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複習計劃方案輔導

  政治學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物件的一門社會科學,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政府、政黨、集團或個人在國家事務方面的活動以及治理國家施行的措施。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高考政治的複習計劃方案輔導;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政治考試主要以大量的熱點問題為載體進行命題,但一些次熱點問題也同時會出現在試卷中。因此,在一輪複習中,兩者要兼顧。在考查能力上,主要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識以多樣性、現實性和綜合性呈現出來,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均採用組合式設計,即用“一材多題”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它需要考生用學科內外的知識,滲透交叉分析。試卷在綜合考查的力度逐漸加大,在評分標準上也更加體現了多樣性和靈活性。

  在高考政治試題中,綜合測試部分只佔到整個試卷分值的20%,單科知識仍佔考試的主體。因此,對單科政治課的學習,必須紮紮實實做好第一輪複習工作,對課本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與要點要進行準確地記憶和理解,並能靈活運用。任何死記硬背、一知半解所得到的知識,在綜合考試中都是無效的。另外,在第一輪複習中,還要注重知識間的區別和聯絡,尋找貫穿知識點的線,通過比較、列表、畫圖等方法構築知識體系,從而形成對知識的系統化把握。

  此外政治考試多以現實生活立意命題,注重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理解。所強調的能力,主要是學習能力,即選擇、加工、提取資訊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在第一輪複習中必須加強對知識的整合,學會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視挖掘知識,特別是主幹知識的內在聯絡,必須在對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原理掌握的基礎上,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打破章節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識網路。然後在此基礎上,形成學科內跨教材的知識滲透,把不同內容的政治知識融合起來,加以歸類,並使之網路化、序列化和專題化,提高自己從變化中找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另外,要提高政治學科的分析能力,必須把政治放到綜合學科的大環境中去思考。因此,考生不僅要研究科內知識的內在聯絡,更要加強與史、地、語、數等學科的聯絡,使自己的學習逐步適應綜合考試。

  最後,考生們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關注世界、***共同生存的空間。為此,考生要注意平時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際網路等各種渠道和手段獲取大量的社會資訊。在第一輪複習中以掌握知識為主,但也要根據教材知識結合熱點問題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對熱點問題及時瞭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證熱點問題的覆蓋面。同時,試題往往利用一些小切口,抓住一個主題或中心形成若干道試題,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在第一輪複習中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規範的答題模式和清晰的答題思路。這一點在綜合考試複習中顯得尤為重要。
 



  高考政治一輪複習指導
 

  明確政治複習的四維目標:知識 方法 習慣 能力
 

  1、具體到知識要做到:夯實基礎,把握內在聯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構建體系,靈活運用。

  夯實基礎,需要認真梳理課本知識,明白知識的來龍去脈,深入透徹理解知識。對於課本重要段落要認真分析,一方面是把握細節,另一方面能培養分析材料提煉有效資訊的能力。比如《生活與哲學》中實踐決定認識的四個方面,每個方面到底是從哪個角度起到的決定作用;發展的前途為什麼是光明的,道路為什麼是曲折的等都要分析到位。

  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絡,連點成線,形成知識鏈條。易錯題和區分度較高的題主要考察的就是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比如:


  突出重點,重點知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佔重要地位,一般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也是高頻考點。對於重點知識要反覆鞏固,有些經常作為標準答案出現在考題中,要達到熟練默寫的程度,考試時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琢磨下一句到底是什麼。

  突破難點,之所以是難點就在於理解難,正確運用難。所以先透徹理解知識清楚它的前因後果,把握運用方法,積累突破此難點的關鍵詞和事例,才能得心應手突破難點。比如:對於哲學中常規難點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把握,可以從適用範圍,決定作用的角度和關鍵詞以及典型事例幾個方面突破就比較簡單了。

  構建體系,以一個核心知識為起點,從不同角度尋找知識間內在聯絡,構建知識體系。構建知識體系既能梳理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又能以體系的形式掌握知識,從而達到靈活運用和角度全面的效果。比如:以政府為核心,從性質、宗旨、職能作用、原則、權力、威信等方面梳理構建政府模型,對於考察主體為政府的題都可以從此體系中找答題點。

  做到了上面的幾點,北京新東方一對一劉蘭湘老師肯定大家的知識的靈活運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當然要想考高分還要有典型試題的訓練和審題解題方法的把握。
 

  2、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注意方法的總結,方法主要包括:學習方法、審題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

  之前主要是介紹了學習方法,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的形成是在“先明確主體再從不同角度尋找內在聯絡”的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積累形成的,解題方法更是基於對知識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才能對關鍵詞敏感度更強,才能更好的把握住“題眼”,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基於對學科術語的精準把握的基礎上才能組織好問答題的答題語言。

  審題解題方法的把握除了對知識的全面掌握還一定要有對典型例題的分析和相應的鞏固訓練。高考專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並不是簡單的“題海戰術”就可以的,一定是歷屆高考題中的典型例題的解析和訓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習慣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習慣包括:學習習慣、思維習慣

  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嚴謹的學習和解題習慣是最重要的。平時要按照正確嚴謹的學習方法和嚴謹的解題步驟去學習和解題,經過一段時間必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也就是說,一種好的方法掌握了以後需要不斷強化不斷運用經過長時間的內化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形成習慣才能更好的為我所有,甚至會根據自身情況有所創新形成更符合自己的也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不要說平時寥寥草草考試時就會注意了,考試時心情和時間都是比較緊張的,就不要再給自己增強不必要的負擔了。因此,要在平時就養成工整清晰的書寫習慣。
 

  4、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要注意能力的培養,高考能力要求的四個方面:獲取和解讀資訊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其實上面的知識、方法掌握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形成了後,綜合能力的提升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