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

  一些經典的營銷案例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下面是十個比較經典的成功營銷案例,這些經典案例能讓我們學習一些什麼東西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1

 

  【移位營銷】

 

  上海工業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傳統產品縫紉機針,因成本高難以維持。決定把公司在上海難以生產的縫紉機轉移到生產成本低的內地去建立生產基地。這樣,一包針的生產成本降到0.3元,大大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從而奪回了失去的市場。

 

  2

 

  【限量營銷】

 

  日本汽車公司推出一款式樣古典、風格獨特的“費加路”新車,非常搶手。該公司沒有因此拼命上產量、擴規模,而是公開宣佈每年只生產2萬輛,進行限量銷售,結果訂單激增到30多萬輛。為公正起見,公司對所有訂購者實行搖獎抽籤,中獎者才能成購得此車的幸運兒。其結果造成產品供不應求的市場緊俏氣氛,使企業始終保持優勢。

 

  山東濟寧新華毛皮總廠在困境中不隨波逐流。有一年,我國毛皮生產出口壓縮,內銷不暢。許多廠家停止收購,競相壓價拋售。該廠經過調查分析,審時度勢,逆向營銷,貸款400萬元以低廉價格在量收購。數月以後,市場需求回升,毛皮價格上漲,該廠賺了一筆可觀的利潤。

 

  3

 

  【文化營銷】

 

  格蘭仕集團生產的微波爐是新興產品,為了挖掘潛在市場,該集團在全國各地開展大規模的微波爐知識推廣活動,全方位介紹微波爐知識。此外,還編出目前世界上微波食譜最多最全的《微波爐使用大全及菜譜900例》,連同《如何選購微波爐》一書免費贈送幾十萬冊,使格蘭仕這個深入人心。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

 

  4

 

  【啟動營銷】

 

  海信集團經過深入調查,瞭解到彩電在農村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該集團制定全面啟動農村市場的營銷戰略,並迅速付諸實施。針對農村的特殊狀況,他們開發生產靈敏度高、電源適應範圍寬、可靠性好、耗電量少、價格適宜的彩電,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農民對產品價格、可靠效能的特殊需求,從而開拓了廣闊的農村市場,取得顯著經濟效益。麥當勞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市場營銷定位明確――主要面向青少年,特別是兒童。他們針對青少年、兒童的特點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如開心生日會、贈麥當勞玩具等,因此在市場競爭中獨佔鰲頭。

 

  5

 

  【遠效營銷】

 

  日本有家巧克力公司,意欲培養日本青年過“情人節”的習慣,然而效果不理想,但是,該公司認定一戰略方向,堅持不懈地宣傳“情人節”,最後終於達到目的。現在,日本青年人在“情人節”互贈巧克力已成風氣,該公司巧克力銷量驟增,生意越做越紅火。

 

  6

 

  【特色營銷】

 

  美國有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在許多服裝店看好高檔服裝經營時,卻反其道而行之,專門經營服裝大廠生產多餘、規格不配套而其它商店又不願問津的零頭單件服裝。該店採取“一口價”的營銷策略,即所有服裝不論其式樣、規格、顏色如何,全部以6美元一件出售,滿足了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生產從此興旺發達。

 

  7

 

  【限價營銷】

 

  南京三星級的江蘇美食場城,規定216種各派美味佳餚由名廚主理,顧客可隨意選用,數量不限。

 

  收費結賬時,實行“最高消費者限額”,每人50元,超額消費部分不收費。如果每人消費不足50元,則按實際消費額收費。此舉深受消費者歡迎,美食城每天顧客盈門,座無虛席。

 

  8

 

  【借名營銷】

 

  約翰遜研製出“粉質化妝膏”時採用“借名生輝”的辦法進行推銷。他擬出一則廣告:“當你用過佛雷公司的之後,再擦上約翰遜的粉質化妝膏,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則廣告貌似宣傳佛雷,實質上卻在宣揚自己。不到半年,約翰遜名聲鵲起,迅速佔領美國黑人化妝品市場。

 

  9

 

  白加黑——治療感冒,黑白分明

 

  1995年,"白加黑"上市僅180天銷售額就突破1.6億元,在擁擠的感冒藥市場上分割了15%的份額,登上了行業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國大陸營銷傳播史上,堪稱奇蹟,這一現象被稱為"白加黑"震撼,在營銷界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一般而言,在同質化市場中,很難發掘出"獨特的銷售主張"***USP***。感冒藥市場同類藥品甚多,層出不窮,市場已呈高度同質化狀態,而且無論中、西成藥,都難於做出實質性的突破。康泰克、麗珠、三九等"大腕"憑藉著強大的廣告攻勢,才各自佔領一塊地盤,而蓋天力這家實力並不十分雄厚的藥廠,竟在短短半年裡就後來居上,關鍵在於其嶄新的產品概念。

 

  "白加黑"是個了不起的創意。它看似簡單,只是把感冒藥分成白片和黑片,並把感冒藥中的鎮靜劑"撲爾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麼也沒做;實則不簡單,它不僅在品牌的外觀上與競爭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它與消費者的生活形態相符合,達到了引發聯想的強烈傳播效果。

 

  在廣告公司的協助下,"白加黑"確定了乾脆簡練的廣告口號:"治療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廣告傳播的核心資訊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產品名稱和廣告資訊都在清晰的傳達產品概念。

 

  10

 

  舒膚佳——後來居上稱雄香皂市場

 

  1992年3月,"舒膚佳"進入中國市場,而早在198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力士"已經牢牢佔住香皂市場,後生"舒膚佳"卻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硬生生地把"力士"從香皂霸主的寶座上拉了下來,根據2001年的資料,舒膚佳市場佔有率達41.95%,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個百分點。

 

  舒膚佳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關鍵的一點在於它找到了一個新穎而準確的"除菌"概念。

 

  在中國人剛開始用香皂洗手的時候,舒膚佳就開始了它長達十幾年的"教育工作",要中國人把手真正洗乾淨——看得見的汙漬洗釣了,看不見的細菌你洗掉了嗎?

 

  在舒膚佳的營銷傳播中,以"除菌"為軸心概念,訴求"有效除菌護全家",並在廣告中通過踢球、擠車、扛煤氣等場景告訴大家生活中會感染很多細菌,然後用放大鏡下的細菌"嚇你一跳".然後,舒膚佳再通過"內含抗菌成分'迪保膚'"之理性訴求和實驗來證明舒膚佳可以讓你把手洗"乾淨",另外,還通過"中華醫學會驗證"增強了品牌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