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借鑑的創業成功案例

  創業者在創業時不妨借鑑一些那些已經成功創業的人,他們的創業經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可借鑑的創業成功案例,希望大家喜歡。

  可借鑑的創業成功案例篇***一***

  陳摯,重慶人,與丈夫相戀12年,為愛紮根湖南,從一名普通導遊做起,一手創辦自己的橘片罐頭品牌。去年僅用10個月時間,就創造了千萬元銷售業績。

  為愛紮根湖南 從普通導遊到公司副總

  衣著時尚,外表靚麗,性格直爽開朗……這是陳摯留給人的第一印象。談起和先生的戀愛故事,陳摯小女人的一面表露無遺,“我們是在大學開始談戀愛的,當時是我先追的他,最後就選擇留在了湖南。”

  2005年從邵陽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陳摯進入湖南一家旅行社,成為一名普通導遊。“我老公是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常年待在專案工地上,一年很難見幾次面。”為此,陳摯專門寫了一本書來記錄他們的愛情故事。

  因為這份堅守與精心呵護,陳摯和老公愛情也開花結果了,如今她已是兩個孩子的辣媽。而在事業上,陳摯也是兢兢業業。在導遊的崗位上,她的熱情敬業不僅贏得了遊客的讚賞,也得到了公司的認可,短短3個月就從地市公司上調至總公司。

  “到了總公司,就好像醜小鴨掉進了天鵝群。”陳摯坦言,連續的幾次犯錯了也讓她吃了很多的苦頭。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她很快脫穎而出。僅用一年半時間,陳摯就從一名職場新人做到部門經理,並得到了公司股份。

  彼時,陳摯才22歲。很快,她又從部門經理做到總經理助理,直至副總。“幾乎除了財務以外,我分管過公司各個職能部門。”也許正是這樣一份職場生涯的歷練,給陳摯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微商創業之路 從遭遇質疑到被人信任

  “我應該算是很幸運的,搭上了微商的大潮。”在朋友圈偶然間的美食分享,讓陳摯成為了朋友眼中的“美食達人”。後來接觸到微商,並從2014年起在朋友圈分享售賣一款來自印尼的燕窩產品,“這也無意間改變了我的人生。”

  “在微商剛開始做的時候,並不被人接納,甚至質疑。”因為經常在朋友圈裡晒產品圖片,有微信好友跟陳摯說:“不要再在朋友圈發廣告了,再發就把你從好友裡刪除。”擔心再次被“警告”,她便主動刪了朋友微信。

  為了能讓產品更多人知道和接納,陳摯開始摸索著各種方法。“我喜歡分享,也愛好美食,我會在朋友圈裡晒出很多關於美食和旅遊的圖片。”為此,陳摯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分享各式各樣的美食原創教程。

  “慢慢的,我的產品也逐漸得到認可。”通過半年的努力,陳摯從只有300多人的朋友圈,發展到近2萬人的客戶群,“讓我更加意外的是,曾經那位說要刪掉我的朋友,後來又主動加我了。”

  “其實在我看來,真正的微商實際上在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從遭遇質疑到被人信任,陳摯也深有感觸,微商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迅速放大一個品牌的優點,同時也可以迅速的放大一個品牌的缺點。“所以,在產品的選擇和質量把關上要尤其慎重。”

  創立自有品牌 10個月創造上千萬業績

  “沒想到,做一個小生意也做出了大名氣。”成功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5年3月,陳摯沒花一分錢就拿到了某品牌糖水橘片罐頭全國唯一獨家代理權,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樹?美食”。

  “為了將原來僅供對外出口的蜜桔罐頭引進國內,必須保證最高級別的品質。”為此,陳摯和她的團隊選擇了一塊近2萬畝的有機生態果園,讓她的橘片罐頭品質從源頭上得到了保證。

  陳摯介紹說,一般的橘片罐頭,貨源往往來自於普通的農業產地,這類產地產出的橘子通常會有較多的農藥化學殘餘。“然而,一片果園能夠得到國際食品檢驗機構的有機認證,需要花費整整8年的時間。”期間付出的心血和成本更是無法想象。   也正是基於這樣一份對高品質追求與執著,陳摯的橘片罐頭迅速獲得了市場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僅在去年短短10個月時間,就創造了千萬元的銷售業績。今年更是呈幾何倍數增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橘片罐頭裡的“愛馬仕”。

  回想起10來年的職場生涯和創業經歷,陳摯坦言,選擇、堅持、努力,只要靠自己勤奮的雙手,任何困境下都能活得閃閃發光,“因為自己,就是自己的太陽。”

  可借鑑的創業成功案例篇***二***

  在成都大慈寺附近,有家包子鋪有點特別。紅色的大字招牌,“良心用料”的承諾,公開展示的肉檢報告,還有年輕的小老闆,無一不昭示著這個包子鋪“有點不一樣”。每天上午是包子鋪最忙碌的時候,老闆王沐宇接待著來來往往的上班族們。這位戴著眼鏡的90後看上去很斯文,動作卻已經十分嫻熟。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他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很“低端”的行業——做包子,目前已開業2個多月。

  不搞藝術賣包子   每天工作10多小時   今年23歲的王沐宇專業學的是音樂,畢業後他並沒有從事對口的工作,而是開起了這間包子鋪。一直很關注食品安全的王沐宇從親戚處得知有家加盟店專注於真材實料,便有了創業的想法。

  “嘗過他們工序化生產出的包點,感覺確實很不錯,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做放心的食品,這就不謀而合了。我有想法但沒有經驗,對於剛創業者來說,加盟店是個不錯的選擇,會有一套規範的流程工序,起步就會稍微簡單些。”

  和麵、做餡兒、包包子,這位小老闆早已駕輕就熟。說起最困難的時候,還是剛開張的那幾天,因缺乏實戰經驗,王沐宇每天幾乎要忙到凌晨1點才能把餡料備齊。睡不到3個小時,就得起來調餡兒、包包子,到了7點準時出攤,一直要忙到晚上7點。   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開業2個多月,王沐宇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是很辛苦,可是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我相信付出是會有回報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認真走出來,累,但我感覺很充實。”

  五穀雜糧作原料

  早點很“扛餓”

  王沐宇的包子鋪位於市中心,因為“乾淨、好吃、方便”,五穀雜糧包點成為很多年輕上班族的快餐首選。店鋪“現做,現蒸,現賣”,全程公開了產品製作流程。包子從招牌的香菇鮮肉餡到傳統的鮮汁肉餡,還有其他五穀雜糧製成的饅頭等,雖然品種只有幾個,卻都很受歡迎,到了早上上班高峰期,排隊來買包子的顧客絡繹不絕,王沐宇幾乎沒有坐下來歇一會兒的時間。   “他家的包子我幾乎都吃過,香菇餡包子我覺得最好吃,一個基本上就飽了。”蘇紅在附近的國際金融中心上班,常常會在這裡買早點,在她看來,這家的早點“很紮實”,而且價格不貴。

  和許多其他普通的包子比起來,王沐宇店鋪裡的包子是要不一樣一點,甚至可以說外型上“顏值”並不高。“因為選的是粗糧,我們新增的有大豆、糯米、小麥、玉米、紅棗這些,所以很紮實,真的很‘扛餓’,對於上班族來說,很實在。現在人吃的都太精細了,雜糧有利於身體健康。”王沐宇解釋說。

  創業不容易

  他堅持做良心食品

  今年剛畢業的王沐宇走上這條創業路,其實並不容易。“家裡人都擔心我沒有經歷過磨練,能否堅持下去。另外也覺得是‘大材小用’,在浪費時間、青春。不過,在別人看來我是賣包子的,我自己覺得是在做一個品牌。”

  王沐宇自己並不認同“大學生賣包子”是最大的“賣點”,他指了指門面上的廣告關鍵詞“放心食品”:“開店前我花了很多時間在一些包子品牌店考察學習,傳統名牌包子的老味道就是沒有任何新增劑,只要選優質鮮肉,即使不放增香的調料,味道也很鮮美。”

  從麵粉到豬肉等食材,王沐宇都層層把關。在選購肉質上,連賣豬肉的老闆都大呼“奢侈”,“我在成都做豬肉生意20多年了,從來沒有店家用豬前腿肉做餡兒,近20元一斤,成本太高了。”包子材料好味道好,如今,賣豬肉的老闆也成了店裡的忠實顧客。   因為講究食材的新鮮靠譜,包子鋪在這一塊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生意要掙錢,可以通過營銷渠道,但講良心用好料,還原老味道才是關鍵,做食品真的是做良心,這是我的原則,寧可利潤薄一點,也要繼續堅持下去。”

  可借鑑的創業成功案例篇***三***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飲食安全與健康。除了魚類,海鮮也開始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的80后王雲瞄準了這個巨大的商機,想用網際網路手段顛覆常規的海鮮行業“玩法”,研發出APP,用資料化展現每款海鮮產品的產送全過程,讓整個消費環節“透明化”。儘管今年8月APP剛剛上線試運營,10月8日才正式推廣,不到2個月的時間,已經吸引了4000多名使用者。

  從痛點中捕捉到商機

  11月的福建霞浦,正值當地特產、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霞浦黃花魚最肥美的季節。漁民清晨出海,到無汙染的海域去捕撈黃花魚,打漁歸來後,第一時間將新鮮的魚兒宰殺加工,然後運送到客戶手中……“如果你是我們平臺的使用者,開啟手機上的APP,下單購買霞浦黃花魚,那麼你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你所購買的魚是從哪片海域打撈起來的,是如何加工,並運輸到你所在的城市,由專人送到你家裡,最終上了你的餐桌。”

  王雲認為,現在城市的中產家庭越來越多,他們追求生活品質,尤其重視飲食的安全健康,但很多人往往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盲目迷信進口食品,總覺得貴就等於好。但事實上,貴的食品就一定代表安全嗎?對於海鮮產品來說,新鮮的才是最好的,從海外進口海鮮產品,物流慢,為了保持食材鮮活,甚至有商家會在運輸過程中新增化學劑。“不透明,就是這個領域的痛點!”而王雲就是從痛點中發現了機會。

  奶爸創業盯上了食品業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是王雲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業,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2004年,王雲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學新聞專業的他南下深圳,進入當地電視臺做記者。儘管在新聞領域幹得有聲有色,但年輕的他卻一直喜歡有挑戰的生活。

  兩年後,他跳槽到一家網際網路房產企業。彼時,公司剛剛起步,他懷著開拓者的激情投入到新的事業中。

  2008年,女兒出生,初為人父的王雲渴望能多陪在妻女身邊,於是辭職回到武漢,儘可能抽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她們。其間,他也開始涉足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專案,“當時做了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的專案,為商戶拍視訊做推薦,但這個專案最後失敗了”。   隨後,再度南下深圳重新涉足網際網路行業。直到2013年,因母親病重,他決定再次辭職回漢創業。

  做什麼專案好呢?“家裡有孩子,該給孩子吃什麼才既安全又有營養?在吃這個領域創業肯定不愁市場。”王雲最開始將目光投向老家十堰的原生態土特產,打算和當地農戶合作,誰知萬事俱備,合作伙伴卻出了點問題。無奈,專案擱淺。

  海鮮業的網際網路新玩法

  機會在不經意間來到身邊。一天,王雲接到來自廣東的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人說他正在做一個海鮮產品的專案,經由朋友介紹找到他,問下他對這個專案的看法。兩人相談甚歡,最後他和這個叫謝文嵐的人成了創業合作伙伴。

  2015年,他們一直在籌劃這個專案,並於今年1月6日註冊成立了公司,決定打造一個全程透明的海鮮定製服務平臺,“我們就是想打造一個按照‘自己吃’的標準和自然規律,拒絕任何化學新增劑,產送全程透明直播,可以由會員自己指定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品質的服務平臺”。

  按照片片海創業團隊的規劃,目前片片海分為不收年費的普通會員和交納1000元年費的VIP會員,開啟APP,你可以全城比價,“每年我們會定期從會員基金中抽出經費,帶會員們參加活動,比如去盛產海鮮的地方親身體驗,從深海到餐桌的全過程;成立中產文化研究基金,打造中產家庭吃喝玩樂旅遊一站式服務”。

  眾所周知,生鮮食品配送是個難題,但王雲也有不同尋常的“玩法”,“我們正著手建立社群協同點,就是類似社群配送點,海鮮運到武漢先進總倉,然後再按區域送到社群協同點,輻射周圍一公里範圍的社群。每個社群都有很多退休老人,可以發動這些老人在買菜同時兼職為鄰居們‘送海鮮’上門。我們會從會員基金裡支付老人辛勞費。這也算是嘗試共享經濟。”

  目前,王雲團隊已在武昌和漢陽建立了十幾個社群協同點。“明年,我們預計會發展5萬至6萬名普通會員,2萬名左右VIP會員。”對於未來,王雲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