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一年級學生有什麼方法

  一年級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作為一年級的老師不可忽視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今後學習或生活的重要影響。所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年級學生教育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年級學生教育方法一

  一.閱讀習慣的培養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語文課程標準》準確地指出了朗讀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一開始就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至關重要。在藉助拼音讀物朗讀時注意強調一個“準”字,要求學生髮音準,不念錯,不任意添字、丟字;每一個字的發音要響亮、清楚,要注意不可唱讀。還讓學生養成邊讀邊看標點的習慣。朗讀還得根據課文的思想 感情,讀準課文的語調。

  同時由於低年級兒童最初的閱讀是從一些拼音讀物開始的,教師應該有選擇的介紹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漢語拼音讀物。老師在推薦讀物時還要注意讀物的廣泛性。童話、科普讀物都應接觸,為學生以後在閱讀的廣度上和深度上作準備

  二.寫字習慣的培養

  一年級學生寫字,他們的可塑性大,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訓練:1、運用教師的示範作用。教師教各種基本筆畫時,儘可能先進行示範指導,並手把手輔導學生寫好每種筆畫;教師用"田字格"、幫助學生認識整字各個偏旁的比例大小,書寫位置和結構組合規律。2、自我心理準備。書寫前,學生邊背寫字歌訣***頭正、身直、肩放平,臂張、胸開、足踏穩,筆尖斜向左前方,三指拿筆留一寸***,邊調整姿勢,邊做好心理準備,用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書寫。3、教師鼓勵安撫。書寫時,教師不斷巡視。對寫字能力強的或因自信心不足而寫不好字的孩子及時用讚賞的語氣給予表揚與鼓勵:"看這位小朋友的寫字姿勢多漂亮!""啊,今天那位小朋友的進步真大呀!老師相信你的字會越寫越好的。"然後再將他們的作業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欣賞。對那些做事急躁,動不動就用橡皮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則輕撫他們的頭,溫和輕聲地提醒他們不要急躁。4、音樂調節氣氛。書寫時,輔以柔和舒緩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進入理想的學習狀態。

  不少教師也深有感觸地認為:寫字的功效已經超出了寫字本身,凡能認真練字,有一定成效的學生,大部分都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實際上這就是寫字經過內化成為素質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們養成良好寫字習慣所追求的一種境界。

  三.創新思維的習慣培養

  一年級學生是充滿靈氣並且富於幻想的,他們的思維受到的束縛是最小的。這時也是培養他們創造性腦力勞動習慣的起步階段。培養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敢爭辯,大膽探索的習慣使學生更富有創新精神。建立一種平等、和諧、民主、親切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去懷疑,不能盲從教師和教材。允許在課堂中插話,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善於發現問題並敢於提出新的見解,還要允許失敗。經常的在課堂教學中啟發創造想象,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努力讓學生形成創新的習慣。

  如果用思考、情感、創造、遊戲的光芒來照亮兒童的學習,那麼學習對兒童來說是可以成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勝的事情的。

  烏申斯基曾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的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用著它的利息。”可見良好的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所以要重視它。而且習慣的養成要抓準時機,用對方法。最後使學生形成習慣,內化為素質。

  一年級學生教育方法二

  端正坐姿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要讓學生保持良好坐姿並不費事,只須我們在恰當的時機予以提示。比如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師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比如老師手背後,身體站直,學生看到老師後也會自覺坐直。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認真聽課

  小學生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提醒與評價,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集中注意力

  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們更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首先,教師在課堂語言上要力求兒童化和趣味性。如數學課上,結合直觀形象的圖片、教具或用具體的範例來鼓勵他們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引導學生參加班上的共同學習活動。其次,讓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對於特別認真積極的小朋友要及時鼓勵。

  認真作業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訓練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時刻關注、提醒,形成習慣。其次,要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這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範寫的作用。如在抄寫作業,教師常常進行範寫,教師工整的書寫也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最後,還要注重作業的評價,採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認真思考

  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或以小組的形式合作討論,然後交流時讓每一位同學都說說自己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要求學生用普通話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表達要完整,讓別人能聽明白。允許學生保留有不同的意見。並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相互交流、補充、評價。對於有獨特的、表達精彩的學生,教師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一次次的培養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想法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怎樣呢教育一年級學生 一年級學生教育方法"的人

1.如何教育一年級小學生 小學一年級教育方法

2.一年級學生教學方法

3.如何教育小孩 一年級小孩教育方法

4.一年級孩子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