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孟嘗君田文的典故

  孟嘗君田文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那麼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孟嘗君田文的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的典故

  著名的“戰國四公子”的由來是當時因為秦國過於強大,對其他的國家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各國出於對抗秦國和提高本國實力的需要,而紛紛招賢納士,因此便形成了一股養“士”之風。這股潮流的代表人物便是這四位了。這四個人都是能夠禮賢下士,謙虛待人之人。都是要說其中得到最多賢能之人的認可,勢力也是最龐大的便是來自東方齊國的孟嘗君了。

  孟嘗君,本名叫田文。他雖然出生在王侯之家,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兒子,也是齊宣王同父異母的弟弟,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妾,他又出生在五月五日這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曾經差點便被父親丟棄了。還是她的母親不忍遺棄曾經的孩子,田文才能活下來。在田文長大之後,他的才能和智慧逐漸顯現出來,父親也慢慢消除了對他的偏見,最後田文通過自己出色的表現戰勝了他的四十幾個兄弟,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田文在繼位之後,廣納賢士,給予他們最好的待遇,因此有很多的人都來投靠他。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對所有來投靠他的人都是一視同仁。有一次,田文因為瞧不起自己門客中的一個人,因此便想著要趕他走。這時另一個門客魯仲連勸說他:猿猴如果離開樹木在水上肯定沒有魚鱉遊的快,良馬攀登岩石肯定比不過狐狸......可見一個人如果捨棄長處而使用短處,肯定是做好事情的。你現在派他去做他不擅長的事情,做不好就說他愚笨,因此便要拋棄他。如果他將來怨恨你而對你進行報復,這哪裡是治理國家和教導百姓的方法呢?”田文聽了之後,便打消了趕走門客的想法。

  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沒有必要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而應該找到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走向成功。

  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

  《馮諼客孟嘗君》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叫馮諼的人,他因為貧窮已經快活不下去了,於是他便來到當時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的門前,說自己想當他的食客。孟嘗君就問他了:你有什麼愛好嗎?”他說沒有。孟嘗君又問:“你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嗎?”他還是回答沒有。孟嘗君一聽就覺得有點好笑,一個什麼才能都沒的人也敢來我家?當時處於自己的仁德,他還是答應了馮諼的請求。

  來到孟嘗君的家裡後,因為家裡的辦事人員認為孟嘗君並不喜歡他,於是就隨便給他點剩菜剩飯打發他。馮諼就三次用彈鋏唱歌的方式向孟嘗君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都要過分,皺眉的人都十分厭惡並譏笑他,但孟嘗君還是滿足了他所提的各種無理的要求。其實馮諼做這一系列事情都是為了測試孟嘗君的胸襟和眼界,現在他眼界可以肯定孟嘗君卻是想做大事的人。於是他此後便盡心輔佐孟嘗君成就大業。

  這個故事個我們的啟示是,作為一個領導人,要有寬巨集的氣魄和廣大的胸襟,對於下屬的要求應該儘量滿足他們。就像孟嘗君那樣,對於馮諼提出的各種要求都能及時滿足他。正史因為有了這樣的領導,馮諼才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來幫助自己的上級,而且是忠心耿耿,絲毫不敢有懈怠。

  當然這裡的馮諼也是有非凡智慧的人物,他會考察自己應該要輔佐的人是否值得自己傾盡全力來幫助他,也就是說他懂得把自己的能力用在最恰當的人和事上,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的最大價值。

  孟嘗君是個什麼樣的人

  孟嘗君雖有才能,但是勇氣不足,經常因為害怕擔心而出逃,而他多次在坎坷和困難中能脫逃還要多虧他廣施恩德,收留的那些門客。很多次,田文深陷險境都是他曾幫助過的賢士出手相助,田文才得以倖免於難。

  古代的賢士歸納起來無非就是三種,有勇有謀,有勇無謀,有謀無勇,而孟嘗君便就是第三種,有謀無勇,他才智過人,懂得招攬賢士為己所用,但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卻表現出懦弱,缺少了一些膽識和英勇。

  孟嘗君之所以留名於世主要是因為他廣招天下賢士,求賢如渴,是個賢明之人,但是在政治上,他卻缺少了一些英勇,因此也沒有什麼巨大作為,也沒有卓越功勳,與春秋時期的蘇秦張儀相比就遙遙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