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必讀的經典書籍推薦

  讀一本好書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閱讀,猶如沐浴和煦的春風,使你神清氣爽。在大學期間,好好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多看看書。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書籍推薦:《萬曆十五年》

  [美] 黃仁宇 著

  三聯書店

  讀者雲:實際上,也有不少人從獨特的角度來讀這本書。比如,美國心理學家普尼克曾指出:“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關中國人過去和現在的許多問題,你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黃仁宇在書中一以貫之的觀點是,帝制中國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們往往憑藉私人關係來彌補制度之不足。這其實就是中國人講究人情的背景所在,從這裡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學上的探究。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義。

  書籍推薦:《史記》

  司馬遷 著

  中華書局

  讀者雲:剛健質樸,這是所有中國知識分子都在追求的目標!進而治國平天下,退而修繕其身!道德與信仰的完美結合。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無病呻吟,為了自己的夢想忍辱負重。

  書籍推薦:《“近距離看美國 ”系列》

  [美] 林達 著

  三聯書店

  讀者雲:多元素的差異,是的中國和美國司法系統的天壤之別,本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官方總在倡導中國特色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最近所謂的社會主義特色的司法制度。當讀過了《歷史深處的憂慮》,我發出一聲長嘆------東施效顰、亦步亦趨,才是我們的尷尬和憂慮。美國的司法制度並非體現在法官、檢察官以及律師有多正義,有多公正,而是體現在其制度本身。而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排除合理懷疑以及無罪推定。中國司法制度也規定無罪推定,但這也只體現在法條本身,是孤零零的法條而非司法制度本身。

  書籍推薦:《存在與虛無》

  [法] 薩特 著

  讀者雲:存在主義幾乎等同於一種信仰,那是對生命自由的信仰。薩特拋棄了告訴我們,人是註定自由的,而這種自由正是通過人的選擇與行動被賦予意義的。如果一個人走上了敢於行動而富有勇氣的道路,那麼他就是自己靈魂的絕對主宰!這無疑是一個任誰聽到了都會幡然醒悟的正確的觀點,而它本身流露出的人道主義關懷和積極向上的風格,對於當時陷入戰爭的迷惘的一代人和之後的數十年間所有體驗過極權主義噩夢的人們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試想當一個人覺得他是能夠衝破禁錮了的時候,還有什麼是值得畏懼的呢。

  書籍推薦:《灰喜鵲》

  -何三坡

  之所以將此書列為第一,是因為作者是一個年屆四十的孩子,一個喜歡讀童話的詩人,這本詩集正如其名字,彙集了山林裡的歌聲。

  社會是一座鋼鐵的叢林,為了生存,我們要忘卻多少童年的記憶,才叫成熟?我不否認,生存之術防人之心謀財之道……這些對剛走入社會的你都很重要,但有一個代價是不應該付出的,即那顆赤子之心。

  推薦這本書,是希望穿越叢林的你,面對挫折肯定要堅強,但內心還要有一個溫暖柔軟的處所,留給山間的明月、雪枝上的灰喜鵲、遠方的親人、杮子樹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