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知識點

  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總結

  【知識要點】

  一、力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於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體發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力的分類⑴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援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
 
       1.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於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① 質量均勻分佈的有規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採用懸掛法.

  3.重力的大小:G=mg

  三、彈力

  1.彈力⑴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兩物體直接接觸;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於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

  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彈簧彈力: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係數***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

  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四、摩擦力

  ***1 *** 滑動摩擦力:

  說明 : 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於G;也可以等於G;也可以小於G

  b、 為滑動摩擦係數,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

  ***2 *** 靜摩擦力: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