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貴族婚禮

  婚禮,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所重視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婚禮。婚禮是傳統社會的人生大禮,只有結婚才能“上以事祖廟,下以繼後世”。因此結婚不是個人行為,是“合兩姓之好”,以及繁衍後代的家族大事。因此婚禮成為傳統社會關係的聚集點,人們通過繁複的禮儀行為來保障婚姻,使這一事關家族存續的重大禮儀隆重、熱鬧。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禮”,《儀禮·士婚禮》中記述了貴族婚禮的六道儀式:一、納采,男方以雁為禮品,到女家求婚;二、問名,男方再備雁,去問女子的名字;三、納吉,男方將女名字取回後到祖廟占卜,卜得吉兆後備雁往告女家;四、納徵,男方送上聘禮,正式確定婚姻關係;五、請期,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請求同意婚期;六、親迎,婚期之日,男子帶車前往女家迎娶。這是古代一般貴族的婚儀。諸侯的婚禮自然要氣派得多,如周代韓侯娶妻時,迎親的車隊是“百兩彭彭,八鸞鏘鏘”,送親的女家親眷亦“祁祁如雲”,門前一片光鮮。皇帝大婚更是國家大典,清代皇帝成婚,程式遵循六禮,但極鋪張豪華,文武大臣身穿朝服,肅立如儀,大婚次日,皇帝在太和殿行大朝慶賀禮,宴請文武百官,百官向皇太后、皇帝行表稱賀,向皇后進箋稱賀。皇帝頒佈詔書,以大婚冊封皇后,佈告天下。

  貴族婚禮習俗

  中式婚禮戴鳳冠霞帔,象徵吉祥富貴,為古代貴族所獨有,後不分貴賤,行於一般女子,繼而又傳襲於婚禮,但因家庭貧富而有所增減。古代婚禮有哪些有趣的習俗?

  交杯喜酒

  交杯酒的習俗始於周代。《禮記·昏儀》記載:夫婦共牢而食,合巹而握。合巹其實就是以一瓠瓜剖成兩個瓢叫“巹”。舉行結婚儀式時,新郎新娘各執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巹”。所以人們以合巹為結婚的代稱。此俗演變到後來為吃“交杯酒”。

  花燭之夜

  在古代,婚禮中使用的蠟燭上多半繪有龍鳳彩飾。後世以花燭喻為結婚。何遜《看伏郎新婚》詩云:“何始花燭夜,輕扇掩紅裝。”新婚這夜,新娘新郎通宵不睡,謂之“守花燭”。不守花燭者,新人睡後,攙扶、伴娘須時時進房檢視花燭有無損漏,恐有不祥之兆。迷信者有“左燭盡新郎先亡,右燭盡新娘先亡”之說,故如一燭滅時,即將另一燭熄滅。

  鬧洞房

  這可以說是婚禮中的高潮環節。鬧洞房除逗樂之外,還有其他意義。

  據說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鬧洞房能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的陽氣,據此有俗語:“人不鬧鬼鬧。”鬧洞房從積極的意義上說還是能增添熱鬧氣氛,驅除冷清之感的,因而有的地方又稱之為“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