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生必讀的書籍推薦

  多讀好書不僅能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還能幫助我們更好滴理解課內所學的知識,尤其是對於文科生來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高中文科生必讀的書籍,歡迎參閱!

  高中文科生必讀的書籍

  1.《自在獨行》

  賈平凹/著

  賈平凹是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家。他的小說創作成就斐然,散文創作也毫不遜色。他是一位世間的智者,更是一位深沉的獨行者。他說:“在這個美好又遺憾的世界裡,你我皆是自遠方而來的獨行者,不斷行走,不顧一切,哭著,笑著,留戀人間,只為不虛此行。”

  《自在獨行》是賈平凹新近推出的散文集。在書中,他研磨孤獨,收穫自在,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他以一個自在獨行者的身份,完美展現了個人與世界相處之妙,從孤獨、行走、生死、慈悲等角度,給內心孤獨、焦躁者以心靈的撫慰。

  2.《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此書是為學生編的教材。除本書外,二吳還細著了《綱鑑易知錄》。《古文觀止》由清代吳興祚審定並作序,序言中稱“以此正蒙養而裨後學”,當時為讀書人的啟蒙讀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鐫版印刷。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本書亦有入選不當者,因為選編主要是著眼於考科舉時做策論,但作為一種古代散文的入門書,仍有其存在價值。

  3.《圍城》

  《圍城》是中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但如果僅僅侷限於婚姻來談“圍城”困境,顯然不是錢鍾書的本意。“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點題之筆。錢鍾書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得“圍城”的象徵意義超越婚姻層次,而形成多聲部的共鳴。

  4.《豐子愷:無寵不驚過一生》

  豐子愷***1898-1975***,我國著名漫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書法家和翻譯家。多才多藝,著述頗豐。他的漫畫作品,早期貼近現實,不乏對時局、社會的諷刺,後期多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兒童題材。風格上,自成一派,往往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讓人歎為觀止。他的散文,語言樸實、流暢,多敘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人和事,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兩者均在海內外,引起過很大的反響。

  本書是豐子愷首部全綵漫畫散文集,精選其30篇經典散文和40餘幅全綵漫畫,配合起來閱讀,當別有一番趣味。

  5.《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是女作家蕭紅的代表作,創作為1942年,是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作者蕭紅的家鄉和童年生活為原型,像一篇敘事詩,一幅風土畫。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40年寫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說共分7章,前有序後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

  高中文科生讀的書籍

  1.《普希金詩選》

  普希金一生共寫了八百多首抒情詩,本書從他的不同的創作階段中精選了二百首,它們多是俄國文壇流傳百世的精品。同時我們還從近二百年來一代代畫家為普希金的詩篇所作的大量插圖中精選了大小插圖十餘幅,其中包括俄國著名畫家列賓等人的傑作。 我們相信,經典作品配以精美插圖,定會給讀者帶來無盡的藝術享受。

  2.《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奧野宣之/著

  你會做筆記嗎?你的筆記有章法可循嗎?你怎樣記,決定你記得怎樣。《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用一本筆記將書中的精華用最高效的方式整理記錄下來,只有記得好,才能記得牢!

  以資訊整理術聞名日本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創造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這五個步驟,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他倡導有目的性地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學會摘抄,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的火花交相輝映;完善整理歸檔工作,做好的筆記需要反覆重讀才能凸顯其價值。

  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如果你也想見證這段神奇的轉變,那就從現在開始,隨時把筆記本帶在身邊吧。

  3.《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高中生讀的好書籍

  1.《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原名《奇情異想的紳士唐·吉訶德·德·拉·曼恰》,作者在序言中申明:“這部書只不過是對於騎士文學的一種諷刺”,目的在於“把騎士文學地盤完全摧毀”。但實際上,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超過了作者的主觀意圖。在這將近一百萬字的作品中,出現了西班牙在16世紀和17世紀初的整個社會,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侶、牧師、兵士、手藝工人、牧羊人、農民,不同階級的男男女女約七百個人物,尖銳地、全面地批判了這一時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以及私有財產制度,使它成為一部“行將滅亡的騎士階級的史詩”,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

  2.《憶聞:北大清華的那些大師》

  阿 憶/著

  民國人物, 最近很受出版界青睞。民國的學術大腕,身上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題和魅力,吸引著當下的年輕讀者。寫出《小橘燈》的冰心是否如普通讀者印象中的那麼溫暖可人?梁實秋為什麼說冰心是溫度低於零度的人?“男神”陳岱孫為什麼不結婚?王國維自殺的原因?……

  《憶聞——北大清華的那些大師》是阿憶老師的最新作品。阿憶,現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曾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擔任主持人。出版有多部關於北大、清華的專著。這一次,他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帶領大家重新認識這些學術大腕,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3.《魯濱遜漂流記》笛福

  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它的真實性和不凡的藝術表現力,歐洲的長篇小說大都是以帝王將相的業績或騎士美女的浪漫傳奇為主要內容的。笛福開始嘗試用日常語言來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小說雖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對魯賓遜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而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形象力和藝術表現力。此外,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這一切給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