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銷售成功的祕訣

  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中最重要的規範之一,是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處理各種關係的基本準則。誠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誠”主要是講誠實、誠懇;“信”主要是指講信用、信任。誠信要求企業在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中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誠懇待人,以信取人,對他人給予信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誠信是市場的黃金規則,市場經濟愈發達愈要講求誠信,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文明的基石和標誌。因此,企業經營者為了消費者和的長遠利益,也為了企業自身的生存和,實施誠信營銷是一種明智選擇。在當前條件下,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誠信營銷工作:

  1.營銷組合誠信

  ***1***產品誠信。從產品的廣義角度看,產品包括有形的實體和無形的服務,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因此要求產品的效能、壽命、安全等指數都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行業標準。產品質量誠信是企業合法參與市場競爭、樹立企業和產品形象的基本要求。國內一些先進企業已經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及 SA8000的質量認證,有的甚至拿到了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的認證,這些認證有效地保證了產品的合格性。

  ***2***價格誠信。價格是企業贏得市場的有效武器,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運用得不好,使企業迅速陷入困境。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不少企業利用各種虛假的優惠價、折扣價、處理價、甩賣價、出口轉內銷價欺騙消費者。但欺得了一時,欺不了一世。因此,企業在定價及報價中應遵循誠信原則,避免利用價格欺騙消費者。企業產品定價應公開、公平,實行透明化原則,一是一,二是二。

  ***3***分銷誠信。產品在流轉過程中,生產企業要與流通企業***經銷商***建立長期良好的夥伴合作關係,這種關係的建立需要誠信來維持。只有講誠信的企業才能贏得更多的支持者***渠道成員***,才能把產品分銷到全國各地,再到使用者手中。然而,很多企業在分銷中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利潤最大化,損害渠道成員的利益,如延遲交貨、撕毀供貨合同等。因此,在分銷中,雙方或多方應追求渠道中的利潤均衡,否則,就不可能達到雙贏的目的。如娃哈哈在營銷中總是將經銷商的利益擺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每行動一步前都要考慮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在銷售區域的選擇上,要避免竄貨現象發生,與他們形成利益共同體。

  ***4***促銷誠信。促銷是企業樹立企業形象,擴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徑。但在實際促銷中,許多企業採用了虛假的促銷方式,如製作虛假廣告,以欺騙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以回扣的方式賄賂消費者,貶低競爭對手的產品甚至侮辱對方的人格,混淆商品和服務的來源等。因此,企業在促銷過程中應儘量避免使用極端的手法,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運用好促銷組合策略。

  ***5***服務誠信。當今已經進入到一個服務致勝的時代***由於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服務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策略。如海爾的“五星級服務”,小天鵝的“陽光工程”等,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獲得了市場。服務一般包括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在其中應該加強誠信,尤其是售後服務中的誠信,如維修、保養、上門安裝等。

  2.員工誠信

  誠信作為一種基本的道德要求,從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樹一樣存活在人間。孔子曾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 作為規範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孟子則把追求誠信看作和做人的。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即是其證。員工是企業的主人,因此企業要使全體員工明白,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業的立業之基,人不講信譽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企業不講誠信就不可能發展。

  員工誠信是指企業的員工,包括企業的高層,都要按照誠信的要求做事,參與到企業的誠信建設中來。企業領導和全體員工都要不斷,牢固樹立誠信的思想,並把誠信思想化為具體的行為:一是要提供誠信產品和服務,對企業不符合誠信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抵制,並積極進行上報,不生產、銷售劣質產品,不汙染環境,不提供虛假證明等。二是對於本企業的產品、服務等都要親自購買、親自使用,特別是企業的管理層,要先將自己塑造成企業的忠誠客戶。如聯想集團的柳傳志總是喜歡運用自己的聯想品牌電腦。企業員工購買產品是企業員工與企業產品的高度融合,能夠發揮知名度、美譽度、信譽度的互促作用。這種效果比請明星、影星作廣告的效果還要好。顧客往往擔心自己的意見和要求難以反映到企業高層,而企業員工本身就是企業的顧客,能夠更容易地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保證產品不斷改進,服務得到不斷地提高。

  3.加強營銷道德建設,構建營銷誠信文化

  美國學家戴維·蘭得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指出:“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文化乃舉足輕重的因素。”無數企業興衰成敗的事實證明,不講誠信的企業註定是短命的,而那些能夠始終保持活力的“長壽”型企業,必然有著卓越的誠信企業文化。

  誠實守信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之一,要求人們誠善於心,言行一致。孔子曾指出“與朋友交,言則有信”、“信則人任焉”。在當代中國背景下,誠信是一種特別稀缺的資源,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有效地吸引顧客。因此,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應該加強職業操守的修煉,忠於職守,誠信待人,誠信服務,建立一種誠信理念,構建企業營銷誠信文化。然而誠信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需要假以時日,長年累月地堅持下去,以人為本,視誠信重於泰山,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在營銷誠信文化建設中,要特別重視企業一把手的誠信及誠信意識的培養,樹立誠信經營的觀念。

  銷售成功的祕訣是誠信的故事:

  一群印第安人圍住一家新開的店鋪,只看不買。然後印第安酋長來了,他挑了4樣東西,跟老闆說,明天拿4塊貂皮來付賬。

  第二天,酋長卻拿來了5塊貂皮給老闆,而且第5塊是特別珍貴稀有的那種。那個老闆卻說:“你只欠我4塊貂皮,我只收下我應得的。”在推讓了半天后,酋長滿意的笑了。

  隨後他走出店鋪對外邊的印第安人說:“來吧!跟他做買賣吧!他不會欺騙我們印第安人!”

  當天,那個老闆店鋪裡就堆滿了貂皮,抽屜裡也塞滿了現金。

  再後來,這個老闆成了遠近文明的商人,成了當時少有的百萬富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成為一個富人,想把自己的事業搞大搞強,首先得有良好的信譽。如果一個人說話不算數,是不會受到別人的信賴和歡迎的。一個商家做出了承諾而不兌現,是不會變的富有的。說到就一定要做到,誠信經營,這不僅是經商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東航公司是一個民營企業。在創業之初,沒有可以利用的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靠的就是創業者的拼搏和誠信經營。我們注重規劃,更看重實踐;我們憧憬未來,更珍惜現在;我們追求效益,更講求誠信。

  我們對求職者講誠信。每年我們都會參加各大高校和人才交流中心舉辦的招聘會,為公司招聘優秀人才和積蓄儲備力量。在招聘會上我們實事求是的介紹公司情況、公佈將來的薪資福利。因為我們多年來的誠信傳統,也因為我們對公司的自信心,我們相信有眼光的人才最終將做出明智選擇。正是因為我們堅持這麼做了,所以我們招攬了大批的有為之士,併成功的留住了他們,這為公司長遠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首先,作為民營企業,我們深知要將誠信落到實處,就要在組織內部培養誠信的企業文化。用誠信的企業文化激勵員工,培養忠誠,發揮文化的自我創新能力。

  其次,建立客戶誠信。這是民營企業誠信建設的重中之重。民營企業的發展無不依賴客戶的支援與信任。在與客戶交往過程中,始終樹立誠信觀念,把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最優的服務,最合適的價格,最滿意的表現視為第一要務。

  然後,與其他企業建立誠信聯盟。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立企業間的合作關係,以誠信實現聯盟。

  再者,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作為民營企業,自身的努力是內因,也是建立誠信體系的關鍵,但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建立誠信體系並形成可持續發展,我們還積極與政府溝通,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積極有力環境。

  一個沒有誠信的企業,就好比牆上的蘆葦,終究站不住腳跟。而一個有著良好信譽的企業,不論在什麼環境下,因為有“重信守約”的好名聲,自然受到別人的信賴,財富也就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