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成功故事

  挫折是成長的調味品,樂觀是他的強勁對手。挫折,我經歷過,樂觀,我也曾面對過。 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

  李學友,42歲,四川省成都市郫縣安德鎮園田村人,他與大多數中國農民一樣——勤勞、樸實、憨厚、單純。他總愛操著一口濃重的四川腔,靦腆地說:“沒啥子沒啥子,種地的嘛!”

  但誰也沒料到,城市裡的時髦玩意兒——微博,竟然改變了這位鄉村農民的平凡生活,他擁有了自己的“粉絲”,被稱為“最潮的農民”,並因此上了報紙和電視……農民李學友成了“名人”。

  微博賣菜:新潮農民創業之路粉絲通過微博“訂菜”

  四年前,2008年,李學友才剛剛學會用電腦玩“鬥地主”,在他看來,“電腦很好耍”,僅此而已。

  2009年,李學友學會了在網上看新聞、上“農民論壇”,他通過“看不見摸不著的網路”認識了做環保農耕的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志願者,得到了學習種植生態蔬菜的機會。

  種了很多年地的李學友,生平第一次知道了“不用化肥和農藥的蔬菜可以更來錢兒”,也第一次見到了“神奇的太陽能捕蟲器”。

  在志願者的幫助下,2010年,李學友開通了微博,他看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卻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一年下來,李學友只有1名粉絲。

  2011年春天,李學友決定在微博上“擺擺自己種菜的事”。他開始寫下——“我的青筍冒薹了。”“蘿蔔纓子好若人喜歡。”“油菜長得好肥。”……

  讓李學友始料未及的是,這些看似粗糙的隻字片語竟惹來了無數粉絲的圍觀,很多粉絲要求,“拍個照片看看?”“菜賣不賣啊?能不能送到家裡來嚐嚐?”“能微博訂菜不?” ……

  突如其來的關注讓李學友異常興奮,他學會了用手機拍照,併發到微博上。他決定用微博打廣告,把他所在的環保農耕小組的菜通過微博賣出去。但是,怎麼賣呢?李學友發了一張表格到微博上,將蔬菜圖片、價格、派送範圍明確出來,“求購!”

  可惜,圍觀的多,詢問的多,看熱鬧的多,沒人掏錢買。

  直到2011年7月,一位粉絲成為了李學友的客戶。粉絲通過微博“訂菜”:“油菜安逸哦,來個三斤。韭菜嫩不嫩啊?先嚐個兩斤。”

  從此,李學友的粉絲越來越多,直至今日,已經有4000人,更為難得的是,居然有30多位粉絲髮展成為了他的顧客。

  微博講述種菜故事

  李學友決定,從此“筆耕不輟”,每天都發三五條微博,講述自己的種菜故事,傳送最新鮮的蔬菜照片,吸引粉絲們的關注。並且,李學友給自己加了“V”,將每週一和每週四定為“送菜日”,在微博上接受“訂單”,親自為成都市區和郫縣的30多家客戶“送菜到家”。

  雖然生意有所轉好,但李學友也坦言,“微博只是一種銷售辦法,很新鮮,很好耍,”並沒有給他帶來理想的收益。“現在有固定顧客30多人,一大半是微博來的,雖然不像頭兩年在虧損,但除去成本只能是略有盈餘。”

  李學友算了一筆賬,他平均每個月往成都城區送8次菜,30位顧客不是每人每次都要,“平均一次算20個顧客,每個人5斤菜,一共100斤,其中還有近一半是我們組其他農民的,也就剩下60斤是我自己的,按照5元一斤的價錢,我的純收入有300元,減去運費還剩200元,每個月就是1600元。”

  再加上種子、人工、管理等成本,李學友的收入仍然微薄。“我希望微博能成為一個橋樑,讓客戶信任我們,然後,通過季度訂菜、年度訂菜的方式預付菜款,讓收入更穩定,風險更小些。”

  雖然,李學友經常因為接受媒體採訪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但他仍樂此不疲,他也在打著小算盤。“你們也給我做廣告了嘛,讓更多人知道我們,買我們的菜。”他更希望,“能吸引大客戶多買點,小散戶還是不行,買的少,送起來麻煩,還不夠跑路的成本。”

  如今,每天“刷微博”成為了李學友最重要的事,他通過這個小小的視窗,爭取著每一單有可能成功的生意,也通過這個時髦的小玩意兒,探索著新一代農民的成功之路。


  ***二***

  清華IT男賈冉辭去高薪工作,創設果酷網。如今,他已憑藉上千萬的年銷售額,成為國內最大的“鮮切水果王”。這位“80後”是怎樣“切”出財富人生的?

  清華小子獨創果酷網,“鮮果切”切出大生意不當淘寶金領, 清華碩士辭職賣水果

  賈冉1983年出生,2005年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軟體工程系讀研究生。2008年碩士畢業後,賈冉先後進入BEA、IBM和淘寶公司做軟體工程師。

  在淘寶公司工作期間,賈冉每天對著電腦不停地忙碌,早上帶到公司的蘋果,往往又在晚上原封不動地帶回了家。而這在同事中也是常見的事兒。賈冉的不少同事選擇中午跑去距離公司5分鐘路程的星巴克,買上一杯不到10塊水果切片的“水果杯”。這觸發了賈冉的“生意直覺”:如果把洗好、切好的水果送到注重健康的白領上班族面前,一定會大受歡迎!

  通過一番市場調查,賈冉發現國內還沒有人做“鮮果切”生意,市場空間很大!2007年,美國一家名為Ready Pac的鮮果切公司創造了7億美金的銷售奇蹟,成為該領域的一個標杆。

  發現商機後,賈冉毅然辭掉了工作。當時他在淘寶的年薪是30萬元,公司還給他分了不少期權股票,辭職意味著他放棄了這誘人的一切。父母和朋友聽說此事後非常驚愕,堅決反對。賈冉不得不請出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輪番請自己的父母吃飯,給他們講做“鮮果切”生意的可行性,兩位老人這才漸漸放下懸著的心。

  2010年6月,賈冉拿出10萬元積蓄,與兩名合夥人一起成立了果酷網——一家專門做“鮮果切”定製和配送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

  7月,在北京市朝陽區一棟6層居民樓裡,全國第一家專賣“鮮果切”的公司開張了。

  “攻佔”百度總部, 生意起死回生

  把水果洗乾淨切了賣,這個看似毫無技術含量的生意,真正做起來卻並不簡單。網站頁面不好看,賈冉與合夥人每天程式設計到凌晨兩三點;宣傳不到位,他們天天頂著烈日在地鐵口散發傳單,訪問量卻總上不去;庫房、加工車間都在位於頂層的公寓裡,每天得爬十幾趟樓梯,把討價還價批迴來的五六百斤水果,一箱箱地扛上去……然後搬到加工間切割、包裝,最後再配送到客戶手中。

  雖然團隊付出了很多的辛勞和努力,公司卻依舊入不敷出。由於果酷網最初走的是面對個人消費者的路線,訂貨數量很少,而配送費用卻很高。比如一個人在網上訂20元錢的水果,配送費用就要10元。開業前幾個月,公司每天的平均支出是1500元,而收入僅為1000元。

  不到半年時間,賈冉當初的10萬元投資就虧損一空。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剛開始水果加工車間的條件不好、裝置簡陋,2011年初,工商局和衛生局的人聯合執法時,突然把賈冉公司所有的裝置和辦公用品查抄了,連一臺電腦都沒剩。冷靜之後,他想通了:“做食品行業,最關鍵的是保證食品的安全和衛生,清潔的生產環境和標準的裝配環節,是最基本的要求。”賈冉在第一時間改造了生產加工車間,在辦齊了所有營業和衛生許可證之後,公司才重新運營。

  但個人客戶口味“眾口難調”、品牌沒有說服力、物流成本高昂等一系列經營難題,即將把賈冉的公司逼向倒閉的邊緣。怎麼辦呢?

  2011年3月的一天,他無意間走進北京一家汽車4S店,店內等候區桌子上擺放著一盒五顏六色的糖果。“既然會用糖果招待客人,那也不會拒絕水果,不少企業的員工午餐裡就少不了水果,與其吃一個整梨,大家更樂意吃水果拼盤。”賈冉靈感乍現。

  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嘗試後,這家4S店最終成為賈冉的第一個大客戶,每天向果酷網定製100份果盒。僅此一單生意的利潤,就足夠維持他公司的日常開銷了!成功簽下第一家公司客戶後,賈冉幾經思索,決定把公司業務從個人客戶轉向企業客戶。帶著自己的“鮮果切”果盒,他和團隊成員開始在北京各大商圈廣泛撒網,每一家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公司、服務機構都是他們的目標,主要尋找那些重視員工福利的企業。

  帶上一整袋的“鮮果切”,他一趟趟走進百度大樓推銷自己的產品,通過一個多月的不懈努力,2011年4月,他終於從百度採購部門一位負責人的手裡,拿下了針對網際網路企業的第一份大訂單!

  就這樣,在開張8個月後,賈冉的現實版“水果忍者”生意終於扭虧為盈,每月竟有了六七萬元的利潤。

  年銷1000萬, 小水果“切”出大夢想

  在圈子裡有了口碑後,銷售“視窗”慢慢開啟,騰訊、優酷、搜狐,一家家大名鼎鼎的企業,逐漸進入了賈冉的客戶名單。可隨著銷量大增,問題也隨之而來,由於企業客戶通常將價格壓得很低,一盒5塊錢的水果切塊,只能賺上四五毛錢。這樣一來,如何減少水果損耗的問題,擺在了賈冉面前。

  不像其他商品,水果對保質期有著嚴格的要求,隔夜的草莓、葡萄要被處理掉;每一箱橘子裡發現兩個爛的,就意味著從一天兩噸的橘子中要扔掉幾大箱爛橘子。

  賈冉通過考察美國“前輩企業”Ready Pac,查詢相關的資料文獻等,總結出一套技術規範,比如刀子多長時間消一次毒,整個流程是怎樣的,果塊要先浸泡再晾乾……

  重視資料收集的網際網路“老本行”,也幫了賈冉的大忙。在他的工作電腦裡,有一個龐大的資料檔案,裡面記錄著果酷網建立以來,每一筆生意、每一盒水果的價格、每一次客戶反饋。

  在資料庫的基礎上,一次次編碼、一次次改程式,前後經過一年時間的反覆除錯,賈冉在網站上線了自己研發的後臺管理系統。如今,從客戶下單到搭配水果、訂單生成,全部由系統自動完成,6個小時內便可將產品送到顧客桌上。

  “我們是先拿訂單,再去批水果、加工、出貨。”賈冉說。除了加工過程中的必要程式外,他的食品加工廠實現了水果的“零損耗”。

  資金短缺,是創業者遇到的普遍難題。2012年,為了讓自己的“鮮果切”企業上規模,賈冉四處尋找投資人,先後接觸幾十家投資公司未果之後,另一扇幸運的大門為他打開了,

  2012年5月,一位在電視臺做編導的朋友跟他說,電視臺有一檔投資創業節目,問他願不願意參加。賈冉覺得這是個好機會。節目現場,經過幾輪的提問之後,他的現實版“水果忍者”專案獲得了評委的認可,賈冉和投資人簽訂了150萬元的投資意向書。

  成功融資後,公司購置了先進的切割和保鮮裝置,並吸引了一批人才加入,從此果酷網邁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企業客戶量從幾十家迅速擴充套件到200多家。2012年,賈冉公司的銷售額高達1000多萬元,實現純利潤170萬元。

  靠創意起家的生意,經常會面臨著被抄襲的風險,尤其是像果酷網這樣看起來幾乎沒有技術門檻的公司。對此,賈冉顯得頗為淡定:“‘鮮果切’一開始是沒有技術含量,不過到了一天銷售1萬份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果酷網做了3年,積累了不少行業經驗。”

  以頗具特色的電腦自動配餐為例,果酷網每天送出的萬份果盒產品並非由人工搭配而成,而是系統根據以往的資料,得出在這個時節什麼水果最便宜、什麼水果的口感最好,從而能夠以較低成本達到最好的觀感和口感要求。

  此外,果酷網還研發了一種3分格的果盒,避免水果之間由於接觸和碰撞而產生串味和細菌滋生等問題,並獲得了包裝專利,這也是標準化生產的一部分。企業還可以直接通過網站對接系統,進行下單、支付、訂單更改、對賬等環節,剔除了繁複的人工溝通環節。

  不過,賈冉最看重的是果酷網的品牌和定位:“我們不是賣水果的,而是做企業服務、員工福利的。”無論是在說服客戶時,還是在激勵員工時,他都抱著這樣的理念。如今,他們每月有20噸果盒被送往賓士、寶馬的4S店,騰訊、新浪、百度等公司的辦公大樓。2013年,果酷網至少將創收300萬元!

  下一步,賈冉還要開啟上海、廣州、深圳的銷售市場,完全佔領一線城市,之後讓“鮮果切”在全國遍地開花。“4年之內,我們要把公司做成上市企業!”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這位清華IT男顯得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