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良好數學學習心態的養成

  學生的學習態度如何,對其學習活動能否順利開展以及能否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數學態度是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是由學生對數學所採取的立場、看法,並引起的對數學的喜愛、憎惡的心理狀態。

  調整心態 養成良好高中數學學習習慣

  一、由初高中數學課堂特徵差異談高中數學學習應養成的習慣

  初中數學的內容及其地位,初中生的心智成長髮育特點決定了初中數學教學時間較充裕,學生較多的依賴老師課堂的傳、幫、帶,學習的獨立性和反思性較弱。與初中相比,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特徵體現為“三多一少”:每節課新概念涉及的知識背景多、新的方法涉及面多,計算量多,反覆學習同一知識、鞏固同一技能的時間少。每一課的知識容量相對較大,而及時複習鞏固的時間相對較少,知識、技能節節課“重新整理”,章節複習半月不到一次。所以從初中到高中,數學學習方法上、學習習慣上的轉變建立至關重要:

  1、每日一複習——及時鞏固:當天這節課學的知識有什麼,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這個知識,如何運用這個方法?

  2、每日一反思——及時糾錯:上次作業中的問題有哪些?

  3、每週一小結,本週學了什麼知識什麼方法?我的錯誤主要是哪些?錯題再重做。

  4、每章一總結,本章知識與方法回顧,錯題再現。

  以上四點當然是建立在課堂認真學習的基礎上,而這四點又都體現了學好高中數學學習的核心要素:自主——自覺主動。

  二、一定要預習嗎?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預習與複習相比,誰更重要?現在時髦的提法是:要學會提出問題。可是,沒有一點相關的認識,何來問題?沒有深入仔細的研究,何來高質量的問題?所以每日一複習遠比每日一預習更重要。況且每日時間有限,高中生恨不能將時間翻倍再翻倍,就不必在“魚和熊掌”間糾結了。

  三、心態歸零

  進入高中,大家再一次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也許你的初中數學成績重來沒下過140分,然而,你的高中數學成績還是有可能在及格邊緣徘徊。也許你的初中數學成績就120分左右,然而,你找到了好的方法,並堅持下來,你的高中數學成績上130、140分也不是童話。不因幾次得失論英雄,堅信正確努力,總有人品爆發的時候,就一定有回報。套用一句話:世界如此險惡,親們,內心一定要強大啊。

  四、假期做些什麼準備好?

  加強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式的計算。多看看與數學有關的數學家們,數學的爭論等故事,吊足胃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