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寅恪的故事

  陳寅恪,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人物,不僅僅是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還是語言學家,當時與其他三人一同被列為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陳寅恪的一生可以說是鑄造了多少的名譽,便承受了多少的磨難,他這一輩子時刻以家族為榮,揹負了家族與民族的使命,在其父親的影響下,輾轉於德國、瑞士,後又去了法國、美國,遊學13年,將中西方文化融會貫通,精通22種語言,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多的掌握廣泛的學識。

  陳寅恪出身名門,其父陳三立不同其他傳統官宦之家相繼沒落的結局,一改家族官宦性質,專注於詩詞創作,成為清末“四公子”之一,且思想先進,不令其兒子走考取功名之路,而是在陳寅恪13歲時便將其與兄長一同送出國,前往日本深造。

  早年的日本留學經歷,使得自小便打下堅實舊學傳統思想基礎的陳寅恪接觸了完全相反的西學文化,這無疑是一次打破陳規、煥然一新的嘗試。之後陳寅恪因病歸國,考入復旦公堂,這是一所新式學堂,陳寅恪為今後出國遊學做準備,在此掌握了德語、法語兩門語言,畢業之後,陳寅恪憑藉復旦公堂的文憑前往歐洲。

  父親陳三立前往港口相送,對其殷殷囑咐,將救國圖強的大任寄予陳寅恪的肩上,這是陳氏一族兩代父輩的心願。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的22天,北平陷入被攻克的危機,陳三立已85歲高齡,體力羸弱的他在也回不到曾經在上海“一二八”抗戰時的熱血沸騰,老人家選擇了絕食,以報效祖國,五天後,陳三立在家國憂患中去世。陳寅恪在為父親守靈期間,立志為民族大業而治學。

  歷史上的陳寅恪的品格

  著名史家陳寅恪先生先後留學於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通曉梵文、突厥文、滿文等多種東西方語言文字。歸國後先後任教於清華國學研究院、嶺南大學等數所大學。陳寅恪一生中為人們留下了大量著作,內容涉及歷史、文學、宗教等多個領域,為後來人開闢了新的學術領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學方法,民國以來即廣為學界所尊崇。

  陳寅恪治學面廣,宗教、歷史、語言、人類學、校勘學等均有獨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因此,陳寅恪的課上學生雲集,甚至許多名教授如朱自清、馮友蘭、吳宓、北大的德國漢學家等都風雨無阻地聽他的課。

  注意自然啟發,著重新的發現

  此外,陳寅恪講學還注意自然啟發,著重新的發現。對學生只指導研究,從不點名,從無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學校的規章舉行,沒有不及格的。他常說:問答式的筆試,不是觀察學生學問的最好辦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學生寫短篇論文代替大考。但陳寅恪又強調:做論文要有新的資料或者新的見解,如果資料和見解都沒有什麼可取,則做論文也沒有什麼益處。

  陳寅恪在講授歷史研究的心得時,常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史籍或其他資料以證明史實,認識史實,對該史實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這就是史學與史識的表現。”他的學生曾經回憶道:“陳師在講歷史研究時,常說:凡前人對歷史發展所留傳下來的記載或追述,我們如果要證明它為‘有’,則比較容易,因為只要能夠發現一二種別的記錄,以作旁證,就可以證明它為‘有’了;如果要證明它為‘無’,則委實不易,千萬要小心從事。因為如你只查了一二種有關的文籍而不見其‘有’,那是還不能說定了,因為資料是很難齊全的,現有的文籍雖全查過了,安知尚有地下未發現或將發現的資料仍可證明其非‘無’呢?”陳寅恪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由此可見一斑。難怪傅斯年對他進行這樣的評價:“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歷史上的陳寅恪的評價

  陳寅恪在講授歷史研究的心得時,常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史籍或其他資料以證明史實,認識史實,對該史實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這就是史學與史識的表現。”他的學生曾經回憶道:“陳師在講歷史研究時,常說:凡前人對歷史發展所留傳下來的記載或追述,我們如果要證明它為‘有’,則比較容易,因為只要能夠發現一二種別的記錄,以作旁證,就可以證明它為‘有’了;如果要證明它為‘無’,則委實不易,千萬要小心從事。因為如你只查了一二種有關的文籍而不見其‘有’,那是還不能說定了,因為資料是很難齊全的,現有的文籍雖全查過了,安知尚有地下未發現或將發現的資料仍可證明其非‘無’呢?”陳寅恪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由此可見一斑。難怪傅斯年對他進行這樣的評價:“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