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列傳講了什麼內容

  王戎,字濬衝,是竹林七賢之一,那麼《王戎列傳》講了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王戎列傳講了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戎列傳內容

  《王戎列傳》,出自晉書,講述了王戎的人物簡介以及他的生平事蹟。王戎,出生於魏晉時期的名門琅琊王氏,他的祖父與父親都在朝廷中任官職,他自小便才智過人,長大以後成為當時七賢之一的名士,也在官場起伏多年,斂財無數,幾乎成了一名算盤上的不倒翁。

  王戎小時候就有獨立的思想和清晰的頭腦,不會盲目追隨其它的小朋友,且膽識過人,兩眼放光。

  王戎十五歲時,他的父親王渾有一個朋友叫阮籍,二人關係不錯,但二人沒有什麼共同話題。有一次王渾帶著兒子王戎見了這位老朋友,阮籍見了王戎反而一見如故,兩人聊得十分盡興,阮籍遂略帶感慨地對王渾開玩笑說:“你兒子的思想你可遠遠比不上,和你聊天還不如和你兒子交談有意思。”王戎也正是如此,一來二去與之建立了友情,遂加入竹林七賢之中。

  後來其父死後,以前與王渾有過交往的官員都紛紛前來贈財物相送,而王戎堅決不收,因此他清高的舉止使他聲名遠揚。

  鍾會征討蜀國時,路過王戎處與之告辭,順便問他有什麼計謀,王榮表示:按道家的說法,建功立業不算什麼難事,但是要守功卻不容易。因此在鍾會告敗以後,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十分有見解的看法。

  《王戎列傳》還有其它關於王戎的事蹟,他任官職時,儘管沒有什麼特殊的才幹,但他卻能將自己管轄範圍裡的事務治理得井井有條。王戎十分長壽,於72歲時去世。

  關於王戎的故事

  王戎年幼時是出了名的神童,長大以後還是公認的孝子,除此之外他還是個吝嗇鬼。在世說新語的記載中共有九篇講人吝嗇的文章,王戎一人就佔了整整四篇。此外在晉書的記載中,也可以找到對於王戎的描述,稱其好利,基業遍佈多處,家中斂財無數,常與妻子不分日夜地計算家產,富甲北京城,為人卻還是吝嗇至極。

  王戎為人十分貪婪,早年間在荊州任刺史時期,就曾偷偷命人修建園林宅邸,被發現後丟了官職,後來王戎還拿錢將之贖回。

  據悉,王戎家中原有一顆收成極好的李樹,每年都能碩果累累,王戎見李子這麼好,雖有意將之拿去出售,可是他又擔心別人買了李子,會拿李子的核也栽種出這麼好的李樹,於是他就在出售前,將李子的核一顆一顆地鑽取出來。

  當年王戎的女兒出嫁給裴頠時,向王戎借了一筆數萬的錢款,過了好一段時間還沒有歸還。因此每次女兒回家來探望,王戎總是僵著臉,神色不悅,直到女兒把所有借款全數還清了以後,王戎才逐漸對她開心起來。

  王戎的侄子結婚時,王戎的禮物就是僅僅一件單衣,還在侄子成婚完畢以後,上門去要了回來。

  王戎這種種吝嗇的舉動,在當時眾人對他的評價各不相同,有的人認為他是在亂世中避禍自保,也有的人認為他生性就是如此,不過當時的戴逵稱,這作為王戎私人的個性,不是該置於公開議論的。

  竹林七賢王戎生平介紹

  魏末晉初時期,有七位名士被稱為竹林七賢,他們主要活躍在河南山陽縣一帶,因常於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種手法沿襲了建安文學精神,從側面表達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後來由於竹林七賢逐漸被司馬朝廷所不容,最終以解散告終,而王戎就是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字濬衝,出生于山東東南沿海的臨沂,因為自身對於評鑑有著精闢獨到的眼光而聞名,早年間承襲父親貞陵亭侯的爵位,後來被聘作掾屬。王戎的仕途過程中,相繼就任過吏部侍郎、散騎侍從、河東郡守、荊州刺史多個官職,後來被罷官後,又被調任豫州刺史與建威將軍。

  後來王戎參與了討伐吳國的戰爭,取得勝利之後,因立下軍功被升職為安豐縣候。這段期間內,他不斷在荊州一帶籠絡名士,頗具成效。後來王戎的官職又持續不斷的調換,先是應朝廷之徵任侍中,後被調職為光祿勳,而後又成為吏部尚書,直到母親去世時向朝廷辭官。

  司馬衷登基後,王戎成為太子的老師,後轉至中書令,兼任光祿大夫,隨後轉任尚書左僕射掌管吏部事務。

  到了296年,王戎升職成為司徒,此時他覺得天下即將大亂,便不再參政,專心遊山玩水,後由於捲入刑案被罷官,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受任,官至司徒。後來由於晉惠帝被將領張方挾持,王戎便逃命至陝縣。

  305年,王戎逝世,終年72歲,諡號元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