梵,創作梵唄。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的文藝著作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 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 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曹植的作品收錄在《曹子建集》中。《 曹子建集》共10卷,收錄了 曹植的詩文辭賦。其中收錄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其代表作有《 七哀詩》、《 白馬篇》、《 贈白馬王彪》、《 門有萬里客》等。其中《 洛神賦》寫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態,是文苑奇葩。

  據《書斷》記載,“曹植亦工書。”《 宣和書譜》上亦記載曹植少年聰慧,記憶力驚人,萬言不忘,其胸中磊落之氣發於筆墨閒。曹植以 章草書寫的《 鷂雀賦》乃書法中一極品。

  曹植著有《畫贊序》,是中國畫論史上流傳下來的第一篇專題論畫的文章。它可以同漢代的《毛 詩序》相提並論。《 毛詩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專談詩歌的文章,闡述詩歌的倫理教化作用;《畫贊序》則主張繪畫在"教化"方面應具有的功用。這當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這裡明確了繪畫藝術的社會價值和意義,肯定了繪畫藝術的地位,則是很重要的。

  曹植明確提出畫能“存乎鑑戒”。而且這種“鑑戒”還不是圖解式的進行,而是通過繪畫藝術形象引起觀畫者的感情共鳴產生的。他談到繪畫引起觀畫者的感情反應,有“仰載”、“悲惋”、“切齒”、“忘食”、“抗首”、“嘆息”、“側目”、“嘉貴”等等。這是不同的人物畫像所引起的不同的如此豐富多樣的感情反應,這就接觸到了繪畫藝術的特徵。這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接觸這一問題。它與曹丕《典論·論文》第一次講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兩者在理論上可說都是開啟以後那個文藝自覺時代的先聲。

  對曹植的歷史評價

  陳壽《 三國志》:陳思文才富豔,足以自通後葉,然不能克讓遠防,終致攜隙。

  劉勰《 文心雕龍》: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琅;並體貌英逸,故俊才雲蒸。

  鍾嶸《 詩品》:“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嗟乎!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爾懷鉛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餘暉以自燭。故孔氏之門如用詩,則公幹升堂,思王入室,景陽潘陸,自可坐於廊廡之間矣”。

  顏延之《 庭誥》:至於五言流靡,則劉禎、張華;四言側密,則張衡、王粲。若夫陳思王,可謂兼之矣。

  沈約《 宋書謝靈運傳》:若夫平子豔發,文以情變,絕唱高蹤,久無嗣響。至於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陳王,鹹蓄盛藻,甫乃以情緯文,以文被質。自漢至魏,四百餘年,辭人才子,文體三變。相如巧為形似之言,班固長於情理之說,子建、仲宣以 氣質為體,並標能擅美,獨映當時。

  魏收《魏書 文苑傳》:曹植信魏世之英,陸機則晉朝之秀,雖同時並列,分途爭遠。

  房玄齡《晉書 文苑傳》:逮乎當塗基命,文宗蔚起,三祖葉其高韻,七子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彬蔚之美,競爽當年。獨彼陳王,思風遒舉,備乎典奧,懸諸日月。

  駱賓王:①河朔詞人,王、劉為稱首;洛陽才子,潘、左為先覺。若乃子建之牢籠群彥,士衡之籍甚當時,並文苑之羽儀,詩人之龜鏡。②文昌隱隱皇城裡, 由來奕奕多才子。潘陸詞鋒駱驛飛,張曹翰苑縱橫起。

  李白:曹植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天下豪俊,翕然趨風,白之不敏,竊慕高論。

  杜甫:①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②子建文筆壯,河間經術存。③賦料楊雄敵,詩看子建親。

  崔佑甫《穆氏四子講藝錄》:曹、劉之氣奮以舉,潘、陸之詞縟而麗。過此以往,未之或知。

  張戒《 歲寒堂詩話》: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古今詩人推陳王及古詩第一,此乃不易之論。

  歐陽修《書梅聖俞稿後》:蓋詩者,樂之苗裔與。漢之蘇、李,魏之曹、劉,得其正始。

  葉適《 習學記言》:自魏至隋唐,曹植、陸機為文士之冠。植波瀾闊而工不逮機。植猶有漢餘體,機則格卑氣弱,雖杼軸自成,遂與古人隔絕,至使筆墨道度數百年,可嘆也!

  劉克莊《 後村詩話》:曹植以蓋代之才,它人猶愛之,況於父乎。使其少加智巧,奪嫡猶反手爾。植素無此念,深自斂退,雖丁儀等坐誅,辭不連植。黃初之世,數有貶削,方且作詩責躬,上表求自試。兄不見察,而不敢廢恭順之義,卒以此自全,可謂仁且智矣。文中子曰:至哉思王,以天下讓。真篤論也。

  李夢陽:嗟乎植!其音宛,其情危,其言憤切而有餘悲,殆處危疑之際者乎!

  鍾敬伯: ”子建七步成章,聰明賈禍,非生才之意,乃小才之過,不可以以此致憾造物。“

  胡應麟:三曹,魏武太質,子桓樂府詩十餘篇佳,餘皆非陳思比。

  王世貞《 藝苑卮言》:①曹公莽莽,古直悲涼。子桓小藻,自是樂府本色。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古今,而實遜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辭太華。②子建謁帝承明廬、明月照高樓,非鄴中諸子可及,仲宣、公幹遠在下風。

  王世懋《 藝圃擷餘》:古人云:秀色若可餐也。餘謂此言惟毛嬙、西施、昭君、太真、曹植、謝朓、李白、王維可以當之。

  徐世溥《榆溪詩話》:子建詩雖獨步七子,東坡文雖雄視百代,然終不以孟德明允、蒼茫、渾健,自有開創之象。

  王夫之《 姜齋詩話》:曹子建鋪排整飾,立階級以賺人升堂,用此致諸趨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紙揮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韻,以絕人攀躋,故人不樂從,反為所掩。子建以是壓倒阿兄,奪其名譽。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曹子建之於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稱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論大抵如此。

  王闓運《湘綺樓說詩》:看船山詩話,甚詆子建,可雲有膽,然知其詩境不能高也,不離乎空靈妙寂而已。

  馮班:千古詩人,唯子美可配陳思王。

  王士禎《 帶經堂詩話》: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丁晏《陳思王詩鈔原序》:①詩自三百篇十九首以來,漢以後正軌顓門,首推子建。洵詩人之冠冕,樂府之津源也。②其所見甚大,不僅以詩人目之。即以詩論,根乎學問,本乎性情,為建安七子之冠。後人不易學,抑亦不能學也。

  成書倬《多歲堂詩話》:魏詩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傷於弱;風雅當家,詩人本色,斷推此君。

  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子建既擅凌厲之才,兼饒藻組之學,故風雅獨絕。不甚法孟德之健筆,而窮態極變,魄力厚於子桓。要之,三曹固各成絕技,使後人攀仰莫及。

  黃節《曹子建詩注》:陳王該國風之變,發樂府之奇,驅屈宋之辭,析楊馬之賦而為詩,六代以前,莫大乎陳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