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故事感人的故事有哪些

  長征的艱苦超出我們的想象,在長征中發生了無數個感人的故事。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長征故事感人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長征故事感人的故事:九個炊事員

  長征的時候,我在三軍團的一連當司務長。我們連有九個炊事員,炊事班長姓錢,小矮個子,麵皮黝黑,不大說話,是江西吉安人。副班長姓劉,中等身材,好說個笑話,是江西興國人。挑水的老王,也是我們老鄉。其餘幾個人,可惜我把姓名忘記了。

  那時候,天天行軍打仗,上級為了減輕炊事員的負擔,規定每人只准挑四十斤,可是,他們都打了埋伏,把糧食裝在銅鍋裡,每人都挑有六七十斤。開黨小組會的時候,他們還給我提意見,說我只知道照顧炊事員,不關心戰士,萬一到前邊尋不到糧食,部隊吃什麼?他們都是為戰士想著呵,我沒有什麼話可說,只好讓他們多挑些。

  行軍路上,炊事班最熱鬧,鍋撞碗,刀撞盆,叮叮噹噹亂響一陣;副班長老劉還不時講個笑話,唱個山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戰士們一見就說:“看,我們的戲班子來了。”走得高興了,他們還打著哨子飛跑,就象六七十斤的挑子沒放在肩上一樣。

  可是,炊事班在行軍中是最辛苦的。中途部隊休息,他們要燒開水給指導員們喝;宿營時,他們又要安鍋灶,劈柴火,洗菜,煮飯,每夜只睡兩三個小時。

  部隊進入廣西后,山區人家少,糧食供應有了困難,這就更加重了炊事班的工作。他們經常要翻過幾座山,跑到部隊前邊去買穀子。穀子必須把皮碾掉才能吃,有一次,他們不知從哪裡找了個小石磨,班長怕以後找不到石墨,就花錢向老鄉買下來。於是炊事員又增加了這一百三四十斤重的笨傢伙。後來,副班長又在路上拾到一個破篩子和一個破簸箕,也把它挑上了,從此炊事班不再叫戲班子,而被戰士們稱作“小磨坊”了。

  不久,部隊在貴州土城的東南山上阻擊敵人,我們連堅守在前沿陣地上,炊事班被隔在後面,幾次派人送飯都被敵人打回來,戰士們已一天一夜沒吃飯了,副班長急得圍看鍋灶直轉圈,他和幾個炊事員嘀咕了一陣,對我說:“司務長,讓我和老王再送一次吧。”他把飯背在身上,就跟老王走了。我們站在山頭看著他們,只見老王在前,副班長在後,飛快地從敵人封鎖線上跑過去。我們正想拍手叫好,敵人的輕機槍響了,老王一個筋斗栽倒了,緊接著副班長也倒下了。都認為他倆犧牲了。誰知到了半夜,他倆又回來了。副班長開玩笑地說:“我們上閻王爺那兒去報到,可是小鬼不讓我們進門!”原來他們是為了欺騙敵人故意倒下的。靠他們的機警,到底把飯送上了陣地,保證了戰鬥的勝利。

  一出貴州,炊事班長就鬧眼病,兩隻眼紅通通的,腫得像個桃子,但他還是挑著七十多斤重的擔子,拄著棍子跟著部隊走。開始,他的眼睛只是淌眼淚,後來流起血水來,可他還是不閒著,總是找些活兒幹。

  進入雪山之前,上級通知我們輕裝。我們把不必要的炊事用具都扔掉,只挑著可供全連吃一兩天的糧食。另外,每人還帶些生薑、辣椒和十幾斤乾柴。

  樑子大山很高,部隊整整爬了一天。山上空氣稀薄,到處是白花花的積雪,樹枝上也都是冰花。爬到山頂,有人實在走不動了,就坐下來休息。可是一坐下就起不來了。炊事員便趕緊上去喂生薑,灌辣椒水,把他拉起來。這時,炊事員又都變成了衛生員。炊事班的口號是:“不讓一個戰士犧牲在山上!”但就在搶救戰士的時候,有兩個炊事員卻倒下了,不論我們怎麼喊,怎麼喂薑湯,灌辣椒水,都無濟於事。這是我第一次悲痛地看著炊事班的戰友犧牲。

  到了毛兒蓋,部隊休整了一個星期。在這裡每人又準備了十天干糧,我們炊事班還多準備了一些青稞麥。

  進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長又向我提議:“司務長,戰士們走爛泥地,腳都泡壞了,不燒點熱水燙燙腳怎麼行呢?”我不是沒想到這一點,而是覺得,草地行軍炊事員比戰士更辛苦,擔米、做飯已經夠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負擔呢?我沒同意,可是一到宿營地,他們就把洗腳水澆好了。戰士們都異口同聲讚揚我們的炊事班。

  情況越來越嚴重。有一天早上,一個炊事員挑著銅鍋在我前面走,突然身子一歪,倒下去,犧牲了。第二個炊事員從我身後跑過去,臉上掛著眼淚,撿起銅鍋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氣變得快極了:一會是狂風,吹得人睜不開眼;一會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雞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隊停下休息,炊事班趕忙找個地方支起鍋,燒薑湯、辣子水給戰士們解寒,湯燒開了,剛才挑銅鍋的炊事員端著碗往戰士手裡送。他剛把薑湯遞給戰士,便一頭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又。僅僅半天功夫,眼睜睜地看著犧牲了兩個同志,怎麼不傷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營,連長要給炊事班補充幾個戰士。這事讓炊事員知道了,他們推舉班長去見連長。班長對連長說:“連長,絕不能從連裡抽人,影響部隊的戰鬥力,犧牲的同志的擔子,我們擔得起!”連長考慮了一下,覺得他的話有道理。那時候我們經過幾次戰鬥,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個,實在不能再往炊事班裡調了。

  剛到後半夜,老錢偷偷爬起來為同志們燒開水。我知道他昨天他還發高燒,要他休息,但他怎麼也不肯休息。於是我便起來幫助他。我望著他消瘦的面孔,不禁想起許多往事來。

  我們是鄰居。他沒有一個親人,是孤單單的窮漢子。後來我們家鄉來了紅軍,他就參加了革命。那時我還在家裡,他常跑來找我:“老謝,你還不參加紅軍嗎?蔣介石騎在我們頭上拉屎,三天兩頭“圍剿”、進攻,你能嚥下這口氣?”由於他的宣傳影響,我才參加了革命。長征路上,他最辛苦。行軍時,幾十斤的擔子挑在肩上,從不讓人換;宿營時,總是要別人休息,把活搶過去自己幹。他瘦得皮包骨,大家勸他多注意身體,可是他總是說:“沒關係,我又能吃又能睡,累不到。”他對戰士非常關心,就是在連續行軍的情況下,也千方百計想法改善生活。打土豪分到了醃魚、臘肉,自己從來捨不得嘗一嘗,全都留給戰士們。因此,戰士們一提到他,總是非常自豪地說:“有我們的錢班長在,就別愁餓肚子”

  我正想著,班長又在旁邊催促我:“老謝,你去休息吧,我一個人就行了。”他的話打斷了我的思路,藉著火光,我發現他臉上滾動著黃豆大的汗珠。我覺得有點不對頭,剛要問他,只聽他用低沉的聲音對我說:“老謝,給我點水喝!”這時水開了,我忙把鍋蓋掀起來,忽聽後面撲通一聲,回頭一看,老錢倒在地上不動了。我急急忙走過去伏在他身上叫著,喊著。灶堂裡火光熊熊,他的身體在我胸前漸漸變冷了。有的人死在戰場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們的錢班長卻死在他的崗位上——鍋灶前。

  炊事員們醒了,連首長,戰士們都來了,大家都沉痛地淌著淚。

  第二天,銅鍋又被另一個炊事員挑著前進。每天宿營,部隊還是有開水和洗腳水。

  部隊到達陝北的時候,那隻銅鍋擔在我的肩上。連長看見了,低下了頭;戰士們看見,流出了眼淚。大家嘴裡不說,心裡都知道,炊事員全犧牲了。可是,在最艱苦的長征中,我們連的戰士,除了戰鬥減員以外沒有因飢餓而犧牲一個人,而那口標誌著烈士們功績的銅鍋,仍被珍貴地保留在我們連裡。選自《回顧長征》,略有改動。

  長征故事感人的故事:任弼時三過草地

  “紅四方面軍的長征路最長,三過草地,第一次過草地時,我的右腳便被反動軍隊佈下的竹籤陣穿透了”。

  那是一次夜間急行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任老帶著一支十幾人的隊伍迅速向阿壩前行。任老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過反動軍隊佈下的鐵絲網,突然腳心一陣劇痛,落在地上再也邁不動步子。戰友提來馬燈一看,一根近0.1米長的竹籤穿過了他的右腳腳掌,腳背上還露出長長一截。

  受傷只是一瞬間,此後幾個月任老被傷腳折騰苦了。隊伍連續行軍,根本沒有機會停下來養傷。傷口化膿了,戰友便將紗布裁成窄長的細條,蘸了水穿過傷洞,來回扯動,清除裡面的膿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都伴隨了鑽心的疼痛,但有什麼辦法,那是缺醫少藥環境中遏制進一步感染的惟一辦法。 和平年代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能忍受這樣的痛苦呢?”講到這裡,任老喃喃地說。

  二過草地 鬼門關口揀回性命

  第二次過草地更險,任老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

  1935年下半年,任老時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教導團一連指導員。大軍從阿壩向綏靖方向進發。來到黑水河時,便橋已被毀掉,南岸則被土匪佔領。為保證主力部隊過河,任老和另外30名幹部戰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時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對岸的只有8名。接下來就是一次令南岸敵軍魂飛魄散的突襲,大部分敵軍在睡夢中被擊斃,8人很快便佔領了橋頭堡,大部隊順利地搭起了便橋。

  任老卻因此染上了重傷寒,紅軍缺醫少藥,食物的供應已經斷絕,他的病一步步惡化,常常昏迷不醒,戰友們便抬著他行軍。20天后,部隊走出草地,來到綏靖。此時任老長時間休克,戰友們都誤以為他已經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綏靖灘石崖下的山洞裡。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甦醒過來,掙扎著爬向河邊喝水,十幾米的距離,任老竟爬了兩三個小時。當地居民郝老漢發現後將他救回了家。 郝老漢對待他就像親生兒子一樣,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漢膝下只有一個女兒,便想收他為兒子。但任老卻一心想要回到隊伍上,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門口,希望看到隊伍上的同志。兩個月後,任老的病基本痊癒了,他揮淚告別了郝老漢老兩口,找到了在該地區活動的金川,重回革命隊伍。

  經歷這一次起死回生時,任老還不滿18歲.

  1936年7月,任老的病全好了,就在此時,隊伍又從綏靖出師北上。任老帶著七八名比他還年輕的戰士在草原上行軍。一天夜裡,一位小戰士問任老,“科長,將來會是什麼樣子的?”“人人都生活得很幸福,不缺衣少食。”“那能實現嗎?”“肯定能”.

  長征故事感人的故事:長征中的巾幗英雄

  六十一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開始長征。在這支鐵流勁旅裡,有一支特殊的隊伍——30名紅軍女戰士。她們的非凡經歷和行動,向世人表明了中國女性的堅強和偉大。

  1935年10月的一天,我們來不及做什麼準備就匆匆出發了,離開了革命紅都瑞金,離開了那深深依戀的土地和人民。我們噙淚而別,踟躕而行,一步三回頭,深情地凝望那為之流血犧牲、奮鬥多年的根據地。

  剛出發時,我和王泉媛、鍾月林、危秀英、陳慧清、李桂英、劉彩香等幾名女同志分在衛生部。賀子珍、康克清、鄧穎超、蔡暢等是一些首長的夫人,她們另在一起。共計有30名女同志。當時叫戰略轉移,衛生部帶的物品較多,有藥箱、擔架,連X光機也帶出來了,行動非常的遲緩。由於我們轉移屬隱蔽行動,白天不能走,只能夜間行進。天公也不作美,連下陰雨,衣服溼透,道路泥濘,常常摔倒,只能在泥水裡連滾帶爬。走了一個多月,來到了湘桂邊境。由於戰事頻仍,傷員越來越多,我又被調到擔架連任政治戰士,負責抬運和照顧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