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吉他的手法_彈吉他的正確手法

  吉他用雙手彈奏,所以彈吉他的手法很重要。正確的吉他彈奏手法是基礎,是學習的開始。彈吉他的正確手法是怎樣的?下面小編整理了彈吉他的手法,供你閱讀參考。

  彈吉他的手法

  1.壓弦法

  壓弦法又稱壓弦法或平行奏法,這是古典吉他低音弦上使用得最多的基本技巧。

  2.勾弦法

  右手指甲觸弦後,運用指關節的力量勾向掌心。根據右手指甲勾弦位置的不同,可分為斜勾法、平勾法、塞戈維亞勾弦法。

  3.琶音

  琶音奏法是吉他演奏中一種既簡單又華麗且使用較多的技巧。琶音奏法分為三種:單指順琶音、單指逆琶音、多指琶音。

  4.掃弦

  掃弦技巧是吉他技巧中最有表現力的重要技巧這一,掃弦是較難掌握的技巧,但基本奏法卻只有兩種:順掃和逆掃。

  5.右手切音

  右手切音又稱右手消音。右手指掃弦之後順勢用臨近拇指方向的手掌外側碰弦或停在弦上,使聲音急速消失,這樣能增強音樂的節奏和動感。

  6.大鼓

  大鼓奏法是古典吉他中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技巧。其演奏要領:右手作半迴轉動作,用大拇指的外側平敲離琴碼2-3CM的琴絃,使琴振動發聲,敲擊後大拇指迅速離開,以免妨礙琴絃的振動。

  7.彈指

  右手鄭每個指頭開放的時間要均等,速度很快。彈指奏法常用於表現緊張、熱鬧的氣氛。

  8.摘音

  摘音又稱響指。演奏要領:右手食指壓住弦,再把右手無名指或中指指甲放入弦內側,然後讓指甲用力地彈出來,即可發出一種類似響指的沉悶聲音,音色很獨特。

  彈吉他的指法練習方法

  首先,反覆的練習一種音階,例如C大調。準備一張C大調的音階圖,反覆的彈奏、爬格子,即使你只花很少的時間也能彈個上百遍。

  第二,可以多多練習吉他和絃,最重要的是和絃的變換。你可以試試《痛哭的人》彈唱,反覆的四個和絃變化,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你的手指就會靈活很多了。

  第三,反覆聽你喜歡的歌曲,熟知其節奏,跟著就拿起吉他試試,這樣對培養吉他的樂感很有幫助,還會鍛鍊指法,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第四,多多練習一些簡單的歌曲,即使是會了也要多彈,這樣不知不覺中手指的功力就上來了。

  最重要的是,吉他練習需要恆心和毅力,練吉他的時候不要分心,集中一小段時間練習比邊練邊玩效果好的多。假如你有很多閒暇時間,快把心愛的吉他放在隨手可拿的地方吧,制定一個自己的練習計劃,相信你的技術會更上一層樓。

  吉他如何正確的彈唱

  歌唱的姿勢

  站立式

  練習歌唱,首先要有正確的站立姿勢。正確的站立式是正確呼吸與正確發聲的基礎。但它又很容易被初學者忽視。比如:有人在呼氣發聲前為了放鬆,而全身向下墜著,造成胸部塌陷,腹部凸出;另外,有的人在歌唱時站姿為"稍息"式。這些其實並不是唱歌時需要的放鬆,它並不是一種自然、積極、精神飽滿的歌唱狀態,反而使歌唱者處於一種鬆垮、拖拉的狀態,試問又怎麼能熱情地去歌唱呢?再比如:有的人歌唱時低頭看譜,這樣不僅壓迫了胸部,而且使頸椎不能伸展。要知道,歌唱時諸如夾肩、凹胸、挺肚、伸脖、歪頭、眼望天等的形態和習慣,都會直接影響發聲各器官的功能及各器官間的協調,從而導致錯誤的發聲。

  正確的站立姿勢應是: 身體自然站立,精神飽滿,情緒積極,胸部自然挺起,小腹收縮;雙足稍分開呈八字形或一前一後,距離約與肩同寬;重心略向前,頸椎與腰椎伸展; 額頭稍向前傾,下巴放鬆並略向後收,兩眼平視;雙肩放下並微向後張,臉部肌肉不要緊張;要感覺小腹與眉心彷彿成一直線,儘量解除一切不必要的緊張狀態。如果你重視歌唱時正確的站立姿勢,並認真去做,定會受益匪淺。

  坐 式

  坐著歌唱時,上身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注意腰部要挺直,不要靠在椅背上,兩腿自然彎曲、分開,兩腳落地。兩腿不要交叉疊起,否則會影響氣息的通暢。看譜歌唱時,要求兩手拿著樂譜視唱。劃拍時,左手持譜,右手輕輕劃拍。

  總之,歌唱時姿勢要正確、自然、美觀,以不妨礙整個發聲器官的正常活動及有利於歌唱為標準。

  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人在平靜時,吸氣與呼氣的時間大體上相等,吸氣量小。在說話時也是隨時將氣息消耗掉。但在歌唱時,呼氣的時間要比吸氣的時間長得多,所以吸氣一定要飽滿。在歌唱時,呼氣要儘可能地保持長一些時間,氣息均勻、平穩地流出,使氣息化為聲音,並能達到自如地控制聲音的強、弱、長、短的目的。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當今中外歌唱表演藝術家也都非常重視歌唱的呼吸。有人稱"歌唱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此提法雖有些片面,但卻說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歌唱時的呼吸與平時的呼吸有很大的區別,它是一種特殊的呼吸方式。

  怎樣吸氣

  歌唱吸氣時,要求用口、鼻同時吸氣,到肺葉底部。以心窩下的腹壁為中心,胸腔下部四周向外擴張***兩肋感覺明顯***,橫膈下降,胸腔底部向下伸展,整個胸腔擴大,小腹收縮。歌唱時的吸氣比平日下意識的吸氣其程度加深了,橫膈膜下降和胸腔的擴張,造成吸氣量增大。這樣,就使橫膈膜掌握了呼吸的主動權,並和腹肌共同完成控制氣息的任務。這是一種有意識的、積極主動的吸氣。

  怎樣呼氣

  呼氣發聲時,必須保持吸氣時的狀態。由於呼氣開始時,肋骨本身的重量和橫膈膜回升的彈力,都在幫助呼氣肌肉群作壓縮運動,如果發聲時,吸氣肌肉群突然放鬆,那麼氣立即就洩掉了,發出的聲音就失去氣息的支援了。學員經常感覺唱歌時氣息不夠用,主要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因此,歌唱發聲時,要保持住吸氣時的狀態,即保持胸腔四周與橫膈膜的擴張狀態,以後腰為基點,支援歌唱發聲,感到聲音好象"落"在氣上,由氣"託"著,或者說聲音唱在"氣"上。同時,要保持微微挺胸***平時呼氣時是塌下的***,小腹為了保持肋骨的擴張和胸部的微挺狀態而收緊。在呼氣肌肉群毫不放鬆的情況下,讓氣息緩慢、均勻而又有節制地撥出。由於呼氣肌肉群和吸氣肌肉群始終在同時工作,即產生對抗,形成一種歌唱的氣勢,造成胸內有壓力的氣柱,使撥出的氣息具有一定的力度,亦使發出的聲音具有力的素質,這就是常說的有控制的發聲,我們把歌唱時的呼吸法為胸腹聯合呼吸法。

  要注意的問題

  如果吸氣時肩部聳起,即鎖骨明顯上移,則只能利用較少的肌肉上提肋骨來擴充套件胸廓,吸氣量很小,得不到橫膈膜的強有力的支援,只能藉助於頸部的肌肉等來幫忙,極大地影響了音質,造成氣流不暢、聲音發抖、不能聚攏,常造成臉紅脖子粗的現象。長期這樣唱歌,會過渡疲勞,引起上胸的疾病,這種呼吸法因而不能為歌唱所用,我們稱它為淺呼吸法。當我們在運用胸腹聯合呼吸法時,不可將氣吸得過於飽滿,以免造成肌肉過份緊張和使聲音失去彈性,從而干擾發聲,呼氣發聲時,應注意避免控制得過死,而把氣悶住,因此,應該在不斷的呼吸與發聲的訓練中去體會吸氣與控制氣息的適度感,使發出的聲音均勻、平穩、流暢和持久。


彈吉他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