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吉他基本樂理知識

  民謠吉他是一種彈撥樂器,形狀與提琴相似,通常有六根弦,民謠吉他學起來不難,但是它的樂理知識卻十分複雜。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民謠吉他的基本樂理知識吧!

  ***一***

  民謠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爾,古巴比倫和古波斯的各種古彈撥樂器。考古學家找到的最古老的類似現代吉他的樂器,是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門遺址上的“赫梯吉他”。

  8字型內彎的琴體決定了吉他屬樂器特有的聲音共鳴和樂器特點,這也成為吉他與其它彈撥樂器的最顯著特點。在十三世紀的西班牙,由波斯語逐漸演化成的西班牙語吉他一詞就已經形成,在當時種類繁多的樂器中,已經出現了“摩爾吉他”和“拉丁吉他”。其中摩爾吉他琴體為橢圓形背部鼓起,使用金屬弦,演奏風格比較粗獷;拉丁吉他琴體為與現代吉他類似的8字型平底結構,使用羊腸弦,風格典雅。

  ***二***

  1.琴頭。琴頭上有弦鈕,吉他品牌商標。

  ***1***琴頭Logo:品牌商標。

  ***2***弦鈕:調絃用***即調音***。

  2.琴頸 。琴頸上有指板,品絲,品位,品位點。

  ***1***指板:連線琴頭與琴箱的長板,因彈奏時手指在其上游走而得名。

  ***2***品柱:指板上金屬條狀物,鑄造材料多為銅類。

  ***3***品格:品絲與品絲之間的部分,有的也稱其為品格。正對吉他,從上至下依次稱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

  ***4***品格點:某些品位內的金屬點狀物。標準民謠吉他中分佈於三、五、七、九、十二***兩個品位點***、十五、十七品位,有助於吉他手彈奏時快速識別相應品位。

  3.琴箱。琴箱分為面板,背板,側板。面板上有音孔,琴橋,琴碼,弦釘,琴絃,護板。

  ***1***音孔:將琴絃發出的聲音收集並利用琴箱的結構進行擴散、加強和迴盪,使發出的聲音更優美、動聽。

  ***2***琴橋:主要起支撐琴絃的作用。

  ***3***琴碼:就是琴橋上邊的小白條 ,俗稱琴枕,琴頭位置的琴碼叫上琴碼,琴橋上的琴碼為下琴碼。琴碼質量直接影響音質,材質通常是牛骨或是塑料的,高檔琴用象牙的。

  ***4***弦釘:也稱固弦錐,固定琴絃。在換弦時需要拔出來。

  ***5***琴絃:正對吉他,從左至右依次為六絃、五絃、四弦、三絃、二絃、一弦,其粗細依次遞減,六絃最粗,一弦最細。其鬆緊可由弦鈕調節。

  ***6***護板:正對吉他,在音孔右側,其作用是保護琴身的漆不被撥片劃傷。

  ***三***

  動作要領

  古典吉他在演奏方式、撥絃方法、指甲的修剪上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民謠吉他的演奏比起古典吉他相對要自由和隨意。

  民謠吉他站著、坐著彈都可以。坐著彈一般將右腿蹺放在左腿上,使吉他的共鳴箱凹陷處置於右腿上;也有雙腿平放在地上,將吉他的共鳴箱凹陷處置於右腿上。站著彈則要栓上揹帶,挎在肩背之間。無論採用那種姿勢都應身體放鬆,琴頭略向上傾斜。

  左手動作

  手腕應略向外送出。

  拇指原則上應按在琴頸的中間,拇指的方向不應該與指板平行,而且應在食指和中指中間。但民謠的琴頸較窄,大拇指的指法就不是一成不變了,有時拇指也可以按弦。無論採用什麼指位都應有利於換把。

  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組合方式有很多,但有一些必須堅持的法則:***1***各指要用指尖按弦。***2***各指要儘量垂直於指扳的角度按弦。***3***按弦的位置要儘量靠近品位。***4***各指關節要呈彎曲狀,不可僵直或向內彎曲成折指。

  右手動作

  很多人都以為左手很重要而忽略了右手。右手的彈奏關係到音色的變法和情緒的處理。將右手以肘部為支點,輕放在琴箱後方凸起的地方,手腕稍向外凸利於手指的撥絃。拇指應在其它指的前面,不應躲在其它指的後面。原則上大

  拇指負責4,5,6弦,食指負責3弦,中指負責2弦,無名指負責1弦。觸弦的位置一般在音孔附近。

  右手撥絃的方法有兩種,Apoyando***靠弦奏法***、Al aire***不靠弦奏法***。

  靠弦奏法撥絃後停靠在下根弦,通常用於旋律音和低聲部的音。

  不靠弦奏法撥絃後不停靠在下根弦,通常用於分解和絃和快速樂句。

  民謠吉他的姿勢比較隨意,上面所說的是一般的原則和規律,有一天你看到民謠吉他大師彈琴你會嚇一跳的,布魯斯吉他大師Eric Clapton的演奏姿勢就有一些不同,他的手指比較長,但基本的原則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