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別稱是什麼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人物,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創作除了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千古佳句;其又是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發動了王安石變法,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格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王安石的別稱,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安石的別稱

  稱呼一:臨川先生

  王安石於1021年出生在撫州臨川,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臨川人,所以人們常常以其地名稱呼王安石,稱為臨川先生。

  稱呼二:拗相公

  這稱呼來自於王安石的性格,歷史上的王安石是個固執己見的人,在他的世界裡不允許有反對的聲音,而且性格執拗到就算錯了他也不願意改正自己的錯誤。所以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時候,跳出了很多反對的聲音,這反對的聲音反而成為了王安石堅定變法的動力與決心。其政敵司馬光等人也對其評價:不曉事,又執拗耳。包括變法後期,造成了一些列的不好後果,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世人對其很是痛恨,於是為其取綽號拗相公。

  稱呼三:荊文公

  這和王安石的封號與諡號有關,王安石被宋神宗封為荊國公,死後諡號為文,所以人們又以荊文公稱呼。

  稱呼四:王文公

  這是根據其諡號相稱,王安石死後諡號為文,所以人們稱之為王文公。

  稱呼五:王舒公

  曾被封為舒國公,所以人稱王舒公。

  稱呼六:半山先生

  這是王安石的號,王安石字介普,號半山,所以人們也常以半山先生或者介普先生來稱呼王安石。

  王安石的年譜介紹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人物,北宋已經開始有了年譜的普及。

  1021年,也就是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王安石一歲

  11月12日於江西撫州出生

  1030年,仁宗天聖八年庚午,王安石10歲

  王安石父親王益調到韶州任殿中丞知,王安石隨其前往。

  1033年,明道二年癸酉,王安石13歲

  王安石隨同其父親回到撫州臨川參加祖母的葬禮

  1036年,景祐三年丙子,王安石16歲

  服喪期滿,王安石父上京,王安石隨同。

  1037年,景祐四年丁丑,王安石17歲

  王安石父任通判,王安石隨同。

  1039年,寶元二年己卯,王安石19歲

  王安石之父,在任上去世

  1042年,慶曆二年壬午,王安石22歲

  王安石參加科舉中進士,同年任職淮南節度判官。

  1046年,慶曆六年丙戌,王安石26歲

  任職期滿,王安石不願上京升值,自願請求擔任鄞縣知縣。

  1051年,皇祐三年辛卯,王安石31歲

  任舒州通判

  1054年,至和元年甲午,王安石34歲

  此後王安石不願出仕,直到九月任群牧司判官。

  1057年,嘉祐二年丁酉,王安石37歲

  在常州任職太常博士

  1058年,嘉祐三年戊戌,王安石38歲

  再次升職,任判官

  1061年,嘉祐六年辛丑,王安石41歲

  王安石為工部侍郎,同時身兼多職

  1063年,嘉祐八年癸卯,王安石43歲

  王安石母親去世,葬於江寧。

  1067年,治平四年丁未,王安石47歲

  為翰林學士

  1068年,神宗熙寧元年戊申,王安石48歲

  宋神宗召見,入京

  1069,熙寧二年己酉,王安石49歲

  任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推行新法

  1070年,熙寧三年庚戌,王安石50歲

  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如韓絳等人,推行保甲法。

  1072年,熙寧五年壬子,王安石52歲

  推行保馬法和市易法

  1076年,熙寧九年丙辰,王安石56歲

  其子去世,王安石被罷相,任判江寧府

  1078年,元豐元年戊午,王安石58歲

  被封為舒國公

  1080年,元豐三年庚申,王安石60歲

  被封為荊國公,人稱王荊公

  1084年,元豐七年甲子,王安石64歲

  將其居住的半山園改建為寺廟

  1085年,元豐八年乙丑,王安石65歲

  宋神宗去世,新皇登基,王安石變法被廢除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王安石66歲

  病逝,享年66歲。

  王安石的後代怎樣了

  歷史記載中王安石共生有4個孩子,一個兒子三個女兒,但是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早夭,只剩下2個女兒,後來均嫁為人妻。現今王安石故里中生活著很多的王氏後裔,但是均不是王安石的直系後裔,其後裔均是其兄弟姐妹的。據悉王安石共有十個兄弟姐妹。

  現今在王氏宗譜中記載,屬於王安石這支血脈繁衍至今的已經沒有了,而王旁的後代確是很旺盛的。

  有人會好奇王安石不是還有兩個女兒嗎?這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吳安持和蔡卞,這兩支血脈也能算是王安石的後人,但是在資料中關於這兩個女兒的後裔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記載,其最終如何也無從考證了。

  說到這裡其實已經很明確了,而且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王安石世系傳論》是王安石的同鄉為其編寫的,傅林輝耗時20多年時間才完成了這本著作,這本書中對王安石後人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闡述。傅林輝在創作這本書是基於很多史實編寫的,就王安石後人這一問題,曾詳細研究了王氏家譜,還有其夫人吳氏家譜,更有朋友為其提供王安石岳父家譜及其外祖父家譜,這些家譜是王安石上三代下三代的資料,這些資料中涉及了近一百多人的資料。所以這本書對於王安石後人的記載是很寫實和真實的。

  但是另有記載說王安石是有直系後代的,在《老學庵記》中就有記載,但是雖有記載,現今也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