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妻求將的典故

  殺妻求將是指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你們瞭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這吳起原本就是衛國的一個市井無賴,經常揮刀舞劍,橫行鄉里。為此,他常常被母親責罵。有一天,在母親罵他的時候,他猛咬自己的手臂,咬出鮮紅的血來,還對母親發誓說:“我從現在開始,就不再呆在母親身邊了。如果這輩子不能當上大官,我就絕不再踏入衛城半步,也絕對不再見您。”母親哭著留他,吳起卻轉身就出了衛城的大門,連頭都沒有回。

  吳起就這樣離開了衛城。

  他來到魯國,在孔子的弟子曾參的門下學習,他白天研究夜裡背誦,非常非常的努力。這時候,有一個曾經在齊國擔任大夫的人叫田居,他非常賞識好學不倦的吳起,於是經常和他在一起討論學問,吳起雄姿英發,高談闊論,田居很喜歡,於是把自己的的女人嫁給了他。

  吳起在曾參那兒整整學習了一年,曾參聽人說他家中還有老母,於是問他:“你已經出來這麼久了,為什麼一直不去看望母親?你這樣能夠安心嗎?”吳起說:“我有誓詞在先,不當大官,這輩子不入衛城。”曾參說:“在別人的面前可以發誓,在自己的母親面前發誓有什麼用?”於是心裡就非常討厭他。

  沒過多久,衛國有人來信說吳起的母親死掉了。吳起仰天干嚎了三聲,然後立即擦乾眼淚繼續讀書。曾參大怒:“你母死不葬,就是忘本之人;水沒有源頭就會枯竭,木頭沒有根就會折斷。你這傢伙連母親都可以忘記,一定不會有好結果的。從起在開始,你就不是我曾參的弟子了!”命令人把他趕出學校,從此不再相見。

  吳起從此就放棄儒學,開始學習兵法。三年後學有所成,他就跑到魯國去求官。魯相公信休經常跟他討論兵法,發現他確實具有過人的本領,於是把他推薦給了魯穆公。這樣,吳起很快就當上了大官,手裡有了錢,還買了很多漂亮的奴婢,開始享受起來。

  不久,齊國派兵攻打魯國。魯國的相國公儀休又向魯穆公推薦說:“您要想打退齊兵,非派吳起為將軍不可。”穆公雖然口頭上答應了,心裡面卻充滿了疑慮。經公儀休再三催促,穆公才說:“我雖然知道吳起有能力打勝仗,但是他的妻子卻是齊國高官的女兒。俗話說真愛莫如夫妻,你能保證他不會存在觀望心理嗎?這才是我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啊!”

  公儀休無話可說。他回到相府時,吳起早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吳起急急的問道:“齊國已經打進來了,主公現在得到良將了嗎?我不是誇口,如果請我為將,我一定會讓齊兵有來無回。”公儀休說:“我已經為你向主公說了很多次了,可以主公因為你的妻子是齊國人的緣故,所以一直遲遲下不了這個決定。”

  吳起說:“原來如此。要想釋主公的疑惑,這太容易了。”

  他回到家裡,立刻就對妻子田氏說:“男人為什麼一定要找個好妻子?”田氏說:“男主外女主內,才能讓一個家象家的樣子。找一個好妻子,就是為了成一個象樣的家業。”吳起又問:“如果你的丈夫當上了大官,享受榮華富貴,可以名垂青史,這樣的家業就會很大很大,你會期望這樣的結果嗎?”田氏說:“那是當然。”吳起說:“我現在有一件事想求你,你要幫我!”田氏說:“我是一個小婦人,怎麼可能幫助你成就功名?”吳起說:“現在齊國正在攻打魯國,魯侯想讓我當將軍,卻因為我娶了你做妻子而懷疑我。所以,我只能用你的頭來打消魯侯的疑心,這樣我的功名就到手了?”

  田氏大驚,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剛剛準備開口說話,已經被吳起拔劍一揮,把腦袋割了下來。當即就提著去見了穆公,說:“臣有報國的志向,而您卻因為我的妻子是齊國人而懷疑我。今天我把妻子的腦袋割下來給您,就是為了證明我是為了魯國而不是為了齊國的。”

  魯侯臉色發青,慘然不樂,他對公儀休說:“吳起殺妻求將,心不可測啊!”公儀休回答說:“吳起不喜歡他的妻子是因為他喜歡的是功名利祿,如果您不用他,他必然會反過去幫助齊國了。”

  魯侯雖然一百個不情願,也不得不聽從公儀休的話,任命吳起為大將,率兵二萬抗齊。不久,吳起就殺得齊軍屍橫遍野而回。魯侯大喜過望,封他為上卿。

  殺妻求將的出處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殺妻求將的解析

  【拼音】:shā qī qiú jiàng

  【釋義】: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殺妻求將的接龍

  殺妻求將 將門虎子 → 子虛烏有 → 有礙觀瞻 → 瞻前顧後 → 後不僭先 → 先從隗始 → 始亂終棄 → 棄暗投明 → 明辨是非 → 非此即彼 → 彼此彼此 → 此伏彼起 → 起承轉合 → 合從連橫 → 橫草之功 → 功不唐捐 → 捐本逐末 → 末學膚受 → 受寵若驚 → 驚採絕絕 → 絕長續短 → 短壽促命 → 命詞遣意 → 意度過人 → 人材出眾 → 眾功皆興 → 興高采烈 → 烈火辨日 → 日不我與 → 與世無競 → 競短爭長 → 長城萬里 → 裡裡外外 → 外合裡差 → 差堪自慰 → 慰情勝無 → 無寇暴死 → 死標白纏 → 纏夾不清 → 清詞麗句 → 句比字櫛 → 櫛比鱗差 → 差強人意 → 意斷恩絕 → 絕塵拔俗 → 俗不傷雅 → 雅量豁然 → 然然可可 → 可乘之機 → 機會主義 → 義不辭難 → 難弟難兄 → 兄弟參商 → 商鑑不遠 → 遠不間親 → 親密無間 → 間不容髮 → 發禿齒豁 → 豁達先生 → 生財之道 → 道存目擊 → 擊搏挽裂 → 裂裳衣瘡 → 瘡好忘痛 → 痛抱喪明 → 明並日月 → 月過中秋 → 秋風過耳 → 耳鬢斯磨 → 磨杵成針 → 針鋒相對 → 對薄公堂 → 堂高階遠 → 遠愁近慮 → 慮不及遠 → 遠垂不朽 → 朽骨重肉 → 肉顫心驚 → 驚採絕豔 → 豔麗奪目 → 目不忍視 → 視富如貧 → 貧病交迫 → 迫不得已 → 已成定局 → 局地扣天 → 天兵天將 → 將門有將 → 將明之材 → 材大難用 → 用計鋪謀 → 謀臣武將 → 將相之器 → 器滿將覆 → 覆瓿之用 → 用盡機關 → 關門打狗 → 狗逮老鼠 → 鼠竄蜂逝 → 逝將去汝 → 汝南晨雞 → 雞蟲得喪 → 喪膽消魂 → 魂不赴體 → 體規畫圓 → 圓冠方領 → 領異標新 → 新發於硎 → 硎發新刃 → 刃樹劍山 → 山崩地陷 → 陷入僵局 → 局地籲天 → 天不假年 → 年華垂暮 → 暮翠朝紅 → 紅不稜登 → 登峰造極 → 極古窮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長是短 → 短嘆長吁 → 籲天呼地 → 地動山摧 → 摧剛為柔 → 柔腸寸斷 → 斷釵重合 → 合從連衡 → 衡慮困心 → 心不兩用 → 用盡心機 → 機難輕失 → 失魂落魄 → 魄蕩魂搖 → 搖鑼打鼓 → 鼓脣搖舌 → 舌端月旦 → 旦旦而伐 → 伐冰之家 → 家藏戶有 → 有案可查 → 查無實據 → 據鞍顧眄 → 眄視指使 → 使臂使指 → 指成之間 → 間不容息 → 息鼓偃旗 → 旗鼓相當 → 當斷不斷 → 斷長補短 → 短小精幹 → 幹父之蠱 → 蠱惑人心 → 心不應口 → 口不二價 → 價等連城 → 城門魚殃 → 殃國禍家 → 家長禮短 → 短小精悍 → 悍然不顧 → 顧而言他 → 他山之攻 → 攻城略地 → 地動山搖 → 搖擺不定 → 定傾扶危 → 危機四伏 → 伏處櫪下 → 下筆不休 → 休兵罷戰 → 戰天鬥地 → 地負海涵 → 涵今茹古 → 古調單彈 → 彈盡援絕 → 絕處逢生 → 生財之路 → 路見不平 → 平白無辜 → 辜恩背義 → 義不得辭 → 辭不獲命 → 命辭遣意 → 意奪神駭 → 駭龍走蛇 → 蛇杯弓影 → 影駭響震 → 震風陵雨 → 雨棟風簾 → 簾窺壁聽 → 聽聰視明 → 明參日月 → 月黑風高 → 高不可登 → 登鋒履刃 → 刃迎縷解 → 解驂推食 → 食不餬口 → 口不絕吟 → 吟風弄月 → 月朗風清 → 清詞妙句 → 句斟字酌 → 酌古參今 → 今古奇觀 → 觀場矮人 → 人財兩空 → 空中結構 → 構會甄釋 → 釋回增美 → 美疢藥石 → 石火風燈 → 燈蛾撲火 → 火光沖天 → 天不絕人 → 人財兩失 → 失魂喪膽 → 膽顫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