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應該怎樣學會預習

  很多人會問:小學的知識那麼簡單,小學生需要預習嗎?其實從小養成小學生的預習習慣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生預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生預習的方法

  預習內容一:覽

  每個課程和上次的課程都是有關聯的,通過預習找出自己對於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的地方。

  並且翻閱和補習,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

  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要預先做好記錄,以便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能夠準確地記錄好知識點。

  預習內容二:讀

  無論是語文課文、英語詞句、數學概念,一定要大聲朗讀出來。

  在朗誦的期間思考問題,朗讀比心裡的默讀更能強化記憶,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邊讀邊找文章的要點:如一些描寫手法、難懂的知識、文字、概念,加以標註,初步的瞭解作者的寫作情感。

  預習內容三:想

  預習的過程當中,想是很重要的。

  讀課文的時候要想,多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一些深刻的含義。

  聯絡舊知識,思考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聯,可以幫助理解新知識。

  還可以適當的看看文章後面的一些思考題,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幫助發現新課中的重要知識點,對於學習是有幫助的。

  預習內容四:查

  面對預習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詞,建議孩子們要隨時拿起自己的字典進行查閱,包括字詞、概念的讀音、用法、意義等。

  通過不斷的查閱工具書、網路工具,可以幫助掃除閱讀的障礙,也能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

  在查閱的過程當中如果碰到一些典故的話,可以選擇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了。

  預習內容五:摘

  一篇新的文章有很多值得記憶的語句、典故、技巧,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應當把一些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句子,進行摘錄下來。

  所謂“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好句子,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判斷能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生預習的好處

  一、利於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自學課本時,學生由於認知能力的侷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識,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讓學生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儘管在老師看來非常簡單,但這些問題是學生思考後的思維斷點。由於學生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問題具有思考的價值,有的甚至幼稚,我們重在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長此以往,水滴穿石,學生提出的問題肯定越來越精彩。

  二、利於突出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經過預習後,有些簡單的問題學生自己可以解決,教師沒有必要在課堂上設定情境讓學生解決。在單位時間內,解決三個問題與解決兩個問題,哪個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對自己疑惑的問題肯定會倍加關注。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模糊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勵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經教師的點撥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對教師來說,間接實施了因材施教。對學生來說,易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如果沒有預習,學生的大腦會一片空白,不能及時與舊知識連結,會毫不批判的無條件接受。預習後,當認知發生衝突時,及時反思學習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利於學生舉一反三,構建知識網路。

  由於學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對同樣的知識構建的途徑必然也是多樣的。但因課本編排的侷限,不可能將各種想法全部展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在借鑑課本想法的基礎上,展現多樣化的見解,撞擊出思維的火花。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滿足於課本知識的獲得,敢於向課本挑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運用自己的智慧填補課本的空白點,從而達到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構建自己清晰的知識網路體系。

  四、利於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

  在學生預習後,教師要相應的改變教學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動的使用課本提供的素材。教師必須站在學生髮展的高度,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從學科的總體目標擬定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靈活的選用教法,設計合理的科學的教學過程。在教材處理上做到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拘泥於教材。靈活多變的處理教材,讓教材為師生服務,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學生預習時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識浮淺。因此教師更應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巧妙的將教材的知識思路轉化成學生易於接納的教學思路,並注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適的空間。學生的心理結構、接受能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誠然,小學生年齡小,還不知道如何去預習,這就需要教師有步驟的分階段進行輔導。對於剛剛起步的小學生***如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在一節課結束時流出5分鐘時間來一起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為他們在家如何預習給予示範,以此逐步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和意識。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就可以通過佈置預習作業來促進學生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髮現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小學生要學會怎樣學習

  第一,要有學習的自信心。

  樹立自信心,首先要樹立學習不難的思想。識字不難,閱讀不難,說話寫作不難!開始有點難,學學就不難!越學越不難!我與別人比,學得慢些,但我比他多花點工夫,趕上他也不難!

  樹立自信心,在學習中要不斷顯示“我能行!”“我能行!”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本事做好!在學習中不斷顯示“我能行!”,就是不斷提高學習的信心。我能夠寫好字!我能夠讀好書!我能夠寫好文!……總之,我能行!

  做完作業,主動給同學,或家長,或老師看,這實際上就是說:“瞧,我多行!”

  自己寫了一句話、一個片段、一篇文章……主動念給別人聽,這實際上就是說:“瞧,我多行!”

  自己一個精彩的故事,主動講給大家聽,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這行動也是在說:“瞧,我多行!”

  樹立自信心要多和自己比,少和別人比。只要自己比原先有進步,學習就會更有勁頭。昨天記住一個字,今天能記住兩個字,這就是進步!昨天不敢講話,今天舉手發言了,這也是進步!昨天10道題,對了一道,今天對了兩道,進步了!

  樹立自信心要簡化知識,從模仿開始!先學著做,模仿多了,想有所變化,有所創造,那就會學了。

  “成功是最好的動力。”天天都有成功的,天天都企盼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還愁學不好嗎?

  第二,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如:集中精力,專心致志聽講的習慣。上課思想集中,專心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言。在傾聽過程中捕捉對自己有用的資訊,邊聽邊思考。

  養成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習慣。如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不會寫的請教別人,對什麼都要問個為什麼,都想搞清楚,不管別人在講什麼,自己都想聽聽,遇到好詞佳句就背一背、寫一寫、用一用等。

  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積累生活素材、促進思維、認識能力等的發展,用涓涓細流匯成川流不息的寫作之源。

  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應每天瀏覽當天的報紙和近期書刊,收藏並與人交流圖書資料。

  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寫讀書筆記,獲得的知識、受到的啟發、印象深刻的人和事、精彩的句子或片段、表達的技巧與方法等。

  養成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的習慣。根據別人的問題,想好後有條有理地敘述,語言簡明扼要,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態度大方。

  養成按規定的要求和時間完成課內外作業的習慣,並做到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做完後自己檢查修改。

  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及時複習鞏固,定期複習、整理、歸納等的習慣。充分預習,聽講才會有的放矢;複習鞏固能溫故而知新。

1.小學生預習方法大全

2.小學生課前預習方法

3.小學生課前預習的好處

4.二年級孩子預習課文的方法

5.小學生如何做好語文的課前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