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板固定器如何選擇角度

  單板固定器角度的選擇成為制約滑行風格的一種因素,那麼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單板固定器角度選擇

  一、單板固定器之常有固定器角度型別

  1.高山站位

  用於競速窄板,單向滑行***板尾是方的***,硬鞋,前後腳固定器角度在+35度到+70度之間。一般前腳角度比後腳角度大5度以上,以維持小彎時對板子的良好控制。

  2.前向站位

  自由板***freestyle***或追逐板 ***freeride***滑行常用的站位。前固定器角度在15度~40度,後固定器角度在0度~30度。從人體結構的角度,前後固定器角度差一般不要超過21 度。一個常用的山地***All Mountain***滑行角度配置是前21度後6度,如果喜歡刻滑,可以選擇前30度後15度。

  3.鴨式站位

  這恐怕是國內雪場最最最最常見的固定器角度配置了。一般前固定器0~30,後固定器-1~-20之間。這種站位下,自然站立的時候前後膝分別朝向板頭和板尾,肩板平行。從人體結構的角度,前後固定器的角度差應至少10度起,雪場也沒見前後都0度的。常見配置是前18後-6,或前15後15.

  二、單板固定器之角度選擇

  1.競速板 ***硬鞋板***

  競速板比較窄,角度和鞋子尺碼關係很大。一般選擇原則是先定後固定器角度:讓腳尖稍微出板刃一點點,而腳跟剛剛落在刃上,這樣便於對板刃施加壓力。至於前固定器角度,開始可從後固定器角度加8度起,自己感受、調整、選擇最舒服的配置。

  對競速板而言,固定器角度太小意味著在做大幅刻滑時需要身體較大幅度擰轉,這樣容易累且不能充分釋放板子的刻刃潛能。***此句未忠實原文,猜測著寫的,待競速板玩家確認***。

  如果固定器角度太大,刻刃沒問題,但在小彎甚至中彎情況下的更難操控。

  2.自由板或追逐板 ***軟鞋板***

  鴨式站姿和前向站姿沒對錯之分,決定於個人的玩法。無論選擇何種站姿,都儘可能讓膝蓋朝向固定器的方向,刻意擰轉容易受傷***用鴨式站姿,或後腳0度站姿練日式刻滑尤其得悠著點***。

  鴨式站姿的好處,一方面便於自然得深蹲,降低重心,提高穩定性,另一方面便於練反腳。

  前向站姿,膝蓋對著固定器方向,視線自然朝向了板頭,相對更適合滑行。

  3.單板固定器之固定器底板和雪板板面的相對位置

  固定器底板一定要處於雪板板面的中間位置,至少在站位上讓前後刃對稱。

  4.單板固定器之前後固定器間距

  指的是前後固定器中心間的間距***如下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身高。一般的經驗公式是:自由板/滑行板男性 0.29 * 身高,女性 0.27 * 身高;競速板男性0.275*身高,女性0.265 * 身高。間距越大站位相對穩定,但轉彎相對難一點;間距小轉彎容易操控,但穩定性相對差點。***個人覺得這個差別其實影響沒那麼大,以自然舒服為限,過大過小站著都彆扭***

  三、單板固定器之固定器前後距偏差***stance offset***

  一般選擇對稱板距***偏差為0***,或者板頭距比板尾距稍大***2.5cm左右***,千萬別弄成負的。保留一點前後距的偏差便於做陽剛的轉彎動作,更便於ollie跳,也更便於在粉雪上漂浮。如果常滑粉雪,甚至可把stance offset留到5cm ***這個是不是已經比較誇張了),防止板頭陷到雪裡。但也別太誇張,過大的偏差會讓板子轉彎很難操控 ***自己目測也彆扭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