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計劃的發生經過是什麼

  二戰初在兼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瓜分了波蘭後,希特勒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曼施坦因計劃,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曼施坦因計劃的發生經過,希望能幫到你。

  曼施坦因計劃的發生經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為了成為天下霸主,在完成了對波蘭的完全佔領後,經過多方研究最終決定向英國、法國開戰,其中德國的領袖希特勒更認為攻佔西歐是德國的唯一出路,於是一場大戰迫在眉睫,隨時爆發。為了能夠戰勝法國,德國人準備了兩套作戰計劃,但由於出現失誤,原定計劃取消,德國最終實施的是曼施坦因計劃,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那麼在曼施坦因計劃中德軍是怎麼過的阿登森林?

  想要知道德軍是怎樣通過阿登森林的,首先必須弄清什麼是曼施坦因計劃,在這個計劃之中德軍究竟有哪些佈置?曼施坦因計劃是一個出其不意的戰略,在該計劃中德軍將主力攻擊部隊佈置在法國和德國的交界阿登森林山區,這樣可以對法國軍隊發起突然襲擊,同時德國的北方部隊則負責吸引法國軍隊的注意,最後與主力部隊會合形成合圍之勢,將法國軍隊團團圍住,如此操作如果計劃沒有出現意外,德國是一定能夠戰勝法國的。

  從曼施坦因計劃的內容就可以看出,德國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德軍能否通過阿登森林山區。德軍並不傻,山區地理環境複雜,如果戰爭裝備不夠的話,很可能被敵軍追著打,所以在實施曼施坦因計劃之前德軍將領便請教過坦克專家古德里安,確定德國的大規模坦克群是可以通過阿登山口的,於是德軍利用強大的坦克部隊作為武器保證,最終完美的通過了阿登森林山區,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

  曼施坦因計劃的結果

  德國有兩大計劃是聞名於世的,分別是施裡芬計劃和曼施坦因計劃。施裡芬計劃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出名,曼施坦因計劃則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赫赫有名,曼施坦因計劃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對法戰爭中實施的作戰方案,那麼曼施坦因計劃的提出者是誰,曼施坦因計劃實施結果又是怎樣的?

  曼施坦因計劃的提出者是德國的陸軍元帥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他是一名終身從軍的職業軍人,是德國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曼施坦因的表現可圈可點,被認為是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他有著極高的戰爭策劃天賦,最為擅長的是組織進攻戰。

  在曼施坦因計劃中,法國壓根就猜不到德國的攻擊路線,因為德國採用了曼施坦因計劃,這個計劃的作戰思路最主要的特點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曼施坦因計劃的主攻方向是法國的阿登山脈,在作戰過程中德國集中全部火力直插大西洋海岸,由此將法國兩線聯絡進行硬性切割。曼施坦因計劃實施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戰爭之初便消滅了法國的大部分主力,據不完全資料統計,德國消滅的法軍人數高達三十個師那麼多。經此一役後,德國重創法國,令法國在短時間內都難以恢復元氣,面對如此強大的德國,法國最終選擇了投降,更為重要的是,德國所有士兵的士氣高漲,這對後期德國的戰爭成敗有著極大的影響。

  曼施坦因計劃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規模極大、波及範圍極廣、持續時間極長的世界性戰爭,這場戰爭的對戰雙方分別是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首的法西斯陣營和以英國、法國、蘇聯為首的反法西斯陣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許多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湧現了許多著名的作戰方案,一場戰爭的勝利往往依靠的核心便是這些作戰方案,曼施坦因計劃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作戰方案之一,曼施坦因計劃提出背景是怎樣的呢,它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1939年9月,德國法西斯在元首希特勒的帶領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戰爭,戰爭剛一開始德國便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此後德國又實施了陰謀佔領並瓜分了波蘭,此時的希特勒信心膨脹,他決定朝著西歐方向進攻,進一步擴大德國的戰果。

  1940年1月17日,德國決定對西歐國家發動進攻,但在開戰前的一週,攜帶作戰計劃資料的德國空軍飛機誤闖入到比利時並降落在比利時機場,進攻資料外洩的可能性極大,訊息傳到了指揮官戈林耳中後令他暴跳如雷,他立即向元首希特勒報告,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希特勒的反應極其冷靜,其原因是因為他在不久之前曾經看過曼施坦因計劃,當時希特勒絕對這是一個不錯的計劃但並沒有立即啟用,現在卻不得不啟用這個冒險的計劃,於是德國在西線的進攻之中採用了曼施坦因計劃,事實證明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計劃,它所帶來的效果遠遠超出德國人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