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故事盒中的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悠久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把學歷史和學成語故事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培養自學能力等,具有一舉幾得的效益,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囫圇吞棗

  古時候,有一個醫生,很喜歡給別人介紹水果的吃法。有一次,他在介紹生梨和棗子的功用時,說道:“吃生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對人的脾臟有害處。吃棗子則恰好相反,對脾臟有好處,對人的牙齒卻有害處。”旁邊有一個呆子聽了之後,馬上自作聰明地說:“我倒是有一個好辦法,既可以收到生梨和棗子的功效,又可以避免它們的害處。”

  那位醫生很感興趣,便問道:“你有什麼好辦法呢?”呆子得意地說:“我吃生梨的時候,只用牙齒咀嚼,而不嚥到肚子裡去,這不是可以讓生梨有益於牙齒,而避免了它對脾臟的傷害嗎?”旁邊有人聽了這話就問:“那麼棗子怎麼吃才好呢?”呆子不以為然地說:“這還不簡單嗎?等我吃棗子的時候,我就不用牙齒咬,一口吞到肚子裡就是了。這樣就可以讓棗子對脾臟起到好的作用,又不至於傷害牙齒。”

  醫生聽了反問道:“你吃生梨不咽,腸胃沒有吸收,怎麼能有益於牙齒呢?你吃棗子一個一個地囫圇吞下去而不咀嚼,腸胃能消化嗎?又怎麼能對人的脾臟有好處呢?”這個呆子無話可說了。

  2:兩敗俱傷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陳軫***zhěn***的人。他非常聰明,遇事總是能想出很多好辦法。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國去。當時,韓、魏兩國互相攻打,打了一年多,仍然沒有分出勝負。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可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秦惠王知道陳軫很有見識,便向他請教。

  於是,陳軫講了卞***biàn***莊子刺虎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卞莊子的人看見兩隻老虎正要咬一頭牛,卞莊子見了,馬上拔出劍來,想衝過去與老虎搏鬥。

  旁邊的人勸他說:“這兩隻老虎正在爭吃一頭牛,爭著爭著就會互相撕咬,結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大的也會受傷。到那時,你再去刺殺那隻受了傷的,一下子就把兩隻老虎都解決了。”

  卞莊子覺得這個人講得很有道理,就遠遠地看著那兩隻老虎。不一會兒,兩隻老虎果然互相打鬥起來,小老虎被咬死了,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傷。這時,卞莊子衝上去,刺死了受傷的大老虎,一下子就把兩隻老虎都消滅了。

  陳軫講完了這個故事,然後對秦惠王說:“現在韓、魏兩國長期戰爭,最後必然是弱國滅亡,強國受到很大的打擊。到時候如果您乘機把遭到削弱的強國打垮,不就一下子滅掉了兩國嗎?”秦惠王聽從了陳軫的意見,果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3:力不從心

  東漢時期,北部的匈奴不斷騷擾漢朝邊境,並憑藉軍事力量統治西域的弱小國家。公元73年,漢明帝劉莊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抵禦匈奴的侵犯,就派著名的外交家、軍事家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前後生活了三十年。他克服了許多艱難險阻,為祖國北部邊境的安寧,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朝廷將他封為定遠侯。

  班超年近七十歲的時候,感到身體漸漸衰弱,又非常思念家鄉,便上書漢和帝劉肇***zhào***,請求把自己調回玉門關以內,以免老死西域。

  班超的妹妹班昭也遞給漢和帝一份奏摺,說:“班超現在衰老多病,滿頭白髮,兩隻手也不聽使喚了,耳朵聾了,眼睛花了,走路必須要拄柺杖才行。

  一旦出現突發事件,班超的力量已經不能使他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了。***原文是:‘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這不僅損害了國家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功績,而且忠臣也無法盡力效忠,這多麼讓人痛心啊!”

  漢和帝看到這份奏摺後深受感動,於是就把班超從西域召了回來,讓他安度晚年。班超回到洛陽後,由於舊病復發,不久就病逝了,終年七十一歲。

  

的人還:

1.成語故事閱讀題中的故事

2.中國成語故事書中的故事

3.中國成語故事兩則閱讀

4.中國成語故事精選

5.成語故事冊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