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閱讀答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回顧了詩人在南方流放的經歷,表達了他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曠達豪放的襟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閱讀材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蘇軾

  參橫鬥轉②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注:①1094年,蔡京、章惇之流執政,元祐舊臣蘇軾成了迫害的主要物件,一貶再貶,由英州而至惠州,最後遠放儋州***轄境在今海南***,前後七年才遇赦北還。這首詩,就是1100年六月自海南島返回時所作。②參***shēn***橫鬥轉——參星橫斜,北斗星轉向,時值夜深。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閱讀題目

  21.這首詩頸聯中所說的“魯叟”是指 ,而“乘桴”說的是 。***2分***

  22.紀昀評此詩說:“前半純是比體。如此措辭,自無痕跡。”“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請你具體說說,在這首詩的前兩聯中,作者是如何運用“比”的手法的?***5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閱讀答案

  21. ***2分***魯叟指的是孔子,“乘桴”是說孔子曾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慨之言。

  22. ***5分***首句“參橫鬥轉”是深夜與黎明交替時分,比喻人生的黑暗即將過去;次句“苦雨終風”喻指南來所受的種種迫害;“也解晴”比喻迫害終於結束了;“雲散月明”比喻所有圍繞自己的***均已結束;“天容海色”比喻自己的光風霽月的人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