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殺伊尹這件事是真的嗎

  伊尹放太甲 太甲卻殺伊尹?到底怎麼回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太甲殺伊尹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供大家閱讀!

  

  《竹書紀年》是春秋戰國時期創作的一部史書,記載的是夏朝到戰國的歷史,西晉時被盜墓者發現而出世。雖然該書對先秦歷史的記載,有許多地方與《史記》等正史的傳統記載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相悖,但它的有些記載因為與考古發現的甲骨文符合,所以被認為更加接近史實。伊尹放逐太甲的這段歷史就是它與傳統史書中的記載相互不符的一處。

  傳統史書記載,伊尹放逐太甲於桐宮,期間自己代為執政,三年後,伊尹把改過自新的太甲迎接回去並重新扶立為王。《竹書紀年》對這段故事的記載卻是,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七年後,太甲逃出桐宮殺死伊尹,任用他的兒子。

  兩種描述相差很多,太甲殺伊尹的版本不僅講伊尹的死提早了十幾年,還把他一直以來賢相的形象徹底顛覆。雖然這個版本看似更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但因為傳統版本有出土的甲骨文等文物的史料證據,相對而言更有可信度。而且假如認定傳統版本為假,則可以推測孔子、孟子、司馬遷等先賢當時不是作了假就是被矇騙,影響極大。所以對這一歷史,史學界至今沒有確切的定論。

  伊尹的故事

  由於商朝時仍然在使用甲骨文作為文字,所以當時對伊尹的歷史文獻十分缺乏,直到後世春秋戰國才慢慢開始有對他的零星的記載,但因為時隔多年已經不可考證,所以伊尹在文獻中常常以故事的形式出現。

  伊尹據說是被一對奴隸父母收養,養父是個廚師,他養母主要負責採桑養蠶,因為居住在伊水,所以給他取姓“伊”。而伊尹的生母是因為出於善意違背了神靈的告誡,身體化為一個空心的桑樹,被採桑女發現後撫養長大。

  因為養父是一個廚師,伊尹後來也學就了一身廚藝,甚至從烹調中領悟了一套治國之法。傳聞,他在以陪嫁奴隸的身份被商湯聘請後,常常給商湯烹飪美食。有次,伊尹揹著鼎和砧板為商湯烹飪做菜時,一邊做一邊為他講解。他從廚藝開始說,內容涉及原料、火候、五味調和等等,但他不僅此而已,他從這些烹飪的東西衍生到治國之道上,兩者不斷地結合。伊尹教育商湯,治國也要像烹飪一樣注重火候,注意各方面的平衡等等。伊尹的這一治國之道後來被春秋戰國的老子讚揚為是“治大國若烹小鮮”。

  除了是個廚子和丞相,伊尹據說還做過間諜。為了討伐夏朝,伊尹依靠苦肉計前往商朝作臥底。他不僅成功地離間了夏桀和大臣的關係,還與夏桀的寵妃妺喜建立關係通過她刺探到了許多商朝的情報,這都是之後他和商湯能夠消滅夏朝的基礎的一部分。

  太甲的墓葬傳說

  在風景如畫的濟南仲宮臥虎山水庫東南,有一座太甲山屹立。它雄踞在錦繡、錦陽、錦雲三川匯流的咽喉之處,環山皆泉。 太甲山名稱的來歷,衍自古歷山。《後漢書·郡國志》注《皇覽》雲:“太甲有冢在歷山上”,並附於“濟南國曆城”之下。 《通典》 亦謂:“歷山有太甲冢。”後來古歷山消失,民間又轉移傳說,將陵墓安在了“歷城南四十餘里”的太甲山。

  民間傳說,太甲的兒子非常不孝,從來不肯聽父親的話。太甲讓他往東他就偏往西,讓他打狗他就偏攆雞。太甲為了教育好這個兒子,和他生了一輩子的氣,無奈最終還是沒有成效。

  直到太甲臨死,找風水先生給他挑了塊好墓地,就在山下南泉邊上。太甲也看中了這個三川匯流之地,想葬于山下。考慮到兒子總是和他對著幹,他便告訴兒子說,一定要把自己的墳墓建在山頂上,言外之意是期待著兒子將他葬在山下的南泉邊上。交待完畢,太甲放心地閉上了眼。可沒想到,兒子在父親死後幡然悔悟,覺得大半輩子愧對父親,心想:“父親活著的時候從沒聽過他一次,死了就聽他這一回吧!”於是,他就按照太甲的“囑託”把太甲埋在了最高的山峰上。這就是為什麼太甲陵建在最高的山峰上,後來這座山也就成了太甲山。

  到底太甲山上有沒有太甲陵,村民們對此深信不疑。而專家則持另一種看法。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館員房道國說,太甲山上太甲陵之說雖然被村民們傳得沸沸揚揚,但是否真有其事,還有待考古部門的考證。其後據記者考察,在山頂只有兩個大洞,根據情況判斷這兩個坑洞很有可能是人為盜墓所挖,至於他們到底挖到過什麼,就不得而知了。附近村民說前幾年有人上山盜墓,在山頂上挖洞,結果越往深裡挖,土就塌陷得越多,後來人們就不敢再挖了。但也有人說太甲陵早就被人盜光了。

  而除了這兩個坑洞,整個山頭再也沒有發現其他的能顯示這裡有太甲陵的有關證據。

  前人也早對上述傳說有所懷疑。孫星衍在《太甲陵考》中認為此說“誤也”,他指出太甲的陵墓當在菏澤東北的歷山。清乾隆《歷城縣志》和詩人董芸也對太甲陵很不認同,稱“今山上實無冢”,實在是“非也”。董芸曾作《太甲陵辯》,並作《太甲陵》 詩說:“石徑何人拄瘦藤,亂鬆殘雪夕陽僧。空山終古無行跡,誰吊當年太甲陵。”即此山自古以來就沒有什麼陵墓,怎麼就把太甲牽扯上了呢?後來濟南詩人喬嶽又考察未果,稱“無路堪尋太甲陵”。

  梳理上述這些說法,之所以會產生太甲陵的傳說,還是因為前人誤將太甲陵墓附會在了“濟南國曆城”之下所導致的。並且濟南的古歷山,名氣太大,使得“南山通得‘歷’之名”,太甲山和商王陵墓只是較遠的附會而已。
 

太甲殺伊尹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