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暑假生活即將結束,那麼暑假的時候出去做社會實踐,現在要怎麼寫這份調查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今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由我們鄉鎮人員承包的大豆雜交實驗工作,這一工程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主抓的,雖然短短七天的時間,卻讓我覺得很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感受到做學問的不易,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一、參與初衷:

  ***1***大豆雜交技術不是我所學的專業,但是由於它與農業、農村、農民靠的比較近,能使我們大學生更好地瞭解“三農”,我個人來自農村,雖然對於農村、農民比較瞭解,但由於年齡的原因,卻不是很深入,憑藉此次機會,能使我更好地瞭解它們。

  ***2***由於大豆雜交要在田地裡進行,在暑假這個氣溫比較高的時期,對於我們大學生,尤其是我們這些經常在外上學的大學生來說,藉此機會能讓我們再次體驗一下幹農活的過程,鍛鍊我們的意志,增強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社會實踐很多時候並不是和我們的專業對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瞭解社會,瞭解生活,也鑑於此,所以我參加了這次僅僅七天時間的大豆雜交專案,以此作為我個人的社會實踐專案

  二、感受:

  通過這次實踐,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i*** 在炎熱的天氣中幹農活,需要的不僅是體力,更要有毅力。一個人的意志堅不堅,通過農活能夠很好的測驗出來,沒幹過農活的人可能剛開始幹還可以,感覺很有意思,但是連續讓你幹幾個小時,你就會感覺到厭煩、無聊,心情有剛開始的好奇就會變成抱怨、不滿,所以幹農活不僅能夠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更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ii***體會父母的艱辛。在家時間父母總是不讓幹活,我知道九層以上的家庭都是這樣,我平時在家也是這樣,但我總是硬要幹,我知道,父母嘴上不讓幹,如果你陪著父母一塊兒去幹活,父母的心裡會很高興。幹農活很辛苦,這是毋庸置疑的,體會了農活的艱辛,很容易就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體會到父母為什麼總是不捨得給自己買衣服等等,也會使得我們在大學花錢會收斂許多,“可憐天下父母心”,理解萬歲!

  iii*** 激勵自己更好地學習、生活。吃過了農村的苦,你就會感覺自己吃的苦不算什麼,就會感覺自己的努力還很不夠,而且差的很遠,就會使得我們來到學校,會更加努力地學習,會更加珍惜求學的美好時光,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感受了農活,也就能感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道理,會使我們更好的珍惜現在,加倍努力。

  iv*** 做為一名大學生,我深深地感到初會實踐的重要性,並希望以後能夠經常參加實踐,這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大學中的社團生活所無法比擬的,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實際,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社會的學生。社會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在於此。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強了紮根實踐吃苦耐勞的精神。親身地服務於群眾,服務於社會,真的很有意義,我想以後我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援大學生的暑期實踐。

  三、建議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邁向社會的橋樑,它有助於大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適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加深對社會的全面認識。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是要真正走進基層,體會基層農民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放下學校裡的紙上談兵,放下家裡的嬌生慣養,虛心學習.既要對自己有隻要我幹我能行的信心,又不能自滿自負,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進行,急於求成只能是欲速則不達.雖然我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但我們瞭解的都是理論知識並沒有實際經驗,所以或許還不如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因為他們在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因此,我們要擺正心態,擁有一顆平常心,一顆謙虛求教的心,一顆樂觀的心去面對社會裡的人.在實踐中不如意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不能輕言放棄,我們要把它當作是走向成功的經歷,我們應該積極總結經驗,積累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學會總結,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學會節約,節約積累來的財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服務農民,用心體會實踐經歷,那麼我們將不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篇2:

  這個暑假在外面打了40天的暑假工,就社會上的一些所見所聞,並且對於其中的一些有很強普遍性和通性的社會現象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通過深入工廠實地瞭解,與部分農民工進行交流,掌握了一些情況,有所感悟,並且根據自身的實際得出了一些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與完善,沿海地區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市場的發展對勞動生產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大量農民工不斷的湧向沿海地區.那麼這些農民工在外面的生活怎麼樣呢?本文為了行文的方便,將其簡而化之,併合壁而中國化:一方面,將物質的生活歸結為具體的生活,並且對她進行著重的探討;,另一方面將科學,教育,文化等歸納為虛擬的生活.因此,本文擬從具體生活的探討和虛擬生活的探討兩個主要地方面來探討。

  一、具體的生活

  首先提出我在假期中遇到的問體和社會現象:我是在廣東東莞的一家電子廠打工,每天工作八小時,還要加三個小時的班.每個月底薪770,加班工資是平時的1.5倍,星期六加班是平時的兩倍,星期天是不上班的.那些長期工和我們的工資待遇是一樣的.

  在那廠裡面的生活水平很是差,所有的菜都是水給煮熟的,其味道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發現那些農民工卻對這些飯菜不是十分的反感,,有時還認為那些飯菜十分的可口.和我同在一個工位的一個大姐是四川來的,二十七八的樣子,他的兒子也在這裡生活.就靠她打工供兒子在這裡讀書生活.對於她來說不節約是不行的.一個月只有1300多一點的結餘,在東莞那邊住的房子,除去房租,生活費,兒子的學費以外就所剩無幾了.這只是千千萬萬打工者中的冰山一角,他們這一群人在長裡面是吃捨不得吃,穿捨不得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自己的兒女身上.我問過這位大姐:你為什麼這麼的虐待自己呢?她只是說了一句: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值.這樣的現象我在廠裡面看到過很多,許多農民工早上就吃一塊錢的饅頭,就匆匆去車間上班了.遇到廠裡面發放免費的雞腿等食物時他們再去填補一下早已油水殆盡肚子.說句實話那些雞腿的味道確實是不怎麼的.很多和我們一樣的人都不吃的.但對於那些人來說確是”久旱逢甘霖”.我曾經看到過一家子讀在廠裡面打工,為了節約他們就擠在廠裡的宿舍裡面,裡面連張桌椅都沒有,可想生活是怎麼得差!這些人為了節省開支他們在星期天從來不去外面的商場逛,因為他們的每一分前都是有用的.當我看到他們的生活之後我就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為了我又何嘗不是一樣了?

  下面就一些民工的生活狀況和我們這些暑假工作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