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兩小時的應對策略

  一切準備就緒,考場上的兩個小時成為關鍵。要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在考試中我們就得講求策略和技巧,有選擇性答題。很多同學都擔心考試時間不夠答題,一旦得到試卷就盲目答題,結果這樣反而容易被中間的難題卡住而導致時間不夠,使得會做的題也沒時間做。對數學成績中等的同學,應明白自己兩小時考試所面對的是120分而不是150分,甚至僅僅是120分中的80分。因此考試時間對我們是充分的,應該好好策劃以完成自己的高考目標分。

  1、首先考試要遵從瞭解原則

  考試不是盲目答題,答題前應該先認真仔細地塗填好答題卡以及卷二應該塗填的內容,然後通覽全卷,做到心中有數,並藉此以穩定情緒。

  通覽全卷應先了解題型、題量,粗略安排答題時間,避免由於緊張漏答題。再重點閱大題,瞭解大題的熟悉度和難易程度,初步確定答題順序和重點答題物件。閱完全卷,做幾下深呼吸以平復緊張情緒,並告誡自己:我易人易運算仔細,我難人難抓分不難,以平和的心態準備答題。

  2、其次答題要遵從選擇原則

  ***1***選擇先後順序

  答題應先客觀後主觀,先簡單後複雜,先易後難。切忌不要先做大題難題,對一般的同學而言,這樣很難把握好時間。跳過難題從簡單題入手,更容易使我們在考試中答題順手順心,保持平和的心態,從而發揮最好的水平。

  ***2***選擇主次

  試題一般分為三個層次:會做的,能做的,不會做的。考試主要是完成會做和能做的題。對於會做的題,一分也不能丟,要慢慢做,仔細做,認真做;要保證思維全面、運算準確,千萬不要因為容易而輕視,造成過失性失分。對於能做的題,我們仔細點一般能找到解題思路,但不容易完整答題或得出結論,也最容易使我們陷入泥潭浪費時間。因此我們要注意抓有效分,答題中注意過程要完整詳細,解答要仔細,但確實不能完成得出結論時也要果斷放棄。而不會做的題應在最後草草做,能得分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浪費時間。

  ***3***選擇方法

  答題是有選擇的,同時還要講求技巧方法。小題應小做,選擇填空題切忌做成大題,否則就放棄而用猜測完成。做選擇題要靈活多變,由於選擇題有選擇目標,因此讀選擇題一定要讀完選擇支,再選擇適當的方法完成,保證會的快而準,不會的猜得準。做選擇題除了常規的直接法外,常用的還有特殊法、排除法、影象法、邏輯分析法、逆向思維法、估算猜想法等。比如,不等式求解集題目一般可以根據選擇支的差異,通過取特值檢驗得出正確選項。由於填空題只要求答案,因此做填空題一定要準確,會做的仔細認真做,不會的若能用特殊代替一般或通過影象等能猜則猜,要不就放棄不做,否則就是浪費時間。解答題要分層做,先易後難;中檔題認真做,難題分解做。做大題要一手抓條件,一手抓結論。先審題,再抓住條件與結論的聯絡,找到突破口,確定解題目標,選擇適當的方法。解答中檔題一定要注意格式,我們經常因為格式過於簡略而造成不必要的丟分,解題中要求首先要寫好解答的開頭部分,不要為節約時間而省略;然後要寫清楚推理過程中的必要步驟,保證格式工整,條理清晰,推理嚴密;最後還要寫好結論部分,結論要正確並書寫在醒目位置。解答難題一般看能不能分解完成,特別是第一問。如果確不能完成,就儘量把條件具體化,寫上一些相關公式,做一些相關變形轉化,爭取得分。21

  3、最後要堅持複查原則

  考試臨近結束,仍有個別難題沒有攻下,這時我們應果斷放棄,擠出時間用於複查。一查選擇題答案是否塗填在答題卡上,二查會做的題是否完整準確,三查是否有空白題。要保證不過失性失分,爭取把有效分都拿到手,甚至不會的也要拿幾分,以取得滿意的成績。

  總之,只要我們有紮實的基礎,在考試前做好應試技巧訓練,掌握必要的答題方法技巧和規範要求,就能使我們的水平在高考中得到發揮甚至超水平發揮,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