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二化學教學計劃安排

  作為老師要對各科目有一定的計劃,按計劃教師這樣也不至於好無厘頭。下面是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本學期,我擔任1、3、4、11、12五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高二化學主要開設選修課程,根據學生的選課情況,在11、12班開設《化學反應原理》,1、3、4班開設《化學與生活》,本學期主要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為指導,明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針對學生基礎較差的實際,在教學上採取穩步前進的策略。

  教材簡析

  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從微觀角度和巨集觀角度上對常見的化學反應問題和現象進行解釋。並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化學學習的知識點。本教材從知識體系上分析可包含以下幾個內容:化學反應和能量***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燃燒熱和能源,化學反應熱的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和和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弱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鹽類的水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電化學基礎***原電池,化學電源,電解池,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學生狀況分析

  高二年級就化學而言,高一要完成必修1和必修2兩個模組的學習認定,但學生在高一學習的化學基礎知識非常的差,完全沒有形成必要的化學學習的思維和習慣。進入高二學習,高二化學教學要完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或選修1《化學與生活》模組的學習,兩個模組都是在高一化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化學的學習,但學生進入高二後由於化學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化學學習習慣和方法沒有建立,對化學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要及時糾正調整學生的化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同時必要時對他們的基礎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對成績稍微好的學生更要不斷加強指導。教師需更快,更好地走近與瞭解學生,不斷地給學生信心與鼓勵,並認真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考、會考做好鋪墊。

  教學任務:

  整個知識體系是在高一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加深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深度和理解,以及培養學生的研究化學的力度和思維。完成高中化學知識教學模組設定,為高三化學教學打下基礎。

  時間安排教學內容

  第1周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第2周電解;

  第3周電解及小結;

  第4周電池;

  第5周國慶放假—複習;

  第6周電池及單元測試;

  第7周化學反應的方向;

  第8周化學反應;

  第9周化學反應的限度;

  第10周化學反應的限度及小結;

  第11周單元複習與階段自測

  第12周化學反應的速率

  第13周化學反應的速率

  第14周工業合成氨及單元測試

  第15周水溶液

  第16周電離、水解

  第17周電離、水解

  第18周深沉溶解平衡

  第19周離子反應及單元測試

  第20周綜合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