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成功的的祕訣

  王永慶是華人世界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嚴

  王永慶對自己、員工、子女嚴格要求,他把13歲的獨生子送到英國學習,只給學費和基本生活費,在外勤工儉學14年,只“恩准”回家省親兩次。

  2:朋

  王永慶的管理理念是“不求形式,只求合理有效”,他不學日本,不學歐美,自己創造模式,要求各級主管領導“公事要徹底,批文要小心,切忌瞎簽字”。

  每遇到新事物,均安排在週日下午高層會議上討論,一旦得出結論,類似事件,按此辦理。執行中他經常檢查,有疑慮,打破砂鍋問到底,各級主管,須深入實際,把握實情,以免答非所問,或不得要領。老闆是明白人,部屬也跟進。

  3:勤

  “一勤天下無難事”,貫穿他整個人生。幼時家庭平窮,粗布書包,補丁衣褲,赤腳學生。15歲小學畢業後就打工。一年後,靠父親借來的200元錢開米店,隔壁日本人開的米店是老字號,許多顧客習慣登門,而他的店冷冷清清。當時稻穀加工的技術落後,米中有糠,有砂子,甚至小石粒,買賣雙方習以為常。小永慶決定從揀砂子、石粒開始,提高米的質量;將“迎客來買”,改為“送米上門”;記錄顧客買米時間,代替顧客操心買米之事,甚至幫助顧客清洗家中米缸。如此,生意漸漸紅火起來,不到一年銷售量增加10倍,他隨後辦起碾米廠,實現產、供、銷一條龍。

  4:韌

  1954年,王永慶與人合作,開辦塑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需求量只有生產力的20%,產品嚴重積壓,股東紛紛要求退股,王變賣全部產業,購買公司所有產權,進而大幅降低成本,減價銷售,吸到了很多海外客戶。經過幾十年奮鬥,建立起石化中下游原料生產體系,堪稱“世界塑料膠王”。

王永慶

  5:苦

  家庭貧窮,學歷很低。打工經歷,鍛鍊了他吃苦精神,“生活困苦,是上帝賜福”,吃苦耐勞是王永慶的殺手鐗。

  6:學

  王永慶未受過正規專業教育,身無專長,但他堅持學習,週日不例外,60年如此。他對塑膠,逐漸從外行成為內行,成為專家,他在各個環節進行了一些列創新,不斷為企業注入活力,使之飛速發展。

  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

  第1堂課 追根究底

  事事要求“止於至善”

  也就是對問題不追究到水落石出,

  決不罷休的態度。

  第2堂課 務本精神

  從細微末節處著手

  凡事只求根本,不問結果;

  事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

  第3堂課 瘦鵝理論

  學習瘦鵝刻苦耐勞精神

  學習瘦鵝忍飢耐餓,

  用刻苦耐勞的精神面對困境,

  並以堅毅態度等待機會的到來。

  第4堂課 基層做起

  不怕從基層做起

  除了必須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從基層

  做起之外,

  還必須選定目標,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第5堂課 實力主義

  實務經驗很重要

  學歷不等於實力,只有從實踐經驗中

  才能培養出堅強的實力。

  實踐經驗愈豐富,

  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第6堂課 切身感

  培養休慼相關的切身感

  企業的管理制度若能造成員工的切身感,

  員工的潛能可以發揮到十成以上。

  第7堂課 價廉物美

  除了價廉,還要物美

  只有建立在價廉物美的基礎上, 企業才

  能夠蓬勃發展。因此, 王永慶堅持供應

  價廉物美的原料給下游客戶。

  第8堂課 客戶至上

  客戶就是市場

  買賣雙方脣齒相依,懂得給客戶利益,

  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