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業革命實質

  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在20世紀的60.70年代,叫作“資訊化革命”,那麼你瞭解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本質嗎?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本質的詳細資料,希望能幫助到你。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本質

  1、能源生產與使用革命。我們目前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生活消費方式所依賴的化石能源已經逐步進入枯竭期,需要在理念、技術、資源配置、消費習慣、社會組織等諸多方面轉型以開發可替代的再生效能源,使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之一,裡夫金構想了這一變革。

  2、生產方式變革。現在的生產方式是大規模標準化、用機器生產機器的方式;新的生產方式,是以網際網路為支撐的智慧化大規模定製的方式,標誌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具體來說,第一,今天的網際網路既是資訊平臺,又是交易和生產控制平臺,當然它還是娛樂和社交平臺;第二,智慧化意味著智慧型計算機嵌入到製造裝置中,從而使生產裝置能夠更快地自我反應、計算判斷、分析決策和操作;第三,過去,定製品數量非常少,但在數字化、智慧化的製造條件下,個性化產品的大規模定製生產在技術上已經成為可能,甚至部分已成為現實。

  很顯然,相比工業經濟時代的生產模式,新的模式將有諸多優勢:資源節約,原材料使用僅為傳統生產方式的1/10,能源消耗也遠低於化石能源時代;生產成本低,網際網路資訊的運用和自己動手生產,都降低了產品生產的成本;交易費用低,通過網路平臺直接定製交易,交易費用幾乎為零;流通費用低,分散生產、就地銷售可以節約大量流通成本;消費者的滿意度提高。

  3、製造模式變革。製造業主流製造模式從削減式轉變為疊加式製造,這一變化本質上是製造業數字化帶來的。削減式製造,先要鑄造毛坯,切削加工,再做成零部件或產品;數字化疊加式製造則是快速成型,“列印”出來的。

  4、生產組織方式變革。我們現在的生產組織方式為“集中生產,全球分銷”,先要蓋廠房,從全世界採集原料,生產後再運送到各地銷售,運輸成本高,資訊搜尋與交易成本都很大,浪費不少資源。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則不一樣,它叫做“分散生產,就地銷售”,它不需要今天這樣的工廠,只需要3D印表機就可以真正做到本地生產、本地銷售。

  5、生活方式變革。消費的同時就是生產。購物在3D列印店裡就能完成,這才是真正的體驗式消費,邊消費邊生產。消費者也可以購買家用3D印表機,像從前那樣自給自足,這就叫做反城市化。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介紹

  以3D列印為例,這種新型數字製造技術,可能會導致一種新的高智慧數字製造裝備產業的形成。我們今天想要生產一個不鏽鋼杯子,或需要模具,整體澆注而成,或剪下鋼板延壓而成。3D印表機也可以生產杯子,但它是在微電腦控制下進行一層層“列印”,把材料堆積起來形成的,這裡有材料的創新,也有包括黏合在內的整個製造技術的創新。它的意義在於,所謂的列印總是被一個電腦所控制,人們可以用各種程式來規定列印的具體方式和步驟。相比生產大規模標準化產品的模具製造,3D列印可以在一定約束下隨意生產製作個性化產品,可稱之為大規模定製製造模式。

  從3D列印來看,大規模定製製造的好處在於:第一,完全適合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3D列印是根據個人的不同需求隨時在電腦上操作的,完全適應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偏好,可以使消費者對生活更滿意,幸福指數更高。第二,節約了成本。3D列印沒有鑄造、裁剪等造成的邊角料浪費,定製以後也不產生產品庫存,可以在減少碳排放和原材料消耗的前提下,保持更高的生產效率。第三,3D列印的運用還會改變人們的交易方式。從前,消費者都是在店裡挑選、購買已經生產好的商品,現在則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在“列印店”定製,邊生產邊體驗,及時獲得自己喜歡的產品。

  新一輪工業革命即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實質就是以數字製造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和再生效能源技術的重大創新與融合為代表,從而導致工業、產業乃至社會發生重大變革,這一過程不僅將推動一批新興產業誕生與發展以替代已有產業,還將導致社會生產方式、製造模式甚至生產組織方式等方面的重要變革,最終使人類進入生態和諧、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