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歷低更容易成為成功人士

  ?前幾日和一個做營銷的老前輩溝通,他是沒有什麼專業基礎的人但營銷做得很有心得。回來後就想,為什麼那些看起來沒什麼專業基礎的人會做得比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還好呢?

  先說個故事:原來在我的這個行業有一間做得響噹噹的公司,據說他們的銷售人員曾經只要大專以下學歷者。開始大家都不以為然,覺得那是民營企業家的歪把式。但後來的結果證明了他的牛叉,業績一年一翻番,很快就成為行業中的先鋒。就算這樣,還是有不少有學問的人風言風語,總覺得人家的成功純粹是一種偶然。有一天,我也覺得蹊蹺,就開花了點心思來學習,這一學好真有不少收穫呢。

  記得曾經和大家講過一個納粹德國培訓新兵的故事:納粹當年以一當十橫掃歐洲,憑的是什麼?戰後有專家專門研究其成功之道,最後發現納粹的新兵選用系統是其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其新兵訓練結束後教官要對其作出評判:聰明or愚蠢+勤快or懶惰。這樣一來,就可以把人人分為4類:

  聰明+勤快的,做後勤保障工作;

  聰明+懶惰的,做參謀,他們是日後的軍官。聰明而又懶惰的人,會想出一些提高效率的辦法來讓事情簡單化;聰明而有懶惰的人也善於用人,不會事必躬親。

  愚蠢+懶惰的,做步兵。步兵不需要你的頭腦,知道執行命令就行。

  愚蠢+勤快的,不能留在部隊,送去種地。

  大家要問為什麼?因為愚蠢而勤快的人會破壞部隊的紀律,讓部隊混亂。

  這個故事說得亂七八糟的,其實是想要大家知道這人各有不同,要幹合適他的工作就好。

  再回頭說那家成功的公司,人家那些被認為低素質的人為什麼能夠做得好?研究了一番,發現他們把市場和客戶細分做得很到位,他們的目標客戶不是什麼有學問的人--主要是農民,於是用這樣的營銷員和他們溝通自然會比大學生、研究生舒暢,拉家常也容易找到共同話題。此為一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