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一生的貢獻有哪些

  楊絳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戲劇家,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那麼楊絳的貢獻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絳一生的貢獻

  楊絳的貢獻可以從兩方面來說起,首先先來說說她的文學創作。在1942年的時候她創作出自己人生首個劇本,名字為《稱心如意》,這個劇本一經公演就得到了人們的交口稱讚,在此之後她的《弄假成真》、《風絮》等作品相繼出世,也都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隨後,楊絳先生又發表了一些散文集,例如《將飲茶》等,而她的小說《洗澡之後》也被人們推上了最高峰。楊絳的女兒去世之前《我們仨》這部作品還沒有完成,之後接連遭受丈夫和女兒的去世,她便暫停了創作,在她九十二歲的時候她決定繼續創作,完成了這部作品,這也成為她最為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另外在文學翻譯方面楊絳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的,她翻譯過許多的作品,而其中《堂吉訶德》則是最為出色的一部翻譯作品,翻譯這部作品的時候她已經四十八歲了,為了能夠讓翻譯作品不脫離原文,她決定放棄所有的翻譯版本,而是選擇從原文直接翻譯,她甚至為此學習了西班牙語,用了十多年才完成了這部作品。

  楊絳的好奇心

  楊絳是一個個人魅力很強的人,她的一生為文學界做出了巨大貢獻。楊絳好奇心要比許多人都重,她的好奇心讓她徜徉在漫漫的書海之中尋找自己不瞭解的知識進行學習。而她的好奇心也讓她身上充滿了正能量。因為好奇心,她對於任何事情都敢於嘗試,然而好奇心在帶給她勇氣的同時也讓她吃了許多的苦。

  楊絳好奇心讓她經歷了許多事情,儘管有些事情的過程有些困難和艱辛,但是這些她親身體驗的經歷卻是她這一生寶貴的財富。而在楊絳因為好奇心所做的事裡面,有一件是讓她印象非常深刻的,那就是參加下鄉運動。

  楊絳在人到中年的時候開始參加下鄉活動,根據她自己的說法,她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出於她的好奇心。楊絳對農村的土屋生活十分的好奇,對於自己能不能和農民們和諧相處也非常好奇,基於這些好奇心理,她選擇了下鄉。據說,當時年齡超過45歲的女同志可以選擇不去下鄉,但是楊絳還是積極參與了,不得不說這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她那旺盛的好奇心。

  當時,楊絳放下了已經工作的女兒,也放下了比自己晚一個月下鄉的丈夫,雖然會擔心,可是她還是讓自己儘快的融入到下鄉生活中。在這個過程中,她要習慣新的勞作任務、新的食物、新的衛生條件等等問題,在所難免的吃了一些苦頭的,但是楊絳卻沒有抱怨,因為她認為既然她甘願受好奇心驅使,那麼也應該接受被驅使後的任何結果。

  楊絳和冰心之間的關係

  楊絳冰心之間的關係非常好,因為兩個人都非常喜歡文學創作,所以她們之間的交流多以文字為主。之後,兩個人分居兩地,但是兩個人之間的交流並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增多。冰心的一本詩集中還曾提到過楊絳和她的先生錢鍾書。冰心也是我國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詩歌都是非常婉轉優美的,這和她委婉的性格有著不小的關係。冰心的作品也受到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喜歡。

  冰心在文學上的成就非常高,她不僅是文學創作家、翻譯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另外,她的作品中也有很多是針對兒童創作的,這對兒童教育有非常大的意義。冰心和楊絳之間的友情也是因為二人在文學上的共同愛好,二人還在學校的時候便是好朋友,一直到冰心逝世,二人的關係也都沒有變化。冰心還曾經給楊絳寄過自己所創作的書,從冰心的這個動作也能看出她和楊絳之間的關係非常好,而楊絳也一樣,她一直都記掛著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