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入門選購

  入門電吉他,需要怎麼選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的相關知識,供大家參閱!

  

  電吉他我建議你選schecter、cort、squier、epiphone這幾個牌子的低端琴,價位在1000到兩千之間。這個價位的琴差別不是很大。我建議你買epiphone的,音色各方面來說算是同類裡比較好的了。

  再來一個國產小音箱,30W或者15W的。這個就看你買琴花了多少錢了。剩下的錢多就能買個好一點的。我建議你去吉他中國的二手交易上看看,有時候運氣好能掏到好東西,非常便宜。

  剩下的就沒有了,去琴行買兩根連線線,50塊錢吧。買上幾個撥片,二三十塊錢。你要是想買書也行,不想買書在上網下載一些教學視訊什麼的都很方便。

  至於效果器,2000塊錢買了琴和音箱,想買效果器幾乎是不可能了。現在最一般的效果器ZOOM G2和POD50算是比較經典價格很低的了,都要600或者700塊錢。所以還是不要考慮了。

  你要是想要失真,就用箱子上的吧,如果能買到好一點的二手箱子,失真的效果也是不錯的。而且在初學的階段,要那麼多效果也沒有用。

  另外,如果你能再稍微加一點錢,務必買個節拍器。我推薦機械節拍器,不喜歡電子的。節拍器對於你練琴幫助非常大。

  

  吉他看外表是不行的

  介於你對琴不太瞭解,只能先回答你的幾個問題

  1, 搖把,是電吉他的顫音系統,是琴上的一個裝置, 分單搖和雙搖,單搖就是單向顫音,雙搖就是雙向的, 這個覺得不好理解的話,只要去琴行, 拿把琴讓賣琴的人演示一下,一看就懂了, 文字不好解釋, 一看,1秒鐘就明白了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琴都有搖把. 也不是說有沒有搖把就可以判定琴的好壞,只是一個設計的問題, 同樣,雙搖和單搖也沒有好壞, 看個人喜好

  2, 7V和SQ, 7V是簡稱, 是日本品牌IBANEZ 琴的一個型號, 屬於這個品牌中的高階產品 , 是世界著名吉他大師STEVE VAI的簽名款電吉他, 全名是IBANEZ JEM 7V ,也分幾個款式和等級, 最低的也要人民幣1萬元以上

  SQ也是簡寫, 全名是SQUIER ,是美國著名吉他品牌FENDER的下屬品牌,琴的外形和設計理念都是仿照FENDER設計和製作的, 面向低端使用者的,FENDER美國產 墨西哥產和日本產, 其中以美國產等級品質最高,其次是日產和墨西哥產, 這些都要比SQ品質高的多, 最便宜的FENDER ,墨西哥產價格在4000-5000左右,美產FENDER 除了高速公路系列外***6000左右*** ,價格都至少1萬元

  SQ作為FENDER 面向低端市場的產品, 有印尼產和國產的, 印尼產的品質要好於國產,價格在普遍在2000-3000元左右, 國產SQ價格700左右

  3, 其實2000的買琴預算, 我個人覺得SQ印尼產是不錯的選擇, 比 可選的外形也相對多樣, 有非常漂亮的圖案,聲音也是不錯的

  

  1瞭解代表型的吉他型別

  當你走進琴行,決定購買一把電吉他的時候,面對琴行裡檳榔滿目的電吉他,千萬別迷惑。哪一把琴美麗的外表吸引你,她可能就是你要買回家的夢中情人喲!有朋友會問,為什麼把吉他的樣子看的那麼重要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一把就讓你手癢的吉他,會使你分泌出練習的慾望,從而使你在不自覺裡增加練習時間。

  如果,你是初學者,不建議你買外型太過誇張的吉他,因為會影響你在家裡,坐在舒服的沙發上練習。下面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3類最具代表型的吉他型別。首現,要介紹的是stratocaster型。fender公司設計並推廣的這種型別的吉他,流線型琴身,付有3塊單線圈拾音器,帶有單項下壓式顫音臂。其音色特點明亮,堅固。第2型別是les paul型吉他。gibson公司最先開發的這款吉他,圓滑的琴身上鑲有2塊鐵皮盒式拾音器,琴頭上的琴鉉旋鈕左右各3個對稱。這是les paul 最顯著的外型特徵。中域音色強烈,結實。第3類吉他是rock式arm型。<如果要買這型別吉他,我推薦選購ibanez公司推出的rg系列。>外形稜角分明,拾音器多以雙線圈組合,配有雙向型顫音臂,音色比起前2者更具現代感。

  當然,你不妨把你最喜歡的吉他手御用的吉他型別做為你的參考目標。

  2 關於琴橋與指板

  物色到一把外觀漂亮的吉他之後,你要確認她的功能了。

  les paul型吉他採用固定式琴橋。雖然沒有了顫音臂,但是不容易跑鉉,音準性得到保證。stratocaster型安置了單項顫音琴橋,雖然不能大幅度的改變音程,但是纖微而圓滑的顫音效果正是她的魅力所在。rock式arm型大多使用了floyd roses開發的雙向顫音系統。可以做出激烈的顫音效果,大幅度改變音程。但是音準性大大降低,跑鉉是個大問題。並且,換新琴鉉的時候,可能會費些時間。

  還有,要注意的就是指板上的品格數。一般來說,stratocaster型和les paul型的指板大多是21品和22品。

  rock式arm型有24品。近年來,ibanez出品的rg系列產品多為27品,出廠時,全鉉比標準音定音低半音,需要調整琴體後的琴橋彈簧改變琴橋的懸浮高度,才能將吉他定為標準音,進行正常的演奏。

  3 拾音器

  對電吉他的音色影響最大的是拾音器。這裡簡單向各位琴友介紹2種拾音器。第1種是stratocaster型經常配備的單線圈拾音器,平穩、明亮的高音音色是其主要特點。但是,出力小,噪音大。還有一種是捆綁式雙線圈拾音器。這種拾音器,出力大,噪音較小,中域和低域音色結實。不同的拾音器組合,可以使吉他音色產生質的變化。<當然,吉他的音色也和琴身,指板的木材,琴鉉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一般市面上出售的吉他大都使用該吉他品牌的拾音器。但是,也有一些吉他使用專業的拾音器品牌。如dimarzio 和seymour duncan都是頂級的拾音器品牌。

  挑選拾音器,絕對是一門學問,這裡就不多說了。有機會我會專門寫一篇介紹拾音器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4 手感

  一把吉他即使擁有漂亮的外觀,良好的功能,和絕妙的音色。但是,如果沒有舒服的手感,會使你在練習中走

  許多不必要的彎路,並喪失練習的熱情。

  手感的舒適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琴頸。琴頸從斷面上看,大致可分為v型、u型和超薄u型。stratocaster型採用v型琴頸,適合solo的演奏也適合和聲吉他的演奏,被稱為‘萬能型’。les paul型採用u型指板,適合和聲的演奏,但不易速彈。rock式arm型採用的超薄u型琴頸則特別適合快速的演奏。當然,這也不是完全絕對的,需要你親身試彈後才能知道哪種琴頸更適合你的雙手。還有,琴鉉距離指板的高度,和指板上品絲的粗細也影響著演奏的舒適感。

  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一把自己的‘夢中情人’!

  電吉他硬體詳解

  工作原理

  電吉他的發聲,是通過拾音器上方的琴絃振動所造成的電子訊號經過放大而實現的。最常見型別的拾音器由一圈精細的金屬線圍繞一塊磁體而組成的。金屬琴絃線上圈的磁場範圍內的振動產生了非常微小的電子脈衝。這種微小的電子脈衝經由獨立的放大器放大,從而推動音箱發聲。由於琴絃和拾音器是製造這種訊號的全部條件,電吉他其實並不需要共鳴的琴身,所以它可以被做成實心木的甚至塑料的。但是實心吉他的製作材料對其音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四種類型

  除了實心電吉他以外,還有空心電吉他、半空心電吉他和腔心電吉他。雖然電吉他主要的音色還是取決於磁體拾音器上方琴絃的動作,後三種類型的吉他的共鳴腔可以產生一些樂手所青睞的更加豐滿的聲音。

  ·實心***Solidbody***電吉他由於沒有升學限制,可以做成任何形狀——可以小到只有琴頸和拾音器,也可以做成非常狂野的另類外形。實心電吉他的身影基本上在每一種現代音樂風格中都出現過。

  ·空心***Hollowbody***電吉他典型的特徵為其拱形的面板,同時在非常高的音量下非常容易產生回授的問題。由於其豐滿圓潤的音色,以及強勁的低頻共鳴,這類吉他往往是爵士吉他手的最愛。

  ·半空心***Semi-hollowbody***吉他既有一個實心木質的中心***為了避免回授問題***又有較大的腔體分佈在兩側並常常配有音孔。從香醇的爵士樂到重磅的朋克樂,半空心吉他都有著展現自己的舞臺。

  ·腔心***Chambered***電吉他在實心吉他的基礎內部挖出一個封閉的空腔。因其有著較輕的重量和更好的共鳴,很多傳統的實心吉他都衍生有相應的腔心版本。

  弦長

  弦長***Action***是指從琴橋到琴枕之間——琴絃自由振動的最長距離——的琴絃的長度。

  ·25-1/2"弦長來源於鋼弦原聲吉他的標準弦長。絕大多數Fender吉他都是應用的這種弦長。這種弦長對琴絃的張力高,從而得到更多的高頻聲音。由於這種弦長稍稍難彈一些,所以很多吉他手在25-1/2"弦長的吉他上安裝輕一些的琴絃。採用這種弦長最著名的的吉他有Fender Telecaster和Fender Stratocaster。這兩款琴從1950年代起至今一直都在生產,並且被廣泛模仿,同時有著Squier的版本。其他生產25-1/2"弦長吉他的廠商有ESP、Ibanez、Jackson、LTD、Parker、Schecter、以及Steinberger等。

  ·24-3/4"弦長是多數Gibson吉他所採用的弦長。由於它對琴絃的張力要求較低,這種弦長彈奏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並且產生相對較少的高頻聲音。這種弦長的吉他一般都安裝較重一些的琴絃,從而產生更多低頻共鳴和更大的輸出功率。最著名的24-3/4"弦長吉他有Gibson Les Paul、Gibson SC、Gibson Flying V、以及Gibson ES-335。與著名的Fender吉他一樣,這些Gibson吉他同樣從50年代一直生產至今***除了Flying V以外***,並同樣有著較高性價比的Epiphone版本。另外,Dean牌吉他一般也採用24-3/4"弦長。

  ·有些廠商還會用到其他弦長。比如說,PRS吉他採用25"弦長,並製造出一種獨特的音色,彈奏起來也稍稍容易一點。

  拾音器

  電吉他市場上有三種主要型別的拾音器***Pickup***,同時還有將這三種任意組合的產品。

  ·單線圈拾音器由一個磁條被細金屬絲圍繞而成,安裝於琴絃的下方並且與琴絃方向垂直。細金屬絲是拾取琴絃振動訊號併發送訊號到吉他之外的部件。單線圈拾音器是以上提及的三種拾音器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其產生的一所那明亮而尖銳,富有高頻調波。這種拾音器最簡單的版本——仍然在很多吉他上出現並被很多樂手所推崇——在特定種類的燈光、變壓器、或者其他電場的條件下會產生可聽的60回嗡鳴雜音。

  ·雙線圈拾音器***國外成為humbucker-消嗡拾音器***由兩組線圈相反地圍繞而成,從而抵消了60回的嗡鳴雜音。由於雙線圈拾音器對琴絃的兩個部位進行了取樣——一個線圈取樣一次——其製造的音色更加平滑圓潤。由於內部有兩塊磁體,雙線圈拾音器通常製造出更強勁的訊號送給放大器。雙線圈拾音器相比單線圈拾音器能夠提供更長延音,但是音會稍微模糊一點並且少些高頻。有些雙線圈拾音器有線圈控制開關,可以選擇拾音器中的一個線圈進行工作,從而獲得單線圈的聲音。

  ·壓感拾音器由非磁性晶體材料製作而成,當弦鞍被壓迫是能夠產生極其微弱的訊號。這種微弱的訊號在傳送給普通放大器之前需要進行前端放大。通常會配備有主動電子七件用來增強訊號。在電吉他上,壓感拾音器常常作為單獨的元件安裝於弦鞍處。有些配備有壓感拾音器的電吉他還會配有特殊的13針輸出用於合成吉他,就好像鍵盤一樣激發純粹的合成音色。另外,壓感音色常常被用來模仿原聲吉他的聲音。

  吉他配線

  將拾音器安裝在吉他琴身的不同部位的作用在於製造不同型別的音色。安裝在近琴橋附近的拾音器拾取來自於琴絃整體運動最少的部位的聲音,強調高頻聲音。安裝在靠近琴絃中間——靠近吉他的琴頸——的拾音器產生出的聲音有更多的中頻和低頻。對於同一把吉他的拾音器,一百種不同的配線方案造就了一百種不同的音色。以下將要介紹的是最常見的幾種:

  ·葉片選擇器由一根扁平的金屬條插入一個平槽中獲得,一般有五個檔位。***舊式型號以及雙拾音器吉他常常只有三檔。***在標準的三拾音器配置中,如Fender Stratocaster的配置,最前方的檔位啟用靠近琴頸的拾音器,第二檔同時啟用琴頸拾音器和中部拾音器,第三檔只啟用中部拾音器,第四檔同時啟用中部拾音器和琴橋拾音器,最後的一擋只啟用琴橋拾音器。葉片選擇器常常跟一個總音量控制旋鈕和兩個音色旋鈕——增加或者減少高頻音色——配合在一起。前面一個音色旋鈕控制琴頸拾音器,後面一個音色旋鈕同時控制琴橋拾音器和中部拾音器。

  ·只配備有兩個拾音器的吉他——如Gibson Les Paul、SG、以及ES-335——常常採用三向乒乓選擇開關,用來選擇僅琴橋拾音器、兩個拾音器、或者僅琴橋拾音器。在這種配置中,常見的情況為每個拾音器都有一個單獨的音量控制旋鈕和音色控制旋鈕,用來分別精確控制每個拾音器的電平和高頻。

  木料

  鑑於配有磁體拾音器的電吉他的聲音純粹來源於琴絃和拾音器的變化,你可能會質疑為什麼木材也會重要呢。答案在於,吉他構造的木材決定了琴絃振動的時間,同時影響著琴絃運動的形狀。一個共鳴的木料可以允許拾音器本身運動。這兩種運動的引入意味著一把吉他的木料和構造對音色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楓木***Maple***通常被用來製作吉他的琴頸。楓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非常緻密且很硬的木料,而且在研磨後呈現出很好的特性。這種特性、白/金的顏色、以及它的音色特點,使得楓木成為高檔實心吉他的層板或夾面板的常用木料。有人認為楓木是一些拱面吉他需要夾板的部分的首選木料。它的硬度使得吉他聲音重的高頻得以體現。楓木有時還被作為指板從而豐富吉他的聲音。

  ·桃花心木***Mahogany***是一種非常緻密、強度大,但卻硬度不是非常高的硬質木料,可用於吉他的各個部位,除了指板和琴橋——它們需要更硬的材料。桃花心木琴頸和背板是楓木面板短弦長吉他的常用組合,例如Gibson Les Paul。另外一種組合為全桃花心木琴身和琴頸***除了指板***。由於桃花心木不是十分硬,它往往強調中頻和低頻音色以獲得一種較為香醇的吉他聲。桃花心木共鳴性很好,可以增強吉他的延音。它的顏色通常為單一的深棕色。

  ·紫檀木***Rosewood,也有稱為玫瑰木***是電吉他指板最長用的木料。它非常緻密且硬,同時還十分漂亮,顏色有從幾乎黑色到斑駁的棕色和金色。

  ·黑檀木***Ebony,也稱烏木***是一種非常硬且緻密的木材,主要用於高檔吉他的指板上。黑檀木給予指板以絲滑的手感,顏色一般近乎全黑。

  ·灰木***Ash***是實心吉他常用的琴身材料。它比桃花心木硬,而且共鳴性非常好,提供了持續的延音、明亮的音色以及明確的中頻。作為一種漂亮的金色的木料,灰木經常用在透明漆吉他上,相對的,榿木用於不透明漆的吉他上。溼灰木***swamp ash***更是一種效能出眾而且十分漂亮的木料,用於高階吉他上。

  ·榿木***Alder***有著跟灰木相近的音色特徵但卻便宜許多,同時不如灰木漂亮。它可能算是實心電吉他琴身最常見的木料。榿木的顏色往往為淺黃褐色。

  ·貝克杉***Agathis***在外觀與音色性質上與榿木相當,但共鳴性稍遜。貝克杉常常被近期的製造商用在廉價的吉他上。

  ·椿茶木***Nato***,也稱作東方桃花心木,有著溫暖的共鳴,是一種強度非常大的木料。常被用在廉價電吉他的琴頸上,因為它比桃花心木便宜。

  琴頸結構

  電吉他製作者對於琴頸和琴身的結合有三種不同的解決辦法:

  ·螺固***Bolt-on***琴頸被裝到琴身上特定的槽中,然後用三或四顆木螺釘從琴身背面穿過,深入琴頸後部來固定。這種琴頸結合方法在電吉他的發展史上非常之關鍵,因為它降低了製造成本,是的電吉他開始普及。螺栓固定的琴頸可以更換、調整、甚至可以交給手藝十分粗糙的工人維修——不像其他幾種琴頸型別。大多數Fender***以及其他一些類似的***吉他採用的是這種琴頸方式,還有一些世界上大受歡迎的舊式吉他也是採用這種琴頸。

  ·膠合頸***Set neck***吉他的琴頸被膠水粘在琴身上,有時還有延伸部分,稱為榫舌。這種形式的琴頸被用於Gibson***以及其他一些類似的***吉他上,造成一種非常緊的琴頸結合,是的振動可以在琴身和琴頸之間自由傳送。膠合琴頸製造成本較高,而且十分難以維修或者更換。

  ·通頸***Neck-through***吉他從琴頭的頂端一直到尾端的揹帶扣都是用同一塊木料製造的。這一塊木料可以是單層的也可以是多層夾板。琴身兩側的木料則通過膠水粘合到中部木料的兩側。通頸吉他琴身具有最大化的延音,並有著琴頸和琴身結合處沒有巨大“腳後跟”巨大的優勢,從而可以最自由地進入高把位。通頸吉他製造成本高,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低價型號,如ESP H-250。

  琴橋

  琴橋是位於琴身上,琴絃在琴身或尾件上停止振動前經過的最後一個部分。電吉他的琴橋的重要性體現於如下兩點。首先,它常常被用來調校琴絃,變化弦的長度以中和不同琴絃之間的不同***直徑、材質等***,保證每一根弦在高品位上都不跑調。其次,更有意思的是,一些電吉他的琴橋和琴絃終止件的特性使得它們可以搖!琴橋允許樂手在他/她的演奏中通過擺動一根顫音搖桿或者哇音搖桿來引入顫音。音符可以通過搖琴橋而被輕微甚或急劇地壓低和/或拉高。實現這種功能的琴橋被成為顫音系統。這種叫法其實在音樂上是不正確的***顫音指重複的音量變化,而不是音高***,但其根源已久,學術上也不得不給予默許。只有特定的型號允許你把音符拉高。以下是最常見的幾種琴橋和琴絃終止件。

  ·Tune-o-matic琴橋——最初由Gibson在1950年代發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設計,可以單獨調校琴絃以及整體調節琴絃的高度。

  ·兩點搖顫***Two-point rocking tremolo***,或槓桿顫音系統,配有單獨的弦鞍,用來分辨調整音高和高度。琴橋由兩根螺栓固定在吉他面板上,並可搖動。這種琴橋配有一根貫穿吉他琴身的寬大的垂直的金屬板。這根自由浮動的金屬板通過與琴絃張力精確匹配的伸縮彈簧與吉他內部相連。弦鎖,可以壓制住琴絃使得這種顫音系統更加穩定。

  ·鎖定顫音系統***Locking vibrato***——這種琴橋最初由Floyd Rose設計。它與兩點搖顫類似,配備有單獨的調校和高度調整、沿兩根固定在吉他表面的螺栓搖動、彈簧負載。它們的區別在於,鎖定顫音系統壓制琴絃,並在琴枕處附隨地壓制琴絃。於是,即使自由地運用顫音搖把,音高始終穩定得像石頭一樣。有些吉他,如Jackson吉他,在圍繞著這種顫音系統的木料內有一個機關,使得琴絃可以被壓下,亦可被拉高。

  ·停條尾件***Stop-bar tailpiece***被螺栓固定於吉他表面作為琴絃的終端,從而獲得吉他面板的最大化的共鳴。自轉動停條尾件提供一定的補償脊,並同時作為琴橋和尾件使用。這種型別的琴橋可能算得上是最佳的共鳴琴橋,因為它直接將弦的振動傳送到了面板。

  ·Bigsby是一個特定的彈簧負載顫音系統的品牌,很多舊式以及懷舊風格吉他上可以見到它的身影。Bigsby是一個大而且相對較重的裝置,在琴絃連線的地方有一根旋轉條。很多樂手喜歡Bigsby的這種懷舊風。

  ·六點搖顫***Six-point rocking trem***——這種搖顫系統最初在1950年代由Fender設計的。跟兩點搖顫一樣,它也是貫穿琴身、彈簧負載的,並提供對琴絃的單獨調校和高度調整。有些樂手認為,這種系統由於有六個螺栓連接面板,所以它提供更多振動到面板於是有更好的共鳴。六點搖顫被用在一些舊式和低端吉他上。

  ·黃銅管鞍***Brass barrel saddle***用在舊式和再版的Fender Telecaster上。相對於那些更現代的琴橋系統,很多樂手仍然喜歡這種舊式的系統,因為它能夠增強Telecaster那著名的明亮的弦性的音色。共有三根黃銅管,每根連線兩根琴絃,還有小螺絲用來調整高度。每根管子都被安裝在一根較大的水平螺絲上,用來調整每組弦的音高。

  ·鞦韆尾件***Trapeze tailpiece***有時會出現在空心吉他上,特別是舊式型號上。這種弦終止件沿吉他尾部自由搖擺,使得面板不必去平衡琴絃的張力。

  ·通弦體***String-through body***讓琴絃在連線到琴橋之前穿過琴身。這個樣子看上去特別酷,並且可以提供額外的共鳴。

  誠然,50多年以來不斷的推陳出新使得電吉他製造商們的設計五花八門,這篇小小的文章肯定是不足以包羅永珍的。但是,這篇小文可以給入門的朋友一些基礎知識的框架,以便日後瀏覽電吉他介紹的時候不會一頭霧水。

  

看過的相關知識的人還:

1.電吉他入門買什麼琴好

2.

3.電吉他入門選擇

4.電吉他入門牌子

5.初學者如何挑選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