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影響最大的颱風

  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由小編來介紹一下。

  颱風簡介

  地球紀錄上最強的熱帶氣旋颱風泰培***Typhoon Tip***。1979年10月12日,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泰培中心風速每小時306公里,最低氣壓870毫巴,環流寬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個美國。

  颱風泰培是全球有確切紀錄以來影響範圍最大,強度第二,中心海面氣壓最低的熱帶氣旋,生成於北太平洋西部。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稱之為超級颱風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這個颱風造成的。當時日本國內一向不以命名稱呼颱風,所以當時日本氣象臺對內稱呼該颱風為第20號颱風,並在記錄裡記為昭和54年第20號颱風。

  發展歷程

  颱風泰培***Typhoon Tip***是有確切紀錄以來影響範圍最大***第二大是颱風尤特***,強度最強的熱帶氣旋,且因其生成位置位於西太平洋,因此被稱為超級颱風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這個颱風造成的。當時日本國內一向不以命名稱呼颱風,所以當時日本氣象臺對內稱呼該颱風為第20號颱風,並在記錄裡記為昭和54年第20號颱風。 1979年10月初,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季風槽相當廣闊及活躍,槽中有三個擾動,分別是颱風莎菈***Sarah***、熱帶風暴羅傑***Roger***及颱風泰培***Tip***。颱風莎菈影響南海,大致向西移動,其中心最高風力達每小時205公里,未有影響泰培。而熱帶風暴羅傑與泰培有較多的相互效應,它影響東經135度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其中心最高風力達每小時85公里。

  有記錄的最大臺風

  颱風泰培***TyphoonTip***是世界上有確切紀錄以來影響範圍最大的颱風,生成於1979年10月3日北太平洋西部,結束於1979年10月22日,持續時間19天,風速最高每小時306公里,最低氣壓870毫巴,環流寬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個美國,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此颱風造成。

  1979年10月初,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季風槽相當廣闊及活躍,槽中有三個擾動,分別是颱風莎菈***Sarah***、熱帶風暴羅傑***Roger***及颱風泰培***Tip***,颱風莎菈影響南海,大致向西移動,其中心最高風力達每小時205公里,未有影響泰培。而熱帶風暴羅傑與泰培有較多的相互效應,它影響東經135度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其中心最大風力達每小時85公里。

  熱帶風暴羅傑於10月6日移至中緯度地區,對泰培影響相對減少,因此泰培逐漸增強,於10月6日增強為熱帶風暴,掠過關島以南海域後,於10月9日下午進一步增強為颱風,10月9日至10月11日期間,泰培的中心氣壓下降了98百帕斯卡,10月11日,泰培進一步增強,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估為超級颱風,中心風力被評估為每小時240公里。

  颱風泰培的增強未終止,它於10月12日達到顛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0月12日下午11時的一次飛機觀測中,錄得泰培海平面最低氣壓為870百帕斯卡,比正常之海平面氣壓值低了百分之14,這創下了氣象史上所錄得的最低海平面氣壓紀錄,而當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泰培的中心最大風力評估為每小時305公里。

  10月12日,泰培開始緩慢減弱,其超級颱風的強度***每小時240公里***維持了54小時,10月13日它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降格為一四級颱風。10月14日,隨著它減弱,泰培內力作用減少,10月15日泰培轉向西北移動,再於10月16日轉向西北偏北移動,於10月17日移至臺灣以東海域,並轉向北移動。

  10月19日,泰培進入西風帶,同時受副熱帶高壓脊引導,以接近時速每小時70公里及以颱風風力下限***每小時130公里***的中心風力橫掃日本。在千葉縣館山市則錄得最大瞬間風速為50米/秒,東京則錄得38.2米/秒。當日它在日本近畿和歌山縣的白濱町附近登陸,隨後泰培穿越日本本州,並在日本北海道釧路市附近再次登陸。10月20日,泰培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再於翌日轉化為溫帶氣旋。

  雖然颱風泰培在登陸前已經被大大削弱,但仍引起110人死亡、5人失蹤、543人受傷、139棟房屋倒塌、1287棟房屋受損、耕地受害25451公頃、船舶受害19只,導致日本本州島多處塌方和泥石流,並給日本的農業和漁業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