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成功啟示錄的讀書心得

  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

  喬布斯的成功不可複製。但他成功的原因卻值得我們學習。也許我們達不到他的高度,但他的經驗卻可以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一些。喬布斯英年早逝,他是奮鬥到死的典範。他的故事詮釋了做人的本質,即追求卓越、永不放棄、熱愛學習與創新。當我們手拿Iphone的時候,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讚歎這位偉大的創新家。把他成功的訣竅銘記於心,我們及我們的孩子就會更加優秀。

  喬布斯成功祕訣

  1、追隨自己的心

  喬布斯能夠成功,在於他的天賦和堅持,更在於他一直在追隨自己的心。他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曾說,“所有的榮譽與驕傲,難堪與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留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東西。當你擔心你將失去某些東西時,‘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最好的解藥。”許多人往往在外界的影響下,扼殺了自己心底的直覺。而喬布斯則完全相反,他不會讓別人的意見淹沒自己內心的聲音。

  2、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喬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說道,他曾深受一本叫做《全球目錄》的雜誌的影響。這本被他稱為他們“那一代人的聖經之一”的雜誌最後一期,封底是清晨一條鄉村小路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他一直以此自許,並希望年輕人也能如此。

  3、從不懼怕失敗

  在喬布斯成功的道路上,也不乏困難。1985年,在蘋果內部的權力鬥爭中,喬布斯被自己挑選的繼任者驅逐出蘋果公司,這被認為是他人生最大的尷尬。他也曾因此消沉和頹廢,但最終沒有逃避,創立了自己的新公司,並最終以勝利者的姿態被重新請回蘋果公司。

  4、追求完美

  喬布斯無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而正是由於過度追求完美,一些人也斥責他是控制狂,並指責他隨意斥責和解僱員工。但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追求,才使得他創造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近乎完美的產品,也為他延攬了更多的人才。

  5、延攬各種人才

  有一種說法:如果你是二流人才,你就會僱用三流人才,因為你不希望他們看起來比你聰明。如果你是一流人才,你就會僱用超一流人才,因為你希望得到最佳的結果。喬布斯的成功,更是因為他延攬了一大批的人才:菲爾·席勒,約尼·艾夫,彼得·奧本海默,蒂姆·庫克,羅恩·約翰遜等等。他們都才華過人,只是因為喬布斯的光芒太過耀眼,而沒有得到該有的讚譽。喬布斯辭世後,蘋果股價依然表現平穩,就在於這個整體團隊實力超群。喬布斯無法替代,但他的團隊將可能續寫輝煌。

  6、打破常規的創新

  有人評價喬布斯的創新,不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創造消費者新的需求。他的眼光並不僅僅停留在當前,而是勇於打破常規,投向未來的市場。正是因為這種遠見和創造力,蘋果開創出一個個劃時代的新產品。iPod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iPhone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智慧手機時代,iPad則顛覆了傳統電腦的使用方式。打破常規的創新,過程也不會一帆風順。當iPad推出時,許多人持懷疑態度,但後來他們發現,這似乎又成了喬布斯貢獻的“必不可少的東西”。

  7、藝術和科技的完美結合

  蘋果的電子產品之所以能夠成功,按照喬布斯的一種說法,就是蘋果一直將藝術與科學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也是蘋果與其他電腦公司的差別。蘋果的初始團隊擁有人類學、藝術、歷史和詩歌等學科的教育背景。iPad之所以與它之前或之後的所有平板電腦都不同,就在於它的外觀和觸覺,這是它的靈魂。但電腦科學家或工程師很難看出這種重要性,因此任何公司都必須有一個領袖認識到藝術與科學結合的重要性。

  8、關注細節

  相比競爭對手,蘋果的產品被公認為更漂亮、細節處理上更讓人喜愛。這其實正源於喬布斯對細節的關注。2007年釋出iPhone後,喬布斯突然覺得,iPhone螢幕由塑料改為玻璃更好,並要求蘋果公司採購符合他嚴格要求的玻璃。結果自然是大獲成功。對於他的這種親力親為,有記者曾問喬布斯,是否曾在從事CEO的繁忙工作之餘,也會拍板玻璃的具體透明度以及木質材料的顏色這些小事。喬布斯的回答很乾脆:“當然”。


  

  《喬布斯成功啟示錄》是一本揭示喬布斯創新哲學的一本書。作者是溝通專家,艾美獎獲得者,卡邁恩•加洛,他同時也是《喬布斯的魔力演講》的作者。這兩本書內容交相呼應,堪稱姊妹篇。

  正如書中序所說,許多公司只是去刻意模仿蘋果的產品,很少仔細研究蘋果產品如此成功的本質。喬布斯有其自成一體的創新哲學,蘋果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系列的創新思想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行為準則的可行性。這些準則適用於各個領域,可以為我們學習和應用。作者將指引喬布斯的法則概括為七項,分別為:

  “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項法則是對自我職業生涯的思考。我一直認為職業和事業是不可相提並論的,無論你是什麼職業,身處何種職務,它只是謀求生存的手段。而事業是要靠心去追求的,值得為之奮鬥終生的。當一個人將其事業和職業合二為一時,他是幸福和幸運的。喬布斯做到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傾盡激情,沉醉於事業中,才會產生出創新思想。

  “在這個世界留下印記”

  怎樣將同樣富有創新精神和卓越智慧的同行者召喚到一起,這就需要領導者具有遠見卓識,創新只有通過一隻只團隊的努力,成為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有所幫助的產品和服務時,才是真正的創新。喬布斯和他的團隊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人人都有一臺電腦”。埃莉諾•羅斯福曾經說過,未來是屬於那些相信自己夢想之美的人。喬布斯一直都篤信這一點,堅信他可以改變世界。

  “啟用你的大腦”

  喬布斯說創造力就是整合事物的能力。創意大師們是那些有能力將已經取得的各種經歷相互聯絡,整合出全新的思想,這種能力來自更多的閱歷和人生體驗,或對人生經歷更多的思考。所以如果能將大腦經常處於全新的環境中,不斷接納各方的意見和經驗,就容易激發出新的聯想和思考。

  “兜售夢想 而非產品”

  儘管蘋果電腦在全部計算機市場中所佔份額不多,但在廣告,圖形設計和印刷等行業中卻佔80%的市場份額。顯然,“創意群體”是蘋果電腦的重要客戶,喬布斯相信顧客的夢想和他們改變世界的能力,並不是只把消費者當做搖錢樹而已。因此他了解自己的消費者,他要使產品達到自己對產品的最高要求標準。這也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實現夢想的工具。喬布斯對其產品的要求近乎苛刻,正是這種對卓越的執著和對使用者體驗的極致追求造就了蘋果的偉大。

  “學會說‘不’”

  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喬布斯敢於對很多東西說“不”,他所追求的簡約不僅僅關乎外觀,更在於使用,關注產品最本質的意義——體驗上的簡明和舒服。雖然個人電腦,MP3播放器,可下載音樂,手機或平板電腦都不是蘋果發明的,但是蘋果做到了將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說“不”簡單,但真正做到卻很難,人們總是習慣把更多好的點子集中在一個產品中,反而削弱了其最突出的特點。做事也一樣,大包大攬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成。專注於擅長的領域才是最好的做法。

  “創造神奇體驗”

  喬布斯起初雖然不擅長零售領域,但他心裡清楚蘋果要達到的不僅僅是“賣出去”這個結果,而是要像一個真正的蘋果一樣“讓人放鬆,為生活添彩”。喬布斯跳出計算機行業,在四季酒店找到靈感,創造出了專賣店體驗概念,這種提供試用的服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蘋果的店鋪設計簡潔大方,店內提供周到的服務,一切都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

  “學會講故事”

  這條法則旨在強調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在推動產品發展形成的過程中,需要讓別人相信這是一個真正的好主意。喬布斯將產品的故事生動得呈現給員工,投資者,使用者和公眾,激發大家的關注和激情,並且注重演講技巧。當創新有了這些積極的話語的幫助,加上自己對夢想的信心,產品自然會深入人們內心。

  創新需要自信,大膽和磨礪,要有勇氣去推銷自己革命性的創意,用足夠的自信堅守內心的信念,隨時做好為你的理想辯護的準備。也許喬布斯為我們上的最本質的一課就是,承擔風險需要勇氣和一點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