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老人的建議書最新範文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親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護老人的建議書,歡迎閱讀。

  愛護老人的建議書篇1

  同學們:

  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不僅是物質繁榮的社會,也必須是真情洋溢的溫馨社會。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親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如今,隨著我們物質生活的豐富,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更要維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秉承起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瞭解愛的內涵,體驗愛的情感,懂得愛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攜起手來,為和諧中國奏出最強音。為此,我們向校同學發出敬老愛老“三個一”倡議:

  一、禮遇身邊老人,給一張笑臉。要以兒女之心對待身邊的老教師,老同志以及遇到的老人。讓敬老、愛老的美德在我們身邊蔚然成風。用你們的燦爛笑容感染老人,與老人同樂。“笑一笑,十年少”,老人們的健康快樂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二、孝敬家中長輩,做一件實事。為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做一道菜等,讓老人切實感受到我們晚輩的孝心和敬意。

  三、關愛孤寡老人,參與一次志願活動。幫助老人整理內務、燒水、做飯,陪老人聊天、下棋等,讓老人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同學們,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類與生俱來、萬古長存的美德。暑假即將到來,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讓我們用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建立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愛護老人的建議書篇2

  為在全社會大力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家庭美德,引領良好社會風尚,值重陽節來臨之際,局婦聯特向廣大職工提出如下倡議:

  孝老愛親,要從孝順自己的父母做起。我們不僅要在經濟上奉養老人,在生活上照料老人,更要在精神上慰藉老人。對待父母要做到常問候、常看望,常陪伴、常侍奉。要主動了解老人的心理訴求,多陪老人蔘加一些社會活動,讓老人晚年也一樣享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孝老愛親,要懂得尊重身邊的老人。要以兒女之心尊重身邊的每一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關心、主動問候,遇到困難時更要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讓真誠的微笑和關切的問候成為慰藉老人心靈的金鑰匙,讓熱情的雙手和主動的幫助成為引領老人幸福生活的鋪路石。

  孝老愛親,要堅持從日常小事做起。敬老愛老要從日常小事做起,堅持從端一杯茶、喂一口飯開始,對待老人做到:勤問候、常走動;多關心、常照顧,用一顆孝心換來老人的幸福生活和健康長壽。

  同志們,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敬老孝老的文明使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行動傳播美德,用愛心溫暖社會,讓文明之花開遍金城大地!

  愛護老人的建議書篇3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曆九月初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在古代,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因此,重陽節又稱 老人節,有了尊老敬老的涵義。,我國把每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的節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在人生漫漫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有過輝煌的時刻。不同的是,老人們的輝煌已成為歷史。不知不覺中,他們的頭髮開始變得花白了,堅強直挺的背影在歲月中淡去,腳步也變得逐漸緩慢和蹣跚起來。他們曾為我們付出了巨大的艱辛與無限的關愛,他們用寶貴的青春與汗水澆灌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歡樂,而他們別無所求,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電話會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

  值此二十一個老人節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傳統美德,培育文明風尚,展示當代中南大學青志願者風采,中南大學青志願者協會將於月日在長沙市嶽麓區敬老院及雲麓園社群兩地同時組織開展以溫暖重陽,關愛老人為主題的系列志願服務活動,我們向全校青朋友們發出倡議:

  一、拿起電話,給家中的老人及身邊的長者送去節日的祝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面給老人們送去秋日的溫暖,祝福他們身體健康。

  二、做好愛心傳遞使者,告訴你身邊所有的同學這個值得感恩的節日,讓大家一起把溫暖送到每一位老人的身邊。

  三、為身邊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力的服務,為他們做一次家務,整理一次房間,梳一次頭,以表達我們的祝福和敬意,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深深植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四、積極關注並參與溫暖重陽,關愛老人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開瘴與尊老敬老助老志願服務行動,將我們的點滴行動匯聚成愛的海洋,為可親可敬的老人們送去我們輕人的溫暖。

  中南大學的青志願者朋友們,在二十一個老人節到來之際,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為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的傳播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關愛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讓文明之風遍撒中南大學,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中南大學蔚然成風。最後祝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幸福、安康,萬事如意!

  愛護老人的建議書篇4

  老師們:

  為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團結友愛的傳統美德,積極響應黨和政府開展關愛孤寡老人“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的號召,學校倡議:請老師們伸出友愛之手,慷慨解囊,積極熱忱地向孤寡老人捐款!

  眼下,天寒地凍,我們是否想到孤寡老人,他們沒有子女承歡膝下,贍養盡孝,沒有老伴相伴左右,共享天倫,風燭殘年的他們,有的甚至還承受著疾病的摧殘折磨,身心俱疲。,他們和我們同屬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同處一個並不富裕的地區,我們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嗎?何況,誰沒有旦夕禍福,誰沒有年老體衰之日,誰沒有危難之際……。我們現在還能夠無動於衷嗎?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多關愛一下這些曾經為我們今天的幸福奉獻出青春的老人們吧!用我們年青人朝陽般的火熱去溫暖遲暮的心。 “最美不過夕陽紅”,只有我們都伸出熱情之手,關愛需要幫助的老人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關心,和諧,他們才會在人生的暮年開出最美的花兒,釀出最香的陳酒!讓他們人生的夕陽因我們青春的奉獻而更加絢爛,讓整個社會在愛心的輝映中蓬勃向上!

  眾人拾柴火焰高,危難之時見真情。為此,學校號召大家,盡其所能,踴躍捐款***努力爭取人均捐款30元以上***,捐款用於救助丁臺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解燃眉之急,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協助他們渡過難關。以此來體現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展現我們人民教師高尚師德的良好形象,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我們熱忱地期盼您量力援助! “愛人者,人恆愛之!”感知您的關愛,致以誠摯的謝意!

  愛護老人的建議書篇5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爺爺、奶奶,他們由於種種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敬老院中,內心充滿了孤獨;他們獨自生活在村裡的小屋裡,無親無故,獨自一人自理生活。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渴望社會的關心與幫助!即使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也還沒解決“空巢老人”這個問題。曾經“百事孝為先”,可如今卻要將“關愛老人”寫入法律,那些孤獨的老人要靠法律才能找到一些精神的慰藉,我們是否應該反省自己?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關愛老人本應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是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關愛不應只是小家,而是大家。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待自己也成花甲時,你也可以享受身邊跳躍著的年輕人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天倫”。

  我們系一直努力致力於服務空巢老人,在新的一學期裡,為了繼續傳承這樣的美德,我們在這裡啟動“踐行志願者精神,加強愛德建設,關愛孤寡老人”志願服務行動,旨在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精神,關愛空巢老人。在此,我們做出如下倡議:

  一、弘揚尊老美德,營造良好氛圍。“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關愛空巢老人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以志願者精神為引領,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到“關愛孤寡老人志願服務行動”中來,營造全院尊重和關愛孤寡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生活上更加富足。

  二、溫暖空巢老人,奉獻愛心。組織志願者定期或不定期為精神寂寞、特別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志願服務。特殊的節日特殊的情懷,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看望慰問空巢老人;對空巢老人情況記錄存檔,在他們生日之際,贈送賀卡或小禮物,給他們一份不一樣的感動,還可以採取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為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定期在社群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講座、報告會、討論會,組織空巢老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三、關愛空巢老人,促進社會和諧。廣大學生和志願者要以結對幫扶活動為載體,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形式,聯絡幫扶空巢老人,開展上門走訪,主動關心、照顧結對物件,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法律援助、文體活動等服務,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推動形成團結互助的人際關係和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葉不足以密林,一鳥不足以繁音,關愛空巢老人需要每個人的力量。當我們承受著陽光雨露,當我們口含著飽腹之餐,也許,那些老人正寒寒不能入睡,生命包裹著靈魂,生命之外是其他的意識,拯救靈魂就先得從拯救意識開始,讓老人們真正生活起來,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多關愛一下這些曾經為我們今天的幸福奉獻出青春的老人們吧!