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要怎麼養才好看

  杜鵑花因花冠鮮紅色而為著名的花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也可以在家裡養殖。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1、盆土:杜鵑花盆要用那種底下有洞、通氣效果較好的瓦盆。盆土應採用質地較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也可用到部分腐葉土、鋸木屑,在填充盆土時應注意在底層用粗土,在上面用細土。

  2、澆水:杜鵑花除了在冬季休眠期外都應勤澆水保溼,特別是生長期、開花期及高溫期,最好保證每天澆水兩次,秋冬季節可適當少澆水,自來水最好先用器物存放一到兩天再用來澆花。

  3、光照:杜鵑花要保證光照充分,光照充分才能花開得好,但炎熱夏季不能拿出去暴晒,反而應加強遮擋以防被晒壞,此外在花開季節可採用擋光網進行防護,因為開花期也是不能暴晒的。

  4、施肥:杜鵑花和大多數室內花卉養殖一樣,施肥原則也是薄肥多施,即一次少放一點,可以多施幾次。在老葉轉綠、開花期間、開花過後,適當施肥兩到三次,高溫炎熱期間切不可施肥。

  5、溫度:杜鵑花在20℃左右生長最旺盛,30℃以上停止生長,處於休眠狀態,長期在0℃以下就會凍死。冬季一定要採取保溫措施,溫度在15℃以上為最佳。

  6、除害:杜鵑花的害蟲有分球冠網蝽、蚜蟲等,量少肉眼可見的可用溼布條擦掉,量多蟲害嚴重時應到藥店購買殺蟲藥液進行有效治理,並要注意讓杜鵑花盆擺放在通風、光照良好的位置。

  7、修剪: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在翻新盆土方面,新栽的可為1到2年一次,養殖超過10年的可3到5年換一次。

  杜鵑花的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在今江蘇鎮江市南郊的黃鶴山裡有座小村莊,莊前有條美麗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長江,村子裡的人都靠種田打獵過活。

  靠河邊住著兩家人,東邊住著一個姓劉的年輕人叫劉鵠,他長得結結實實、高高大大,上山打獵、下河摸魚,飛禽走獸都逃不過他的手。而且,劉鵠隨身還帶著一樣特別的東西,那是一支排蕭。他一吹呀,就會引來許多五顏六色的美麗小鳥,在他頭頂上盤旋。劉鵠也和這些小鳥成了好朋友,有空就抓些小蟲子餵它們,小鳥也會銜來一些奇花異草給劉鵠。這些奇花異草都是些名貴的草藥,劉鵠經常把這些草藥送給村裡的窮人治病。

  再說河的西邊住著一家姓王的,只有一個母親和一個女兒,母女倆相依為命。母親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兒鵑子紡紗、織布、賣布來賺錢養家。鵑子聰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織出來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鵑子心地善良,經常接濟一些比自己還窮的人家。鵑子還會唱歌,歌喉圓潤,歌聲動人,就像百靈鳥一樣婉轉。更有一件出奇的事,就是:只要鵑子一唱歌,那黃鶴山下的一片片杜鵑花就會展苞開放,而且朵朵飽滿,朵朵豔麗。

  劉鵠和鵑子共飲一河水,同住河岸邊,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他們經常一個吹蕭一個唱歌,引來百鳥飛舞,引得杜鵑花開。

  鵑子既會唱歌,又會織布,而且長得又漂亮,周圍村莊的人都知道她,讚美她。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呀傳,最後竟傳到皇宮裡去了。皇帝是個昏君,整天沉湎酒色。從不過問朝政,只關心一年一度的選妃之事。皇帝一聽說鵑子是個大美人,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聖旨,指名要選鵑子進宮。

  這一下可忙壞了縣太爺,自從皇上下了聖旨之後,他就開始盤算起來:如何借這個機會討好皇上,為自己的仕途升遷好好鋪墊一下。於是,縣大爺帶了一大幫衙役直奔黃鶴山。一到黃鶴山,到處烏語花香,原來劉鵠和鵑子正在一唱一和。縣太爺兩眼骨碌一轉,心想:奇了,這個大美人還真有這麼大的本事,只要把她獻上去……嘿嘿,縣太爺心裡暗暗高興。於是縣大爺走上前說:“恭喜!恭喜!鵑於姑娘,皇上選中你做皇妃了,以後可要……”還沒等縣太爺說完,鵑子轉身就進了屋。縣太爺一看軟的不行,就要來硬的了。縣大爺喝令幾個衙役去撞開門,劉鵠急得從吹蕭的地方跳下來要去保護鵑子。這時又有幾個衙役衝上去,他們抓手的抓手,抓腳的抓腳,把劉鵠抱了個緊,劉鵠只能乾著急。門被撞開了,可憐鵑子體弱,力氣小,一個人怎能敵得過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兩下就被抓出來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劉鵠救我!救我!……”劉鵠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鵑子被抓走了。

  自從鵑子被抓走後,劉鵠天天愁,夜夜愁,鵑子媽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劉鵠心裡想:就算是赴湯蹈火,我也要把鵑子找回來,於是他幫鵑子媽挑滿了一缸水,砍好了一捆柴,買了一缸米,安頓好鵑子媽,就準備出發了。第二天一大早,劉鵠背了個小包袱,帶著他心愛的排蕭出發了。他翻過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過了九九八十一條河,繞過了九九八十一個灣,終於到了皇城。

  再說,鵑子被抓到皇宮後,皇帝一見到她,歡喜得不得了,便對鴿子說:“聽說你會唱很好聽的歌,唱一支給我聽吧!”鵑子不開口說話。又問:“聽說你會織很好看的布,織一匹給我看吧!”鵑子還是不開口。不管皇帝說什麼,鵑子都不理不睬。皇帝就死皮賴臉,胡攪蠻纏,動手動腳,鵑子恨死了這個皇帝老兒,是他派人闖進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劉鵠,想到這她操起凳於就往皇帝頭上砸去。皇帝一點便宜沒沾上,反倒被砸了個頭破血流,嚇得抱頭就逃。鵑子從此不吃不喝,漸漸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這時,皇帝連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鵑子就這樣躺在床上等死了。

  劉鵠來到了皇宮前,但他不知鵑子在哪裡,更不知鵑子病得快不行了。他急著想進去,可圍著皇宮轉了一圈,看見到處都是衛土,到處都是高牆,沒有一點機會可以讓他進去找鵑子。正著急間,他突然右手無意間摸到了排蕭,這下他有主意了。他趕緊紮了個風箏,把排蕭綁在風箏後面,接著他把風箏放上了天。隨著風箏在天上飛起來,排蕭也被氣流吹響了,於是,他把線放得越來越長,鳳箏就在皇宮的上空飛舞,這排蕭的聲音一直傳到了鵑子那裡。鵑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聽到熟悉的蕭聲,就慢慢睜開了眼睛,通過窗戶往天上看。她終於看到了排蕭,知道劉鵠來找她了,便掙扎著坐起來,唱起了家鄉的歌,那是劉鵠熟悉的歌。歌聲繞著花園轉,繞著大樹轉,繞著宮牆轉,轉呀轉就轉到了劉鵠那裡,劉鵠聽到這悽楚動人的歌聲後,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鵑子知道他來找她了,難過的是他和鵑子被重重宮牆所阻隔。劉鵲越想越傷心,越想越難過,自己不能救鵑子脫離苦海,自己雖經歷了千山萬水終於找到了鵑子,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受折磨,劉鵠的心像刀鉸一樣難過。

  於是,劉鵠便倚在宮牆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著天,漸漸地支援不住了,後來就變成了一隻五彩繽紛的小烏。小鳥振翅飛起躍過高高的宮牆,一直飛到鵑子身邊,對鵑子“吱吱喳喳”地叫,鵑子伸出手來撫摸小鳥,說:“烏兒,鳥兒,你要能帶我飛出去該有多好啊!”說完就吐血了,吐出來的血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杜鵑花,鵑子的身體也慢慢地變成了一朵杜鵑花,小鳥銜著這朵杜鵑花,飛出了宮,一直飛到了黃鶴山下,把這朵杜鵑花栽在了鵑子家門口。從那以後,那裡就開出了一片美麗的杜鵑花,但最美的一株還是鵑子變成的那株,這株花有五個瓣,花心有一顆碧綠的珠子,叫“五寶綠珠”,它是杜鵑花中的珍貴品種。

  過了許多年後,這裡造了一座廟宇,叫做鶴林寺,廟裡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臺叫杜鵑臺,杜鵑臺上種了許多杜鵑花,各式各樣,那株“五寶綠珠”也被移植到這杜鵑臺上了,它在那花叢中,花開得更加嬌豔動人。每當清晨和黃昏時,總有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在花臺上空飛舞,其中有一隻總喜歡繞著那株“五寶綠珠”轉,而且這隻烏的叫聲特別悽楚,就像排蕭吹出來的一樣,據說那就是劉鵠變成的。

  杜鵑花的花語

  杜鵑花的花語是“永遠屬於你”,代表了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杜鵑花的人都純真無邪,當他們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

  杜鵑的花語還有“節制慾望”,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