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為什麼殺韓信

  韓信死於漢皇后呂雉之手人人都知道,那麼呂雉為什麼要殺掉韓信呢?下面小編告訴你呂雉殺韓信的真正原因。

  呂雉殺韓信的真正原因

  呂雉殺韓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韓信為人簡單,鋒芒畢露,呂雉害怕有朝一日韓信策反,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在沒有請示劉邦的情況下,私自斬殺了韓信三族。

  韓信也可以算是開國功臣,大部分的漢室江山可以說是韓信一手打下的,因此韓信威望極高,若有一天要造反,恐怕劉邦也未必是韓信的對手。至於呂雉要殺了韓信,過程如下。

  在漢高祖時期,陳稀造反,劉邦外出打仗,呂雉待在宮內,一次無意間發現,陳稀與韓信祕密書信來往,多是勸韓信策反,韓信十分猶豫。當時劉邦當上了皇帝開始誅殺開國功臣,即便這樣,韓信仍就決定協助劉邦。

  之後韓信的一個手下犯了錯誤準備誅之,可誰知該手下的弟弟向呂后報信,騙她說韓信要造反。於是呂后找來蕭何商量對策,騙韓信說,劉邦滅了陳稀要開慶功會,要求前來參加。當時的韓信並不是知情,便高興的前往宮中。當韓信被騙來到宮中,立刻就被抓了起來,於是破口大罵,一位將領才說出來實情。呂后一看時機成熟,便當機立斷將韓信殺掉。還滅了韓信父族、母族和妻族。

  就這樣,鳥盡弓藏,兔死狗亨。有多少開國大將被疑心所殺,當初的誓言共患難、享清福,被疑心所扼殺。連韓信這樣的開元大將都被誅殺,那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

  韓信的軍事成就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咸豐·清河縣誌》第十三卷“藝文”中記載:“韓信三篇”其小注雲:“漢成帝令任巨集論次兵書,為四種,其權謀中有韓信三篇。前後漢書藝文志皆載之。且雲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蓋淮陰人著書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韓信曾有三篇軍事著作,這是淮陰人著書立說的最早記載。

  韓信在被軟禁的時間裡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中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