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閻錫山抗日事蹟介紹

  閻錫山是中國近代國民黨的將領,是中國民國陸軍的一級上將,那麼閻錫山抗日的故事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閻錫山抗日事蹟,希望對你有幫助!

  閻錫山抗日事蹟

  閻錫山抗日至今仍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積極抗日,可也有人說他中途上了日本人的賊船,為日本人效力。根據歷史記載,具體故事是這樣的,在日本人打到中國後,舉國上下開始了艱難的抗日歲月,當然閻錫山抗日也不例外。

  閻錫山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國家陷入這種危機中,即便是讓自己犧牲也要保衛祖國的安危。發出這種決心在目前看來閻錫山抗日絕無二心的。他在決心抗日的同時還有自己的新想法,那就是不能僅憑中國的人多,拿著簡單的武器去和日本人對抗,這樣很難預料到結果。閻錫山認為打擊日本人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要發展中國的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實力,因為只有在這些方面強大了,中國才能抵擋外來人的入侵。因此閻錫山抗日並不是那麼大張旗鼓的發出類似我一定要消滅日本人的口號。因為閻錫山有這種想法都是經過實踐的,在剛開始閻錫山抗日的時候,因為雙方實力差距太大,閻錫山的部隊很快就被打到四分五裂了,所以閻錫山才會發出這種口號。

  閻錫山抗日過程中確實和日本有過接觸,因此才會被大家對他抗日的態度有懷疑。在閻錫山和日本人相互聯絡的這幾年時間裡,日本人多次給閻錫山好處,雙方經過了多次的談判,日本人就被打敗了。於是閻錫山抗日態度便成為了後人一個討論的焦點。

  閻錫山的評價

  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物的評價,我認為都有兩面性。就拿對閻錫山評價來說,我們不能抓住他的好處一直稱讚,也不能抓住他的汙點一直批鬥。在日本軍隊進入到中國後,各地便開始了同日軍對抗的局面,閻錫山作為一位山西人,自然也加入了抗日的隊伍中,他也曾經帶領軍隊積極的同日軍作戰了,從這一點上看,我們就不能把對閻錫山的評價都否定了。

  還有對閻錫山評價是關於他對家鄉的貢獻,通過查閱山西曆史發展資料,瞭解到他對山西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不僅自己創辦了一所學校來為國家培養人才,而且還鼓勵大家發展各種能賺錢的事業,從這些方面說我們對閻錫山評價同樣不能否定。但儘管這些都是他好的一面,但他也確實做過許多不利於國家發展的事情,像在抗日後期,受到日軍的誘惑,他便不假思索就投靠到了日本的隊伍中,打著自己依舊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的幌子,幹著欺騙祖國的事情,這點是讓許多人對他產生厭惡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對閻錫山評價很多人都是抱著批評的態度。

  閻錫山張學良的關係

  談到閻錫山張學良,可能對他兩之間的關係不是很瞭解,閻錫山張學良的交往是發生在日本佔領東北之後,更準確的說是西安事變籌備階段。

  國共兩黨此時還在對峙,東北已被日本侵佔,張學良想要改變局面,可蔣介石根本不聽張學良的建議。張學良法只能採取計策來促使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當然這個計策的事實沒那麼容易。於是張學良便在計策實施之前去拜訪了閻錫山,畢竟閻錫山掌握著山西的軍權,要是張學良可以說服閻錫山幫助他們一起抗蔣打日軍,成功的機率會更大。

  於是便開始了閻錫山張學良的故事。雖然歷史上沒有十分詳細的記載他們之間的故事,但總體內容都是圍繞抗日進行的,因為怕被其他人知道,所以總是祕密的進行商談,歷史資料記載閻錫山張學良在一天的時間內就進行了好幾場會議,最後閻錫山答應了張學良的要求,但也是有前提的閻錫山提出他要有自己的軍事防禦,可是事情沒有這麼順利,因為張學良見閻錫山還是有其他目的的,在閻錫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時,便調整了策略,張學良沒辦法又一次來拜訪閻錫山,此次張學良的最終目的是看閻錫山到底願不願意一同和他們抵擋日軍。緊接著閻錫山張學良又進行了多次交談,最後張學良把自己的想法都告訴了閻錫山了,他的目的就是在進軍的時候借用一下山西的領土,沒有侵佔山西領土的想法,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抗日。閻錫山經過思考,便同意了張學良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