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鑑別真假的技巧與祕訣有哪些

  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去收藏一些古時候的瓷器,因為它們都是十分的有價值的,那麼你知道應該怎麼去鑑別其中的真偽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古瓷鑑別真假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古瓷鑑別真假的方法

  ***一***造型是鑑定瓷器的重要依據

  仿製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雋秀,未必能學其古拙。因為一件器物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說陶瓷器在紋飾 、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但造型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可以在鑑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觀察器形首先要對歷代造型有一個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狀,大體是古時簡樸,隨同時代的演進而漸趨繁複。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論,元代造型大多較為鈍重稚拙,無論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顯得突出。尤其是日常應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一般器物,常見有相當大的器形。

  ***二***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紋飾與色彩

  陶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並且由於繪瓷原料與技術的不斷豐富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時期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成為劃分時代、鑑別真偽的一條有力線索。

  大體說來,瓷器紋飾的發展過程不外是由簡到繁,由劃印貼刻到雕剔描繪,由單純一色到絢麗多彩。在用文字作為瓷器裝飾的特點上,明、清兩代製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寫梵文、經語、百福、百壽字的,而用大篇詩、詞、歌、賦以及表、頌等作裝飾文字的則是康熙時期的創作。

  ***三***掌握住明、清兩代款識的規律

  根據款識以定瓷器之新舊真偽,是鑑別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今日的傳世品和仿品以明、清兩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並且各有其特徵。只以明代款識而論,就有所謂“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一類的說法。因此研究各代款識,首先要注意其筆法,如橫、豎、撇、捺、勾、挑、點、肩等八筆的特徵,都須認真加以領會和對比,以有助於識別真偽。由於每個人的書法不同,寫官窯款的字型又必須經過選擇,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寫仿款的人勢必謹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之處。既然過於謹慎,就難免失於侷促,筆法也不容易自然生動。這種破綻,只有多結合實物反覆印證方能看出。

  ***四***細緻觀察胎釉的特徵

  由於時代和地區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燒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因此在鑑別一件陶瓷器時決不能離開這方面的細緻觀察。觀察古瓷的釉質,一般要注意其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以及氣泡的大小、疏密等幾方面的特徵。可以說耳、目、手三者並用,方不致限於表面或拘於一格,而對於舊坯新彩、補釉提彩、舊彩失色重畫,以及舊白釉器新作暗花、款識等各式種樣的仿品。尤其應當慎重研究。

  瓷器保養的方法

  注意清洗瓷器

  買回來的瓷器,如果是單色釉,可以用清水進行清洗,如上面沾有不易清除的汙垢,可以用洗滌劑,用竹籤等輕輕的刮剔。因為單色釉大多是高溫釉,釉胎結合較好。如果您買回來的是彩繪瓷器,***唐三彩瓷器、釉下五彩瓷器、粉彩瓷器、紅瓷等***,就要格外小心些,因為釉彩紋樣都是二次燒成的,其牢固程度比單色釉面差了許多。在清洗之前,要注意觀察,如發現不結實的地方,可先用502膠粘實。用溼布擦拭,手法要輕,不要使用各種化學清潔劑,以免對釉彩紋樣造成損害。

  如瓷器上有綹裂,可用502膠粘實,以免綹裂繼續擴大。如有小塊殘片脫落,則可先對上縫,用膠條固定,仔細觀察,如位置正確,則可點幾滴502膠粘實。

  注意拿瓷器

  在搬動瓷器的時候,應當特別重視拿放瓷器的方法,尤其是瓷器收藏品,最忌諱兩個人手把手地傳遞瓷器。因為這裡面有風險——如果在手把手的交接物品的過程中,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萬一有個失手,就難逃責任。正確的方法是一人先將瓷器放在桌子上,另一人才可用雙手捧持、托起;不要只拿藏品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帶木座,千萬不可用一隻手去拿木座,要用一隻手拿住瓷器,同時用另一隻手扶著木座。

  注意選擇存放地點

  一般可將古瓷器放在有玻璃門的櫥櫃中,櫥櫃的託板應考慮選用木質擱板,因為拿放瓷器時,不可避免地會與託板發生碰撞,選用木質擱板則可將此類隱患降至最低。另外,木質擱板上最好不要刷油漆或塗料,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擺放,油漆和塗料有可能會粘連陶瓷藏品的底部,拿取瓷器時可沒有想到這點,則可能造成意外的損傷。擺放時,瓷器底下也不可墊放厚紙等物,以免發生傾倒等意外,放在有軟囊的錦盒裡,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注意防塵

  陶瓷表面上有一層反光層,其性質與玻璃相仿,灰塵雖然很小,但也是一些細小的沙粒,沙粒會有一些很尖銳的稜角,在擦拭的時候容易將瓷器釉面磨傷;如果經常擦拭,陶瓷的表面就容易失去光澤。所以一定要對陶瓷進行防塵處理。如需要對瓷器除塵時,用雞毛撣子或氣囊吹都是好方法。儘量減少瓷器的搬動:因為古瓷器易碎,減少搬動次數,顯然是對的。

  古瓷收藏應該把握的要素

  一、年代。古瓷、古董貴在一個"古"字。古瓷器屬於傳統收藏,或稱古玩、古董。

  二、造型。在宋代五大名窯中,只有定窯燒製白瓷,而汝、官、哥、鈞都是以青釉取勝。

  三、存量。物以稀為貴。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貴,尤其是御用汝瓷。據有關資料統計,從北宋晚期至今傳世的御用汝瓷總數不超過百件,且分別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外國博物館和少數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

  四、升值。要注重收藏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的古瓷。這種"俏"貨價格攀升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