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漆氏圖騰是怎麼樣子的

  姓氏,漆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居商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姓氏漆氏圖騰吧,僅供大家參考。

  姓氏漆氏的圖騰

>

  姓氏漆氏的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神農氏的第四十一代孫、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之東,後徙於商丘東北的漆園,遂以地名“漆”為姓氏,稱漆河,漆氏由此開始,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重慶的江津、綦江、以及遷入貴州等地的漆氏族人中,有一部份在清朝嘉慶年間改為戚氏。

  姜姓漆氏族人以及分衍的戚氏,大多尊奉漆河、漆氏三賢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吳國漆雕職業,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漆雕,最早出現時是職業稱謂,主要是周王朝時期吳國開國國君姬泰伯***姬太伯***的後代,是油漆裝飾工的古稱。在他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先的職業或技藝名稱謂為姓氏者,稱漆雕氏。春秋時期,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就有姬泰伯的後裔子孫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稱漆雕氏三賢,世傳堂號即為“三賢堂”。漆雕氏在今天的湖北宜賓地區是大姓,主要分佈於譜安、橫江、雙龍、復龍一帶,在宜賓市區及宜賓縣城均有此姓氏。後來,漆雕氏逐漸省文簡化為單姓漆氏。在古代,“漆”與“柒”二字通假,因而亦有稱柒氏者。

  姬姓漆雕氏、以及分衍的柒氏,大多尊奉姬泰伯***姬太伯***、漆雕氏三賢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古汪罔鄋瞞族長狄氏,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該支漆氏出自古汪罔國,為其國大將鄋瞞族長狄氏所改。古代鄋瞞族***春秋時期長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族人改姓為漆氏。汪罔,古國名,後世史書中訛為汪芒國,國君為防風氏。據一些專家的考證,汪罔國故址在武康,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一帶。

  在史籍《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吳伐越,得骨節專車,使問仲尼,對曰,禹治群氏近會嵇,防風氏至,戮之,其骨節專車。防風,汪芒之君,守封禺之山,為釐姓,在虞、夏、商為汪,於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司馬遷作《孔子世家》,主要取材於《孔子家語》,故與《孔子家語》所記基本相同,因此說“汪罔”為“汪芒”,守封禺為漆姓,於周為長翟氏。

  在典籍《國語·魯語》中有這樣的記述:“客曰:‘防風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今為大人。’”此外,該書的註解上也指出:“汪芒,長狄之國名也。”

  在史籍《左氏傳》中記載:宋武公之世,長狄伐宋,班在宋地長邱打敗長狄,俘獲長翟緣斯。魯桓公十六年長狄伐齊,王子成父俘斬長翟僑如和其弟榮如,將榮如斬首,並將其頭埋在周之北門——濟北谷城。衛國人又捕獲其季弟簡如。文公十一年長狄侵齊伐魯,魯在東郡濮陽的成地戰敗長狄,富父終甥殺長翟僑如,埋其首於魯子駒之門,至宣公十五年榮如死時已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長翟氏為長狄氏,此後長狄敗亡,並無子孫存活於魯。

  孔子說:“在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即指該支漆氏。

  源流四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漆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漆水,是古代一條河流的名稱,是周王朝姬姓家族的發祥之地,史書記載其源出古代所稱的右扶風郡杜陵岐山,東流匯入渭河。主要流域分佈在邠州西部***今陝西咸陽彬縣***,今稱漆河。在史籍《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靟,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羭次之山,就是岐山的一個支脈,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是遠古燕山山系地質造山運動的產物,古漆水的發源地。

  在漆水流域生息繁衍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即稱漆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五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邾國邑地漆閭丘,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漆閭丘,春秋時期邾國邑地,故址在今山東省鄒城市,中心區域在今鄒城漆女城遺址一帶。邾國,亦稱邾婁國,是姬姓曹家諸侯國,子爵,因此也稱邾子國,開國君主叫曹俠,亦稱邾俠。後還分出小邾國、鄒國***騶國***、濫國等,但其一直是大國魯國的附屬國。邾國在歷史上與魯國一直是合合分分、親親打打。周靈王姬洩心二十年***魯襄公姬午二十一年,邾悼公曹華四年,公元前552年***,邾國在魯國的不斷打擊下國勢日衰,邾國的大夫、庶支貴族曹其乾脆歸附魯國,並將其管理的漆閭丘地區一起奉獻給魯襄公,因此成為魯國大夫。這在史籍《春秋穀梁傳·襄二十一年》中有記載:“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漆閭丘之地歸屬魯國之後,其地民眾多以地名為姓氏,稱漆閭丘氏、漆閭氏、閭丘氏等,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漆氏、閭氏、丘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有趣的是,由於魯國人對邾國人大有偏見,因此,在漆閭丘之地歸屬魯國之後, 魯國人便將國內發生盜賊之事都歸罪於漆閭丘之地的人民,因此←丘明在其編著的史籍《左傳》中也記錄了一筆:“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於是魯多盜。”

  姓氏漆氏的遷徒分佈

  漆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四百四十二位,多以蔡州、濮陽、魯郡、北海、南昌、武康為郡望。

  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

  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遊觀.至蔡邑***今山東省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為郡望,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

  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

  另一支漆氏為古代滿族姓氏,春秋時長狄的一支,周頃王三年為齊國所滅。

  再一支為漆室女之後,春秋時魯國有漆室邑,居者以漆為氏。郡望為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據《尚友錄》載:漆氏世為青州北海***今山東省昌樂東南***望族。又《姓氏考略》雲:漆氏望出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北海***今山東省昌樂東南***。

  結合網路資料和實際聯絡已知:今重慶市的渝北區、江津縣、綦江縣、大足縣、銅梁縣,湖北省的武漢市新洲區、咸寧市、黃岡市團風縣、麻城市、羅田縣、黃梅縣、赤壁市、潛江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宜春市的靖安縣宜豐縣、泰和市、高安市、萍鄉市、上饒市、景德鎮市,陝西省的西安市、漢中地區,四川省的成都市華陽縣、郫縣、綿陽市涪城區、達州市宣漢縣、渠縣、遂寧市、巴中市、資陽市樂至縣、安嶽縣、樂山市、南充市、中江縣、涼山州美姑縣,雲南省的易門縣、麗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大方縣、黔西縣、織金縣、納雍縣、畢節市、龍裡縣,江蘇省的淮安市淮陰區、儀徵市、無錫市,山東省的菏澤市鉅野縣,,河北省石家莊市、滄州市,河南省鄭州市、商城縣,湖南省的株洲市醴陵縣、永州市東安縣、岳陽市、益陽市桃江縣、常德市、張家界市,安徽省的金寨縣、霍邱縣、霍山縣、六安市金安區、合肥市、淮南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甘肅省的蘭州市、隴西、天水、武威,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區及全州等四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吉林省的吉林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包頭市,臺灣省的苗栗縣等地,均有漆氏族人聚居分佈。各地漆氏人口在幾十人到一萬多人不等,其中湖北潛江熊口鎮聚居人口一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