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怎麼出生的

  大禹因治理滔天洪水,後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被後世稱為大禹、帝禹,是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但是,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大禹出生的傳說,希望能幫到你。

  

  夏朝開國皇帝大禹的出生方式跟其子啟一樣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為什麼這麼說呢?

  傳說大禹母親臨產時背痛如裂,以至昏死過去,大禹的父親鯀無奈之下,親手剖開禹母背部取出嬰兒,再用布帛裹束產婦胸背,最終救得母子平安。無需分辯這個傳說荒誕不荒誕,至少這個故事與傳說中鯀的性格和才能極其相符。

  傳說鯀剛愎自用,這是一種貶義說法,同樣個性的褒義說法則是“堅毅自信”,這是鯀能下手剖妻取子的性格基礎。

  禹剖背而生,啟剖腹而生,故事的核心內容相似,一脈相承,而且發生在同一個家族中,怕是很難用偶然性就能解釋清楚的。由於夏啟王的名字自述性地表達了許多資訊,使得神話背後的事實真相可信度大大提高,因此,筆者斗膽斷言,夏啟王是剖腹產術誕生的第一人。

  大禹跟啟的出生讓考古學者的研究發現,新石器時期人類已經掌握開顱術。

  我國學者在青海、山東等地發現數十個新石器時期人為開孔的人頭顱骨,而且實驗證明,開孔邊緣有明顯的骨板生長癒合跡象,說明開顱發生在受術人存活期間。

  大禹的出生方式讓考古發現證明,距今四千多年前夏王朝建立的前夜,大禹之子——啟由剖腹產術接生是完全可能的。

  大禹的介紹

  大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大禹因治理滔天洪水,後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被後世稱為大禹、帝禹,是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大禹的軼事典故

  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裡,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塗山之會

  夏建立後,大禹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儘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臺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臺上亦稽首答禮。

  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鑄造九鼎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後九鼎***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